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十八 开放性试卷(讲解部分)素材(pdf)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66   5年中考3年模拟专题十八 开放性试题185题型特点  1.考查内容: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内容不固定,可以是几条信息、几个条件或几个知识点的规律性描述等,问题有时是条件的补充,有时是平行结论的罗列,有时是思维过程的发散,有时是解题过程的探究,有时是学科内或学科间知识的综合,有时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思考或评价等。涉及的知识主要有:化学肥料、能源问题、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金属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和化学实验等。如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23题。2.题型赋分:开放性试题多采用填空、简答题等具有主观性的题型。在整套试卷中,一般占2~4分。3.能力层级: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联想与逻辑推理能力及信息的提取与加工能力等。难度中等偏下。4.考查形式:常以探寻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一装置多用或多装置一用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去分析、优化、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解答只要合理,都可认为是正确的。命题趋势  1.热点预测:预计2019年中考仍将保持现有的命题规律和特点,遵循“突出重点、难点,强化考点、热点”的命题原则,以考查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为主,题型延续填空与简答题形式。2.趋势分析:以课本知识、身边事物、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为命题背景,突出求异与创新能力的考查,复习时应多加关注。􀪋􀪋􀪋􀪋􀪋􀪋􀪋􀪋􀪋􀪋􀪋185  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开放性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虽然思维的起点相同,但思维的走向和思维的结果都可能不同。开放性问题所引发的思维是发散思维,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案,同一个人也可能会想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类试题对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改善同学们的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意识有积极的作用。(1)精心析题,寻找题眼。这是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前提,找准题中关键性字词,突出主题,抓住要点,避免“答非所问”的现象发生。如: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哪些?此为简答型开放性试题,简答时须围绕空气污染的因素,而不能扯到水污染、白色污染等。(2)依据教材,发散思维。开放性试题的问题及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以教材知识为依据。依据教材,才能以试题的问题为中心向教材联系,找到解答试题的相应知识点;发散思维就是结合教材确定解题思路,这是解答开放性试题的重要方法,根据已有知识,紧扣问题,发散思考可能的答案。(3)科学答题,完整无缺。确定了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要点和解题思路后,还要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注意多角度、全方位,对于答案开放的,需要保证论述的科学性、正确性,还要做到规范答题,即语言流畅、要点清晰、合乎逻辑等。一、条件的开放性这类试题的特点是:解题条件不充分,依据不明确,即题示条件的组成要素不齐全。它要求学生在不违背题意的情况下,检索各种可能的条件和依据,以达到解题的目的。例1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例如: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正价之和与负价之和的数值相等,请再举两例:(1) ;(2) 。  解析 要得到“相等”这一结论,可列举多种前提条件。如: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②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③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时,表示在该交点所对应的温度下,相交的溶解度曲线所代表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类似的“相等”还有很多,只要开动脑筋,即可检索出合理的答案。答案 (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符合题意即可)二、结论的开放性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在解题条件的指向下,存在符合条件的多个并列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检索出自己满意的答案。例2 从化学方程式2H2O2MnO2􀪅􀪅􀪅􀪅2H2O+O2↑中,你能知道什么?(至少写出四点)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可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原子守恒、各物质质量比、各物质粒子个数比等多种角度回答本题,开放程度极大,答案合理即可。答案 (1)反应物是H2O2。(2)生成物是H2O和O2。(3)反应条件是用MnO2作催化剂。(4)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5)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6)反应前后质量守恒。(7)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8)参与反应的H2O2、H2O、O2的质量比为68∶36∶32。(符合题意均可)􀪋􀪋􀪋􀪋􀪋􀪋􀪋􀪋􀪋􀪋􀪋􀪋􀪋􀪋􀪋􀪋􀪋􀪋􀪋􀪋􀪋􀪋􀪋􀪋􀪋􀪋专题十八 开放性试题67   三、方法的开放性这类试题的特点是:由于学生思维走向和层次的差异,达到同一目的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因此,求异和创新是解答此类试题的重要方法。锥形瓶和滴管中分别盛放不同物质例3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B进行趣味实验。(1)使用装置A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鼓起来了。你推测锥形瓶中的物质可能为(写出一种即可,下同),滴管中的物质可能为。(2)使用装置B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也鼓起来了。你推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请你说出装置A、B中气球都能鼓起来的共同原理是               。解析 (1)由装置A知只要锥形瓶内气压减小,气球即可鼓起。使气球鼓起来的物质组合有多种:①CO2与NaOH溶液、②HCl(气)与NaOH溶液、③HCl(气)与水、④NH3与水等,可任选其一。(2)由装置B知只要锥形瓶内气压增大,气球即可鼓起。使气球鼓起来的物质组合亦有多种:①活泼金属与酸、②H2O2与MnO2、③碳酸盐与盐酸、④铵盐与碱、⑤固体NaOH与水(放热)等。不同的方案,可得到相同的结果,体现出解题方法的开放性。答案 (1)CO2 NaOH溶液(合理答案均可)(2)Zn+H2SO4􀪅􀪅ZnSO4+H2↑(合理答案均可)(3)锥形瓶内外存在压强差四、综合开放性这类试题的特点是:解题条件和结论都较为抽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开放程度高,思维空间大,灵活性强,属于开放性试题中较难的一类,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例4 小红的家庭化学实验室有如下物品:①试管 ②导管与橡胶塞 ③煤气和煤气炉 ④托盘天平 ⑤筷子 ⑥铁钉 ⑦铜丝 ⑧食盐 ⑨食醋 ⑩澄清石灰水 􀃊􀁉􀁓硫酸铜 􀃊􀁉􀁔水  请你与小红一起完成如下实验:(1)若要探究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需要用到的物品是        (填序号)。(2)若要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除上述物品外,还需要的物品是       。(3)若要利用上述物品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请利用上述物品设计实验,探究加速食盐溶于水的某一方法的有效性。我选择的方法是      。我的实验方案是  。(5)除进行上述4个实验外,只利用上述物品,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有: (举一例)。解析 本题以家庭中现有的物品来进行多项实验探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身边,人人都可做实验;我来当回科学家,把探究过程来体验”。(1)要探究牙膏中是否含有CaCO3,需滴加食醋,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故选用的物品是①②⑨⑩。(2)探究铁钉锈蚀条件,需将铁钉置于①干燥空气中(与水隔绝);②刚煮沸的蒸馏水中,完全浸没,并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目的是与O2隔绝);③铁钉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置于空气中(水、氧气共存),故还需要的物品是起密封作用的植物油。(3)证明Fe比Cu活泼,可将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或将铁钉、铜丝分别放入醋酸中。(4)加速食盐溶解的方法有多种,如加热、搅拌、研碎、振荡等。设计方案时,应注意有对照实验。(5)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合理即可。答案 (1)①②⑨⑩ (2)植物油(3)Fe+CuSO4􀪅􀪅Cu+FeSO4(注:也可是铁与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加热 取适量相同质量的食盐,分别同时放入有相同水量的两个试管中,将其中一个加热,比较食盐的溶解情况(5)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较或利用铁与醋酸反应得到少量氢气等􀪋􀪋􀪋􀪋􀪋􀪋􀪋􀪋􀪋􀪋􀪋􀪋􀪋􀪋􀪋􀪋􀪋􀪋􀪋􀪋􀪋􀪋􀪋􀪋􀪋􀪋􀪋􀪋􀪋􀪋􀪋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