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真题多维细目表真题涉分考点题型难度设题情境核心素养2019课标Ⅰ,144分考点二选择题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科学精神:学会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2019课标Ⅰ,3814分考点五非选择题难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科学精神:明确我国扩大进口的重要意义2018课标Ⅰ,154分考点三选择题难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科学精神:通过消费与投资结构变动,明确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2018课标Ⅰ,3814分考点三非选择题难马拉松热科学精神:通过健康体育事业发展,了解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2017课标Ⅰ,144分考点三选择题中国内生产总值概念科学精神: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科学判定相关经济现象2016课标Ⅰ,38(2)14分考点四非选择题难“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科学精神:认识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的必要性2015山东文综,4118分考点三非选择题难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政治认同:理解科技发展的意义,认同国家科技创新战略2014山东文综,40(2)6分考点二非选择题中网络售假问题公共参与:明确网络售假的危害,积极维护市场秩序2013山东文综,174分考点二选择题中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科学精神:了解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的影响2013山东文综,184分考点二选择题中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科学精神:认知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012山东文综,30(1)9分考点五非选择题中对外贸易发展科学精神:分析对外贸易的必要性,认识贸易自由化的意义2010山东文综,204分考点二选择题易保持经济增长科学精神:理解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总计次数12次课标Ⅰ,共6次,54分;山东文综,共6次,45分分值99分考点一,未考查;考点二,共5次,22分;考点三,共4次,40分;考点四,共1次,14分;考点五,共2次,23分考点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三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考点四经济全球化 考点五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命题规律与趋势01考频赋分本专题考查频率较高:1.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知识考查最多,4分、6分、9分、14分或18分;2.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考查较少,14分。02题型难度采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考查形式,以意义类、措施类、原因类设问为主,题目较难。03命题特点通常以时政热点为背景,综合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04关联考点消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劳动与就业、财政的作用。05命题趋势以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与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06备考建议1.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的知识。2.关注扶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中美贸易战的时政热点问题。3.加强练习非选择题,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2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250考点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优点 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性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②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③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措施国家①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企业①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②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开展正当竞争消费者①增强权利意识、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②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正确认识市场规则基本内容具体要求市场准入规则规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凡不符合市场准入制度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规定怎样公平竞争。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市场交易规则规定市场交易的方式和行为。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易错1】完善法规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易错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易错3】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唯一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市场不是配置资源的唯一方式,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易错4】市场规则仅仅规范经营者市场规则不仅规范经营者,也规范消费者,甚至规范政府这样的特殊参加者。市场规则应该规范每一个市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易错5】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是市场调节盲目性的体现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体现。自发性主要体现在市场参与者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盲目性是指市场参与者盲目生产,主要表现是“一哄而上,一哄而退”。专题十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 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区分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含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国家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依据依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来实施依据经济法规来调节依据国家政权的力量,采取强制性措施来实施内容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产业等政策和规划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特点间接性统一、权威直接、迅速 2.比较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名称项目 市场调节(“无形的手”或“看不见的手”)宏观调控(“有形的手”或“看得见的手”)调节手段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决定性作用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优点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产效率高宏观调控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局限性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调节会干扰、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联系两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角度具体作用表现生产国家一般采取财政、产业、分配等经济政策,通过对商品价格的干预,引导企业生产。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鼓励创新,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保护创新、发明者的合法权益分配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强化税收调节,防止两极分化,并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交换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媒介,国家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调节社会供求关系续表角度具体作用表现消费通过调整消费税以及行政命令的形式,引导促进居民科学、文明、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如提高白酒的消费税、提高奢侈品的消费税转方式调结构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等对外开放通过提高或降低关税、出口退税等政策,调节进出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易错1】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是“有形手”,国家宏观调控是“无形手”市场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市场通过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和供求关系,自发调节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是无形之手;宏观调控是国家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自觉调节资源配置,是有形之手。【易错2】市场调节要以国家的宏观调控为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但国家的宏观调控必须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前提。【易错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易错4】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考点三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内容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③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④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⑤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⑥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关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4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续表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怎样建设①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④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指导思想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坚持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解决的问题怎样坚持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