-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单元评估检测(九)生物与环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种群1,2,3,272.群落4,5,9,10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2,13,14,15,16,17,294.生态系统稳定性及环境保护22,23,255.综合考查6,7,8,11,18,19,20,21,24,26,28,30,3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B)A.种群没有空间特征B.一般不可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C.外来入侵生物种群增长曲线一直呈“J”型D.可以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解析: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等;单子叶植物一般是蔓生,不容易区分株数等,一般不可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外来入侵生物种群增长曲线最终也趋于平衡,不会一直呈“J”型;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2.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C)A.某市近三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B.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D.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解析:A中描述的是种群的迁入率。B中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C中描述的是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中描述的是种群的性别比例。3.某同学为了模拟标志重捕法,用若干黄粒玉米种子代表一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用50粒白玉米种子代表被标记的个体,则最接近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操作的模拟步骤是(B)A.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B.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C.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混合均匀→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D.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随机抓取→混合均匀→统计白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模拟标志重捕法实际操作时,因为“50粒白种子”表示初捕的个体数,因此应将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这样保证代表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不变。重捕前将玉米粒混匀,再随机抓取,将表示重捕的白种子进行计数统计,由此计算出黄粒种子的总数,再求平均值,这样的操作符合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操作流程。4.下表为对北方某地不同植被带植物多样性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植被带森林带森林草甸带草甸草原带林分类型人工林天然林人工林天然林人工林天然林物种数278430412139个体数244405301223398292A.各植被带人工林的各种群密度均大于天然林B.各植被带的天然林抵抗力稳定性均高于人工林C.人工林的物种数和种群密度变化与人为干扰有关D.人工林与天然林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解析: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表中的数值只反映出被调查区域内植物的物种数和所有植物种群的个体数,没有反映出每种植物的个体数,据此无法判断种群密度的大小;各植被带的天然林的物种数均高于人工林,说明各植被带的天然林的自我调节能力均大于人工林,所以各植被带的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均高于人工林;人工林是人为建立的,其物种数和种群密度变化与人为干扰有关;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果,因此人工林与天然林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5.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A.演替过程中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影响B.群落演替是一个种群替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C.连续降雨使某低洼地形成池塘,该地将会发生初生演替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在于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解析: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种群代替另一个种群的过程,不是取而代之;连续降雨使某低洼地形成池塘,该地将会发生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在于起始条件不同。6.某丘陵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后,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以下分析正确的是(D)A.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种群数量增长都符合“J”型增长模型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C.若将上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的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0.727倍D.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解析: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种群数量增长一般都符合“S”型增长模型;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设当食物由A∶B为1∶1时,C的能量为x,需要的A为x÷10%+x÷10%÷10%=55x。设当食物由A∶B为2∶1时,C的能量为y,需要的A为y÷10%+y÷10%÷10%=40y。由于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55x=40y,则y=1.375x,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1.375倍;蚜虫、跳蝻属于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所以草地中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3-在对蚜虫和跳蝻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蚜虫、跳蝻与其天敌之间的信息传递。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C)A.群落的空间结构可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B.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可能会下降C.同种生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依据同一地区某些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可推测种间关系解析: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不同的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8.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C)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B.引起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布的最终决定性因素都是光照C.1∶1的性别比例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D.火山喷发后的演替一般属于初生演替解析:不同的种群中性别比例是不同的,由于长期的进化自然选择,有些种群的性别比例不是1∶1,如生殖季节的象海豹,雌性多于雄性,所以,1∶1的性别比例不一定最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9.研究人员调查了A、B、C三个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三个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种组成B.A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C.调查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可采用样方法D.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解析:三个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10.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hm2,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只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6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A.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为4000只/hm2B.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C.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的物种丰富度D.生态园防治鼠害可以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传递效率解析: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为4000÷40=100只/hm2;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根据公式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的仓鼠的种群密度;生态园防治鼠害可以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利用率,而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变。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B.稳定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一定将保持稳定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标志重捕法D.人为地一次性捕捉并杀死部分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并未改变-4-解析: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种群的结构特征;稳定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环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将保持稳定;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人为地一次性捕捉并杀死部分家鼠后,由于环境条件并没有改变,所以其环境容纳量不改变。12.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解析:刚进入一个新环境中的物种,最初种群密度会显著增加,同时由于该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竞(斗)争也在加剧;甲的引进改变了该河流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即改变了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就要投入与甲有竞争或捕食关系的生物,而土著食草鱼类不食甲,只食当地水草,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控制甲的蔓延;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底泥、水、空气、阳光等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13.如图是近年在某县实验成功并大范围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有关此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螺主要以植物为食)(C)A.图中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昆虫、鸭B.鸭和螺之间是捕食与竞争关系C.该生态系统中鸭所同化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D.图中微生物不都是分解者解析:鸭食物来源有野草和饲料,所同化的能量主要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14.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A.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B.丁同化得到的能量一定比乙同化得到的能量多C.若湖泊受到DDT的污染,则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丁D.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丁解析:据图分析,该食物网包括3条食物链,分别是甲→丁,甲→乙→丁,甲→乙→丙→丁;图中乙处于第二营养级,丁处于第二、三、四三个营养级,同时图中没有说明能量流动的比例,不能说明丁同化得到的能量一定比乙同化得到的能量多;营养级越高富含的污染物越多,此湖泊中含有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丁。15.如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C)-5-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生产者同化量往往小于消费者的同化量B.图中④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解析: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消费者的同化量往往大于生产者的同化量;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则④应包含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其他营养级生物通过捕食获得能量,且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没有能量进入下一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用相关营养级的同化量计算,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16.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其中a~d代表能量值。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A.图中所示的各种生物成分组成一条食物链B.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C.能量c可代表生产者呼吸释放的热能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在生态系统中,b的值不可能超过d的10倍解析:在不同的生物成分中不止一种生物,因此各种生物成分可组成多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能量c可代表生产者呼吸释放的热能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b的值可能会超过d的10倍,即传递效率小于10%。17.生态系统中M、N、P、Q四个种群组成食物链M→N→P→Q(M是生产者),某时间测得四个种群的有机物总量分别是m、n、p、q。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A.种群P同化量大于种群N同化量的0.2倍时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生产者M从无机环境获得的能量一定大于有机物总量m含有的能量C.第一、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n÷m)×100%D.生态系统中,M、N、P、Q的相互影响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部分原因解析:储存在种群的有机物总量只是同化量的一部分,不包括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部分,因此无法计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