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清北组,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清北组,含解析)1.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的操作是同时进行的B.①操作的对象是母本C.②操作是人工传粉D.①和②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答案】A【解析】①和②的操作不是同时进行,去雄应在花蕾期去掉雄蕊,人工异花授粉应在花粉成熟后,A错误;①操作是人工去雄,操作的对象是母本,B正确;②操作是人工授粉,C正确;①和②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以免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2.下列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是()A.正确选用实验材料B.对父本进行去雄并采集花粉C.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D.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答案】B【解析】豌豆作为研究遗传学实验材料有很多的优点: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并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因此,“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A项正确;实验中要对母本进行去雄,不需要对父本去雄,B项错误;孟德尔运用了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C项正确;先2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并且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属于孟德尔科学的分析方法,D项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所学的课本上的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综合,明确孟德尔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获得成功的原因。3.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猫的白毛与狗的蓝毛B.人的身高与体重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D.兔的长毛与短毛【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文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对性状的概念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猫的白毛与狗的蓝毛、人的身高与体重、棉花的细绒与长绒,都不属于相对性状,A、B、C均错误;兔的长毛和短毛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点睛】依据相对性状概念的内涵,注意从“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不同表现类型”三个方面理解并加以判断各选项。4.等位基因是指A.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B.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C.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答案】B【解析】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A错误;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B正确;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相同基因,C错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只有非等位基因,控制不同的性状,不含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D错误。5.下列有关测交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通过测交来获得有优良性状新品种B.通过测交来确定被测个体的遗传3组成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有可能稳定遗传D.测交亲本中必有隐性纯合体【答案】A【解析】测交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体杂交,依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能够确定被测个体的遗传组成,但一般不能通过测交来获得有优良性状新品种,A错误,B正确;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有隐性纯合体,隐性纯合体能稳定遗传,C正确;测交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体杂交,因此测交亲本中必有隐性纯合体,D正确。6.下列对遗传学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B.纯合子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表现型相同的生物体的基因型也相同D.“测交实验”是对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答案】D【解析】杂种后代自交后子代同时表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A错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在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B错误。表现型相同的生物体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错误。“测交实验”是对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实验,D正确。点睛: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型可能不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可能不同。7.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答案】B【解析】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假设由A、a控制),则两只杂合白羊基因型均为Aa杂交后代3/4A_白色,1/4aa黑色,所以它们每个子代都是白色的可能性大。8.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4A.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D.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内容。在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出现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故本题选D。9.孟德尔在发现遗传因子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方法是()A.类比推理法B.假说演绎法C.直接观察法D.物理建模法【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学史,考查对生物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可根据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理解其所使用的科学方法。【详解】萨顿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孟德尔在发现遗传因子的过程中使用了假说演绎法;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直接观察法提出了细胞学说;沃森和克里克通过物理建模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选B。【点睛】类比推理法与假说—演绎法的区别项目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原理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演绎推理并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将未知的和已知的做比较,根据惊人的一致性推理并得到结论结论具有逻辑必然性,是科学结论,一定正确不具有逻辑必然性,仅是假说,不一定正确实例孟德尔发现两大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假说: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推出基因在染色体上510.某同学利用红球(表示D)和白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其操作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A.在代表雌性生殖器官的小桶中放入两色小球各50个,在代表雄性生殖器官的小桶中放入两色小球各100个B.每次抓取之前摇匀桶中小球C.每次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D.抓取10次之后就进行统计分析【答案】D【解析】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每个小桶中的两种颜色的小球代表两种基因型的配子,数量必须相等,而两个小桶中的小球数量不必相等,A正确;每次抓取小球前要晃动小桶,以保证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混合均匀,B正确;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C正确;抓取的次数要足够多(≥50),这样可以减少误差,D错误。11.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只有一对等位基因B.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C.可能有多对等位基因D.最多一对等位基因【答案】C【解析】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可能有很多对等位基因,而不是只有一对等位基因,A、D错误,C正确。同源染色体上有可能没有等位基因,在纯合个体情况下,没有等位基因,B错误。12.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B.图乙细胞不会出现在生殖器官中6C.图丙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D.该生物减数分裂时可形成两个四分体【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图甲细胞的细胞质分裂不均等,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A正确;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高等动物的生殖器官中的性原细胞既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又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因此图乙细胞可以出现在生殖器官中,B错误;由图甲可以判断该动物为雌性,因此图丙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C正确;据图丙判断该生物有2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两个四分体,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像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13.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c分别进行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B.CD与OP的染色体数相同C.JK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分开D.OP的核DNA含量比MN增加1倍,原因是NO发生了受精作用【答案】B【解析】7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c阶段表示受精作用(ML)和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变化规律。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c阶段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A错误;图中CD和OP都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所以CD与OP的染色体数相同,B正确;JK发生细胞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而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C错误;OP的核DNA含量比MN增加1倍,原因是NO发生了DNA的复制,D错误。14.下列不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特征的是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B.着丝点分裂C.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D.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级【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A不符合题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B符合题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不符合题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则随之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应()A.Ab、aB、AbB.aB、AB、aBC.AB、AB、abD.AB、aB、Ab8【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由题意可知,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由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极体的基因型是aB;卵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极体的基因型为AAbb,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2个极体的基因型是Ab、Ab.故选:A。【点睛】分析思路:卵细胞为aB→次级卵母细胞为aaBB→第一极体为AAbb→三个第二极体为aB、Ab、Ab。16.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A.5条B.10条C.15条D.20条【答案】B【解析】卵细胞是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因此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即玉米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10条,故选B。17.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相比,精子形成过程特有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