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训练检测(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考点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基础小题1.下列与进化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地区林场施用农药后导致产生具有抗药性的松毛虫个体B.达尔文从种群层面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C.兰花长的花矩与传粉蛾细长的口器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自然选择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从而形成新的物种答案C解析施用农药并不能导致抗药性的出现,而是筛选出了具有抗药性的个体,A错误;达尔文从个体层面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才从种群层面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B错误;兰花长的花矩与传粉蛾细长的口器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自然选择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从而导致生物进化,新物种的形成需要形成生殖隔离,D错误。2.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说明该种生物进化了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答案A解析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隐性性状aa的基因型频率是0.64,则a的基因频率为0.8,A的基因频率为0.2,繁殖一代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2×0.8=0.32,A正确;显性基因的频率为0.2,小于隐性基因的频率0.8,B错误;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错误;A的基因频率为0.4,则显性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为1-0.62=0.64,即64%,D错误。3.(2018·宁夏银川三模)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捕食关系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B.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长期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C.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D.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间停止基因交流答案D解析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在调节猎物种群数量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给其他种群-2-留出更多空间。同时,被捕食者往往是体弱患病的个体,从而阻止了不利基因的延续,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故被捕食者的多样性得以维持,因此捕食关系不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A错误;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环境定向选择的结果,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B错误;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一定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C错误;隔离是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可见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间停止基因交流,D正确。4.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连续自交n代,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和aa的频率均为(1/2)[1-(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A.没有发生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没有发生生物进化C.发生了隔离D.发生了自然选择答案B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5.(2018·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模拟)假设羊的毛色遗传由一对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需对羊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色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淘汰前,该羊群中黑色个体数量与白色个体数量相等B.淘汰前,随着交配代数增加,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增加C.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羊群中B和Bb的频率均逐渐增加D.白色羊至少要淘汰2代,才能使b基因频率下降到25%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B的基因频率=0.5,b的基因频率=0.5,由于羊群是随机交配多代,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条件,则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bb的基因型频率为0.5×0.5=0.25,则B_的基因型频率=1-0.25=0.75,即淘汰前,该羊群中黑色个体数量占75%,白色个体数量占25%,二者数量不相等,A错误;淘汰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杂合子(Bb)所占比例=2×0.5×0.5=0.5,纯合子占1-0.5=0.5=50%,由遗传平衡定律可知,淘汰前,不管交配多少代,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始终为50%,B错误;没有淘汰前该群体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1/2×1/2=1/4,Bb的基因型频率为2×1/2×1/2=1/2,bb的基因型频率为1/2×1/2=1/4。淘汰白色个体,可知BB的基因型频率为1/3,Bb的基因型频率为2/3,进一步可求出B的基因频率为2/3,b的基因频率为1/3。黑色个体随机交配,可知下一代BB的基因型频率为2/3×2/3=4/9,Bb的基因型频率为2×2/3×1/3=4/9,bb的基因型频率为1/3×1/3=1/9,-3-淘汰白色个体可求出Bb的基因型频率为1/2,进一步可求出B的基因频率为3/4,b的基因频率为1/4。黑色个体随机交配,可知下一代BB的基因型频率为3/4×3/4=9/16,Bb的基因型频率为2×3/4×1/4=6/16,bb的基因型频率为1/4×1/4=1/16,淘汰白色个体,可知Bb的基因型频率为2/5,进一步可求出B的基因频率为4/5。综上所述,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B基因频率的变化为1/2→2/3→3/4→4/5,即B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加,Bb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为1/2→2/3→1/2→2/5,即Bb的基因型频率不是逐代增加的,C错误;根据C的分析可知,白色羊至少要淘汰2代,才能使b基因频率下降到25%,D正确。6.如图表示施用某种杀虫剂以后,昆虫种群所发生的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类个体大多被淘汰的原因并不是某种杀虫剂是否诱发其产生抗性基因B.抗性基因根本来源是可遗传变异,②③类个体的抗性基因一定来源于遗传C.若连续使用杀虫剂,抗某种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1D.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型答案B解析观察题图可知,②类个体是在未施用杀虫剂之前,已经发生基因突变形成了抗性基因的个体,②③类个体的抗性基因可能来源于原种群中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杀虫剂在此只起选择作用,①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是其本身不含抗性基因,A正确,B错误;若连续使用杀虫剂,不含抗性基因的个体被淘汰的概率越来越大,而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故抗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于1,C正确;施用杀虫剂后,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故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型,D正确。7.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d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答案C-4-解析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b表示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D错误。8.(2018·湖北黄冈中学二模)将一个濒临灭绝的生物的种群释放到一个新环境中,那里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种群的个体数一定会迅速增加B.人类对濒危动植物进行保护,有可能会干扰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选择C.该濒危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与天敌之间、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D.该种群某个体的迁出不会导致该种群进化答案B解析将一个濒临灭绝的生物的种群释放到一个新环境中,虽然那里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但是如果气候不适宜,该种群的个体数不但不会增加,反而有可能会减少,A错误;正常的自然选择,起选择作用的是特定的环境条件,人类对濒危动植物进行保护,有可能会改变濒危动植物生存的环境,所以可能会干扰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选择,B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种群某个体的迁出可能会导致其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该种群进化,D错误。9.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答案C解析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而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种群数量越少,越易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10.十字花科植物可产生芥子油苷及相关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由此无法推断出()A.进化过程中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均发生了适应性变异B.借助芥子油苷诱杀雌性菜粉蝶,属于生物防治C.菜青虫能抵御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D.芥子油苷可以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答案D解析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在生存斗争中发生了共同进化,产生了适应性变异,A正-5-确;利用芥子油苷诱杀雌性菜粉蝶控制菜粉蝶的性别比例,干扰雌雄交配,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属生物防治,B正确;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说明菜青虫能抵御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C正确;从题干中不能推断芥子油苷能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D错误。11.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进化过程中,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出现了定向的变异B.普通野生稻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C.基因突变对普通野生稻和普通栽培稻绝大多数是有利的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答案D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基因突变绝大多数是有害的;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12.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的是()A.某患者长期使用青霉素,使其体内抗青霉素的细菌群体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B.工业污染使树干和岩石呈现深暗颜色后,桦尺蠖群体中黑色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大C.育种工作者让某作物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具有不良变异的个体,从而选育某优良品种D.某植物出现可产生有毒物质的变异后,使以该植物为食的昆虫中能抵抗有毒物质的个体比例增大答案C解析A项说明了在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下,细菌群体出现了进化;B项说明了环境改变后,在捕食者的选择作用下,桦尺蠖群体出现了进化;D项说明了在植物产生的有毒物质的选择作用下,以该植物为食的昆虫出现了进化;所以A、B、D三项均体现了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而C项体现了人工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二、模拟小题13.(2018·衡水检测)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C.基因型为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大于a的基因频率D.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是生物发生进化的重要原因答案D解析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与女性中,基因频率应该相等,由于其遗传的特-6-殊性,男性患病个体会多于女性,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变化而非基因型频率的变化,B错误;Aa个体逐代自交的过程中A、a传递给子代的概率相同,因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相等,C错误;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通过突变产生大量的可遗传变异,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发生进化,D正确。14.(2018·广东梅州质检)下列有关变异与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突变、基因重组和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含三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水稻C.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