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图形运动(二)》第82—83页的例1和例2。教学目标:1、通过改、量、画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2、能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图片赏析、引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请你们先来欣赏一些漂亮的图片,边欣赏边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点?课件播放图片提问: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点呢?(两边一样,是对称的)老师手中的蝴蝶是对称的吗?怎么验证它是对称的?(学生对折,两边重合)追问:它的对称轴在哪里?(折痕所在的直线)2.揭示课题老师手中的蝴蝶图形有对称轴,像这样的图形在数学里叫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它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3.下面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能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吗?自己在练习纸上试一试。投影展示校对。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同学他画的对称轴,他画的正确吗?(说明对称轴的画法)引导发现这里有的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图形有多条对称轴。二制造冲突、探究新知1.投影最后一个图形。最后这个图形他没有画对称轴,那为什么这个不是轴对称图形呢?预设:一边大,一边小。一边长,一边短。2.现在你能把这个图形修改成轴对称图形吗?在练习纸上试一试。并画出它的对称轴。学生修改好,投影校对。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位同学修改后的图形,这样修改可以吗?是这样修改的请举手。我们再来看一下另外一个同学修改后的图形,可以吗?这样的请举手。老师拿出其中一个方案,问:为什么可以这么修改?预设:这个点到对称轴是2小格,那个点到对称轴也是两小格。师:左边这个点我们用A来表示,右边修改后的这点用A’表示,A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2小格,(老师用红色笔显著标明)A’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也是2小格,在数学里我们把A、A’点称为一组对应点。(板书:对应点)师:A点和A’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所以它们是一组对应点。(请学生来说一说)3.现在图上有B、C两点,你能找出它们的对应点吗?自己试一试,并用不同字母表示出来。学生活动。投影校对。师:谁上来说一说,你找到了哪组对应点?为什么它们是一组对应点呢?学生试着说。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4.观察一下图形上的这些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5.师:刚才我们找到的点都在交叉点上,现在老师的这个点不在交叉点上,你能找到它的对应点吗?学生上来指一指。师:如果这个点在这里(图形内部)呢,它的对应点在哪里呢?上来指一指。(2个点)师:那图形中,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对应点吗?这个图形中有多少对这样的对应点呢?找找看,然后与同伴交流。(无数组)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三练习巩固、内化新知1.基础练习在这棵小树的下面老师种了一株小草,如果我还要种一株小草,使这幅图成为轴对称图形,你觉得应该把这棵小草放在什么地方呢?谁能来放一放?学生上台操作师:你能说说小草是怎么画的吗?为什么这样画?师:观察老师呈现的这个小草图,它与原来的小草图是对称的吗?为什么?这个点到对应点到对称轴是3小格,那个点也是3小格,课件演示原来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发现对应点的连线是水平的,和对称轴垂直。(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2.提升练习下面的图是小树旁边的小房子,你能补画出房子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吗?学生补画。老师挑选几张投影展示,你是怎么画的?老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的点,根据关键点来补画图形。总结:补画图时,可以先找出关键点,再连线。这样画既准确又快速,教师演示画图过程,学生观察。3.拓展练习从4组图中找出是轴对称图形的组,并说说理由。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小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在数学里叫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教后反思:一、创设情境,让课堂“动”起来课前,我以玩纸的游戏导入,先示范撕纸,得到了一个轴对称图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也动手操作,创造了各种漂亮、别致的作品,并且把它们一一展示出来,在初步感知要学的知识的同时,更让学生体悟到成功的喜悦,达到了愉教娱乐的目的。接着,我让学生从“对折”中体会到对称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作品,从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同时,发现“折痕”引出对称轴,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再归纳总结,引到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这里面,还有一个难点,就是“重合”与“完全重合”的区别,我引导学生先观察手中的作品,采用比较法,解决了这个难点。整个过程,都是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伴随着“动”、“静”有机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从而更投入学习。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得到充分体现在判别轴对称图形的环节中,我让学生从认识的几何图形和其他图形中找一找轴对称图形,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的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因为需要判别的图形较多,小组间就分工合作,并把各自判别的图形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实现了小组间的互动。然后在判别各国国旗图案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时,学生的猜测、观察、教师的质疑,实现了师生间的互动。三、不足之处因为这个内容的教学一般出现在六年级,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就如在“判别各个平面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这一环节,学生在感知上和操作上还是存在一定的欠缺,当然,如果,之前能安排一个铺垫练习,可能会有所好转。如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的这个小猪作品,有几条对称轴啊?(一条)那么这个窗花呢?可以有几条折痕对折的?也就是有几条对称轴?另外,在课堂小结环节,可设计先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再出示课件中的图片,符合学生感官认知,又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