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下列实例中,属于生命系统种群层次的是()A.一个临时水坑中的所有生物B.某温室中的一只蝌蚪C.一个水池中的所有鱼类D.某城市中的全部人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一个临时水坑中的所有生物是群落;错误,B.某温室中的一只蝌蚪是个体层次;错误,C.一个水池中的所有鱼类不属于种群和群落;错误。D.某城市中的全部人口属于种群;正确。考点:种群的概念。点评:试题相对简单,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2.生活在沙漠的仙人掌与生活在海水中的鲨鱼,组成他们的化学元素种类A.大体相同B.区别较大C.很难确定D.没有一定的标准【答案】A【解析】不同的生物,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各种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所以答案为A。【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元素【名师点睛】组成细胞的元素1、组成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大概有20多种,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也具有统一性,因为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也存在差异性,因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3.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能看到一行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可推算在视野范围内将看到的细胞数目为()A.2个B.4个C.16个D.32个【答案】A-2-【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是原来4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1/4×8=2个。【考点定位】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名师点睛】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4.构成原核生物的原核细胞多种多样,结构也不完全一样,体现了细胞的()A.全能性B.多样性C.统一性D.一致性【答案】B【解析】5.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A.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在非生物中都存在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C.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非生物界是都存在D.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答案】D【解析】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中不能找到,新陈代谢是生物所特有的,非生物界没有,故ABC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名师点睛】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原因6.组成RNA的基本单位的三个分子的连接顺序是A.鸟嘌呤——磷酸——核糖B.磷酸——核糖——胸腺嘧啶C.磷酸——核糖——尿嘧啶D.腺嘌呤——脱氧核糖——磷酸【答案】C-3-【解析】组成RNA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磷酸、核糖和4种碱基(A、G、C、U)连接而成,其中核糖位置在中部。7.下列几组化合物中,属于脂质的一组是()A.酶、胰岛素、血红蛋白B.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C.葡萄糖、乳酸、性激素D.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答案】D【解析】【分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详解】A.酶大多数属于蛋白质,少数是RNA,胰岛素和血红蛋白属于蛋白质,A错误;B.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都是核酸,B错误;C.葡萄糖属于糖类,乳酸是葡萄糖的代谢产物,C错误;D.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均属于脂质中的固醇,D正确。8.关于染色质或染色体,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不相同B.染色质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着成深色的物质C.染色质或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D.染色体是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的【答案】A【解析】A、染色体和染色质都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但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染色体呈圆柱状或杆状,A错误;B、染色质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如龙胆紫和醋酸洋红,B正确;C、染色体和染色质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或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C正确;D、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此时叫染色体,D正确。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点睛: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染色质呈细长的丝状;当细胞进入分裂期时,染色质细丝逐步螺旋化呈粗短的圆柱状、杆状,成为染色体。-4-9.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了()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D.细胞膜具有保护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说明变形虫的细胞膜可以发生运动,能够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故选:B.10.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熟的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构成,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其中细胞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溶酶体、微丝及微管等.但是不包括细胞最外面的细胞壁,也不包括液泡内的细胞液.故选:B.11.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0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0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这个事实表明,某些无机盐的作用是A.调节酸碱度B.调节渗透压C.影响细胞形态D.影响生物膜透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血浆中NaHCO3含量和H2CO3含量会影响血浆中PH变化,由此可以说明NaHCO3和H2CO3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名师点睛】无机盐的功能:(1)、是细胞的结构成分.例: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5-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2)、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3)、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尤其对于植物吸收养分有重要作用。12.下列四组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中,均可产生水的一组是()A.线粒体和核糖体B.线粒体和内质网C.叶绿体和内质网D.内质网和核糖体【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器的相关知识。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水,核糖体中氨基酸脱水缩合能产生水,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能产生水,内质网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不能产生水。故选A。13.下列的例子中与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无关的是:()A.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到靶细胞B.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C.胞间连丝D.水分在细胞间运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激素为信号分子,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的受体进行信息交流。(2)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3)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故A、B、C都是通过细胞膜的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水分在细胞间的运输,不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故选D项。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4.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德国科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时,统计了某种动物部分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见下表)。不能根据此表得出的结论是:肝细胞肾皮质细胞平滑肌细胞心细胞动物冬眠时的肝细胞-6-950个400个260个12500个1350个A.冬眠动物与正常情况相比较,其能量代谢的水平高,消耗能量多B.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水平高,消耗的能量多C.正常情况下,肝细胞消耗的能量比平滑肌细胞多D.冬眠时肝脏代谢加强,需能量多【答案】A【解析】动物冬眠时,肝脏的功能加强,将自身贮存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分解供能,整个生物体的代谢水平较正常情况下降低,但仅由表中动物冬眠状态下的肝细胞的线粒体数量,不能推知整个生物个体代谢水平的高低,A项错误;心肌细胞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因此线粒体的含量非常多,能量代谢的水平高,消耗的能量多,B项正确;肝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远多于平滑肌细胞,说明在正常情况下,肝细胞消耗的能量比平滑肌细胞多,C项正确;冬眠时肝脏代谢加强,需能量多,D项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功能与细胞器关系【名师点睛】本题以“某种动物部分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细胞功能与细胞器关系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表中“不同细胞中的线粒体含量”与“线粒体功能”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15.动物冬眠时,体内水的状况是:()A.自由水增加,结合水减少B.自由水和结合水都增加C.自由水和结合水均减少D.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增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冬眠时新陈代谢缓慢,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旺盛,故A、B错误。结合水比值越高抗逆性越强,故应是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增加,故C错误、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水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7-16.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于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④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答案】D【解析】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可继续水解,A错误;①为单糖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②中蔗糖不是还原性糖,B错误;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肌糖原可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纤维素只能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提供能量,C错误;④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正确。17.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核酸由C、H、0、N、P等元素组成B.核酸中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C.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DNA和RNAD.核酸能控制蛋白质合成【答案】C【解析】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0、N、P,A正确;核酸分为DNA和RNA两种,其中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B正确;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C错误;核酸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18.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四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选材或操作错误的是()。A.用斐林试剂检测胡萝卜汁中的还原糖B.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C.将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8-D.在常温条件下,稀蛋清溶液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紫色【答案】A【解析】【分析】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还原糖主要有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使用时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胡萝卜含有色素,会对实验现象产生干扰,不宜用来检测还原糖,A错误;B.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可以直接观察现象,B正确;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是先加A液到组织样液中,摇匀后再加B液,C正确;D.在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19.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所有的真核生物细胞都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