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讲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师用书(PD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真题多维细目表考题涉分考点题型难度命题情境设问特征方法技巧素养体现2018浙江11月选考ꎬ29(4)3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非选择题中地理小组观测日落设问递进太阳周日视运动图判读技巧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018浙江4月选考ꎬ28(4)3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非选择题难东南亚火山喷发并列设问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017浙江11月选考ꎬ29(4)3分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非选择题难微信开机画面更换作图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2017浙江4月选考ꎬ29(4)3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非选择题难地理小组天文观测关键词“绘图”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2016浙江10月选考ꎬ28(4)3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非选择题中太阳视运动轨迹标记作图太阳周日视运动图判读技巧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016浙江4月选考ꎬ28(3)4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非选择题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阐述观点太阳周日视运动图判读技巧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015浙江10月选考ꎬ28(3)4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非选择题难非洲某区域图计算比较昼夜长短的判断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考情统计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考频均分考频均分9卷5题1.78分9卷6题2.22分命题规律与趋势01命题特点自浙江省实施新高考后ꎬ本讲内容的考查形式是综合题或绘图题ꎬ题目分值变化不大ꎬ一般是3—4分ꎮ02题型难度综合题(文字回答、数值计算)的难度较大ꎻ绘图题的难度中等ꎮ03解题方法善于充分理解题目含义ꎬ抓住考题中的“日期”“时刻”“时间转折点”等关键信息ꎮ04备考建议夯实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ꎬ理解地球运动带来的影响ꎬ重点复习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太阳视运动等内容ꎮ05关联考点有关数学计算的内容ꎬ如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等ꎮ06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等ꎮ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28考点一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9卷5题  1.自转的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2)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ꎬ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约为15°/h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ꎻ赤道最大ꎬ极点为0ꎻ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2.地方时、区时和日期变更(1)地方时的计算①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ꎬ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已知地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所求地地方时注意 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ꎬ西侧为“-”ꎮ以0°经线为准ꎬ同侧两地经度差为“-”ꎻ异侧两地经度差为“+”ꎮ②已知某一地的经度ꎬ求另一地的经度公式:已知地经度±两地地方时差数(分钟)÷4分钟=所求地经度注意 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早时ꎬ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零经度时用“+”ꎬ位于西经度时用“-”ꎮ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晚时ꎬ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零经度时用“-”ꎬ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ꎮ③已知某地经度ꎬ推算时区公式:(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数(取商的整数部分)注意 东经度为东时区ꎬ西经度为西时区ꎮ④已知某地时区序数ꎬ推算时区中央经线公式:某地时区序数×15°=该时区中央经线度数注意 时区序数乘以15°所得的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ꎬ东时区为东经度ꎬ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和西经180°合称为180°经线)ꎮ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的和与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ꎮ⑤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ꎬ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公式: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数=所求地的区时注意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ꎬ则要用“+”ꎻ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ꎬ则要用“-”ꎮ两地的区时差数ꎬ即为两地的时区差数ꎮ求得的时间是0至24时ꎬ为当日时间ꎮ24时也可写作次日0时ꎮ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ꎬ则是第二天ꎬ因此ꎬ钟点要减去24小时ꎬ日期要加一天ꎻ求得的时间是负值时ꎬ则是前一天ꎬ因此ꎬ钟点要加上24小时ꎬ日期要减一天ꎮ⑥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ꎬ经过m小时飞行ꎬ降落在B地ꎬ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ꎮ起飞时A地时间+m小时→降落时A地时间  ↓±时差       ↓±时差起飞时B地时间+m小时→降落时B地时间计算公式如下: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注意 正负选取原则ꎬ东加西减ꎮ(2)时区的划分①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ꎬ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ꎮ②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ꎬ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ꎬ叫中时区或零时区ꎮ③在中时区以东ꎬ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ꎬ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ꎻ在中时区以西ꎬ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ꎬ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ꎮ④东西十二区各跨7.5°ꎬ合为一个时区ꎮ(3)日界线与日期变更①简介自然日界线人为日界线经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180°经线日期分割特点时刻在变ꎬ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该线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动ꎬ为了避免在一个政区单位内使用两个日期ꎬ该线并不完全沿180°经线划分ꎬ而是略有曲折日期确定两条日界线之间为同一天ꎮ向东过0时经线ꎬ日期自然加1天(如算出地方时为1月1日25时ꎬ换算成1月2日1时)ꎻ向西则日期减1天ꎮ向西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加1天ꎬ向东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1天ꎬ即“东减西加”  ②日期的范围地球上新一天开始于0时经线ꎬ随0时经线西移ꎬ“今天”的范围逐渐扩大ꎬ“昨天”的范围逐渐缩小ꎬ0时经线和国际日界线(180°经线)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区ꎬ如图所示:􀪋􀪋􀪋􀪋􀪋􀪋􀪋􀪋􀪋􀪋􀪋􀪋􀪋􀪋􀪋􀪋􀪋􀪋􀪋􀪋􀪋􀪋􀪋􀪋􀪋􀪋􀪋􀪋􀪋􀪋􀪋􀪋􀪋􀪋􀪋􀪋􀪋􀪋􀪋􀪋􀪋􀪋􀪋􀪋􀪋􀪋􀪋􀪋􀪋􀪋􀪋􀪋3.