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林州一中2018级高一10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是细胞产物的是()A.胰岛素、消化酶、抗体B.甲状腺激素、血小板、头皮屑C.手掌上的老茧、花粉、酵母菌D.植物的导管、木纤维、叶绿素【答案】A【解析】胰岛素、消化酶、抗体均为细胞的产物,A正确;血小板为血细胞,不是细胞产物,头皮屑是死细胞,B错误;手掌上的老茧、花粉、酵母菌均为细胞,不是细胞产物,C错误;植物的导管为死细胞,不是细胞产物,木纤维是增厚的细胞壁,都不是细胞产物,D错误;答案是A。【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所有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B.衣藻和蓝球藻、念珠藻一样,都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C.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也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涟水河里的一个大肠杆菌占有生命系统的2个层次【答案】D【解析】草履虫、绿藻等单细胞生物都属于真核生物,可以说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的,A错误;蓝球藻和念珠藻都没有叶绿体,衣藻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最小的结构层次是细胞,C错误;涟水河里的一个大肠杆菌占有生命系统的细胞和个体2个层次,D正确,所以选D。【点睛】要注意衣藻是真核生物,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3.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是①鱼缸中的一条金鱼②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分子③动物的血液④整个兴凯湖⑤人体的免疫系统⑥某森林中全部银杉⑦细胞核⑧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⑨植物的根⑩大兴-2-安岭中所有生物A.②⑦⑧⑨⑤①⑥⑩④B.⑧③⑨⑤①⑥⑩④C.⑦⑧⑨⑤⑥⑩④D.⑦⑧③⑨⑤①⑥⑩④【答案】B【解析】①鱼缸中的一条金鱼属于个体层次;②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③动物的血液属于组织层次;④整个长湖属于生态系统层次;⑤人体的免疫系统属于系统层次;⑥某森林中的全部银杉属于种群层次;⑦细胞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⑧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⑨植物的根属于器官层次;⑩大兴安岭中所有的生物,属于群落层次。因此“生命系统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为⑧③⑨⑤①⑥⑩④,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关系,并能够准确判断题中各个选项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类型。4.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目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感染者的尸体。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C.病毒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详解】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也没有各种细胞器,C错误;该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病毒的代谢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病毒和其它细胞生物的区别以及离开了寄主细胞就无生命活动的特性。5.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3-①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②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③看甲图时物镜离载玻片距离近,而看乙图时物镜离载玻片距离远④由甲转换成乙,应调节细准焦螺旋,并调整光圈⑤若载玻片上有字母d,则视野下呈现字母p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有关显微镜使用的易错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cm)停止下降。(2)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3)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4)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5)显微镜呈放大倒立的虚像,例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若物像在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6)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详解】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①正确;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②错误;由题图可知,乙放大倍数大,在目镜相同的条件下,物镜更长,物镜距离玻片标本更比甲近,③错误;乙中为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应使用细准焦螺旋,并调整光圈使视野变亮,④正确;由于显微镜呈现的是倒立的虚像,因此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⑤正确。-4-故选:C。6.用显微镜可以观察细胞的结构,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B.转换高倍镜观察时,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破坏标本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异物也不移动,则异物在物镜上D.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p”【答案】C【解析】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增大光圈或使用凹面反光镜,A错误;转换高倍镜观察时,应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错误;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异物也不移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则异物在物镜上,C正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即物像与实物上下左右均相反,所以,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D错误。【点睛】①判断视野中异物的位置:视野中异物的位置一般有三种可能——载玻片的标本上、目镜上、物镜上。判断方法如下:移动装片②显微镜的使用,此类问题常以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为依托进行考查。熟记并理解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是正确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7.蓝藻和黑藻都是藻类,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两者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膜-5-C.蓝藻是原核细胞,而黑藻是真核细胞D.两者都具有核糖体且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黑藻是真核生物,具有核膜,B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而黑藻是真核生物,C正确;黑藻具有核糖体与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具有核糖体而无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与叶绿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8.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B.细胞内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作用也很小C.构成血红蛋白的Fe属于大量元素D.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均能在无机环境中找到【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考查对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种类、作用的理解和识记。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详解】由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故在人体活细胞中O原子的含量最多,A错误;微量元素是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只是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其作用非常重要,缺乏后会患相应病症,B错误;构成血红蛋白的Fe属于微量元素,C错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均能在无机环境中找到,D正确。【点睛】走出元素与化合物的三个误区:(1)误区一:易混淆元素与化合物的干重和鲜重。①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O>C>H>N;占干重百分比:C>O>N>H。②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水>蛋白质>脂质>糖类,但在占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2)误区二:误以为生物体内大量元素重要,微量元素不重要。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根据元素的含量划分的。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3)误区三:-6-易混淆“数量”和“含量”。人体活细胞中氧的含量最多,但氢原子的数量最多。9.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化合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匀浆液中加入碘液,需用显微镜观察到变蓝色B.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需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C.蛋清稀释液中依次加入双缩脲A、B试剂,需加热后溶液变紫色D.花生子叶用苏丹Ⅲ溶液染色后,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橙黄色颗粒【答案】B【解析】马铃薯块茎匀浆液中加入碘液变蓝,不需用显微镜观察,A项错误;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需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B项正确;蛋清稀释液中依次加入双缩脲A、B试剂,不需加热溶液即变成紫色,C项错误;花生子叶用苏丹Ⅲ溶液染色后,需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橙黄色颗粒,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检测生物组织中化合物”实验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10.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计算的说法,错误的是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过程中,形成肽键数与脱水分子数相同B.某一蛋白质由4条肽链组成,则此蛋白质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一NH2C.亮氨酸的R基为一C4H9,缬氨酸的R基为一C3H7,它们缩合形成的二肽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1:24D.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l3N6,其水解后最多会产生6个氨基酸【答案】C【解析】【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7-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详解】氨基酸在脱水缩合过程中形成肽键的同时,生成1分子水,因此所形成的肽键数一定等于失去的水分子数,A正确;由于在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所以4条肽链至少有4个游离的氨基和4个游离的羧基,B正确;氨基酸通式可以用C2H4O2N-R表示,将亮氨酸和缬氨酸的R基代入可知,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分子式分别为:C6H13O2N和C5H11O2N,它们缩合形成二肽时脱去一分子水,所形成的二肽的分子式为C11H22O3N2,其中C、H的原子比例为11:22,C错误;一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因此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l3N6,分子式中含有6个氮原子,说明此肽链最多是由6个氨基酸组成的,因此其水解后最多会产生6个氨基酸,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11.某链状21肽中有1个丙氨酸(R基为一CH3),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一个丙氨酸和一种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肽键数目减少1个B.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1个C.氢原子数目增加2个D.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