晨昏线的特点(1)晨昏线的判断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ꎬ由晨线和昏线组成ꎬ是一个大圆圈ꎬ故又称晨昏圈ꎮ①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ꎬ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ꎻ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ꎮ(如图Ⅰ)②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ꎻ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ꎮ(如图Ⅱ)图Ⅰ           图Ⅱ  (2)晨昏线(圈)的特点 ①晨昏线平分地球ꎬ是过地心的大圆ꎮ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ꎮ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ꎮ③晨昏线平分赤道ꎮ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ꎬ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ꎮ④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范围在0°~23°26′之间ꎬ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相同ꎮ⑤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ꎮ4.晨昏线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已知图中AB为昏线ꎬBC为晨线ꎬ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ꎬ中心为北极点ꎻ若AB为晨线ꎬBC为昏线ꎬ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ꎬ中心为南极点ꎮ(2)确定地方时①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ꎬ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ꎮ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ꎬ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ꎮ③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ꎬ要么等于0时ꎬ要么等于12时ꎮ切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的经线是0时ꎬ切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的经线是12时ꎮ(3)确定日期和季节①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ꎬ与某一经线圈重合ꎬ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ꎬ可判定这一天为春分日或秋分日ꎮ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ꎬ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ꎬ可判定这一天是夏至日ꎮ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ꎬ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ꎬ可判定这一天是冬至日ꎮ(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就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最高纬度来确定ꎬ若与晨昏线相切的最高纬度为αꎬ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α(注意太阳直射点一定与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处于同一半球)ꎮ(5)确定昼夜长短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与晨线和昏线两交点之间的弧线(即昼弧)所跨的时间数ꎬ夜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夜弧所跨的时间数ꎮ同时ꎬ也可利用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来计算昼夜长短ꎮ(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交点上的时间ꎬ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交点上的时间ꎮ某地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公式分别是(12-昼长/2)和(12+昼长/2)ꎮ(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ꎬ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ꎬ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时间正好相反ꎮ(8)确定日出日落方向三幅图中的晨昏线均为晨线ꎬ晨线上的各点处于日出时刻ꎬ根据上图可以得出:①甲图中ꎬ太阳直射赤道ꎬ全球各地太阳都从正东方向升起ꎮ②乙图中ꎬ太阳直射北回归线ꎬ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ꎬ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ꎻ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ꎬ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ꎮ③丙图中ꎬ太阳直射南回归线ꎬ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ꎻ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有极昼现象ꎬ太阳从正南方向升起ꎮ考点二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9卷6题  1.公转的特征①方向:自西向东ꎮ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ꎬ从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ꎮ②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ꎮ近日点1月初ꎬ远日点7月初ꎮ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1月初ꎬ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ꎻ远日点为7月初ꎬ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ꎮ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偏东ꎬ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偏东ꎮ  ③周期:约为365天6时9分ꎮ④速度:近日点最快ꎬ远日点最慢ꎮ􀪋􀪋􀪋􀪋􀪋􀪋􀪋􀪋􀪋􀪋􀪋􀪋􀪋􀪋􀪋􀪋􀪋􀪋􀪋􀪋􀪋􀪋􀪋􀪋􀪋􀪋􀪋􀪋􀪋􀪋􀪋􀪋􀪋􀪋􀪋􀪋􀪋􀪋􀪋􀪋􀪋􀪋􀪋􀪋􀪋􀪋􀪋􀪋􀪋􀪋􀪋􀪋􀪋􀪋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①黄赤交角②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ꎮ③黄赤交角大小变化的影响      直射点移动速度加快(变慢)←黄赤交角变大(变小)→寒带范围变大(变小)                 ↓温带范围变小(变大)←直射点移动的南北范围变大(变小)极昼、极夜范围变大(变小)→北回归线以北各点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变小)ꎬ冬至日变小(变大)→热带范围变大(变小)↓全球各地(赤道除外)昼夜变化幅度变大(变小)→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昼夜长短年变化纬度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ꎬ极圈内有极昼ꎬ另一半球相反ꎮ纬度越高ꎬ昼夜长短变幅越大ꎬ纬度越低ꎬ昼夜长短变幅越小时间变化规律  某半球受太阳直射时昼长夜短ꎬ直射该半球回归线时该半球昼达最长ꎬ夜达最短ꎬ且该半球极圈内全部为极昼ꎻ另一半球相反ꎮ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ꎻ在二分日时ꎬ全球昼夜平分  4.正午太阳高度及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①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ꎬ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ꎬ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ꎬ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ꎮ②季节分布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ꎬ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ꎻ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ꎬ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ꎮ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a.夏至日随纬度变化ꎻb.二分日随纬度变化ꎻc.冬至日随纬度变化ꎮ归纳总结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ꎻ同一日期ꎬ距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ꎻ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点ꎬ正午太阳高度越大ꎮ(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内容方法提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α=90°-β(β为当地纬度和直射点纬度之间的差值ꎬβ采用同一半球相减、不同半球相加的原则ꎬ永远取正值)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ꎬ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此时物体在一天内的日影最短判断纬度位置根据正午太阳高度ꎬ计算所在地区的纬度判断该地区的地理特征ꎬ获取解题信息确定房屋的朝向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ꎬ房屋南侧是阳面ꎻ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ꎬ房屋北侧是阳面判断日影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