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盘水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形成均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B.线粒体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都是叶绿体D.溶酶体与细胞凋亡有密切联系【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有游离的核糖体和分布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一般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一般不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详解】A、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可以不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A错误;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中进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B错误;C、蓝藻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没有叶绿体,有叶绿素、藻蓝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C错误;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最终通过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自身细胞分解掉,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B.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C.单个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凋亡D.癌细胞不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答案】B-2-【解析】【分析】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其中增殖、分化、衰老、凋亡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而癌变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也有基因决定,但连续增殖不受机体控制。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癌细胞的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详解】A、细胞增殖伴随整个生命进程,幼年个体和成年个体均有细胞增殖,A错误;B、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越低,全能性越低,B正确;C、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和个体的衰老是不同步的,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不一定导致个体衰老死亡,C错误;D、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及细胞分化程度与全能性的关系;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能与细胞坏死进行区分;识记癌细胞的特征,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3.做生物实验时,有时候由于实验材料所限而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用蒜叶代替洋葱根尖B.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可用30%的食盐溶液代替30%的蔗糖溶液C.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丙酮D.做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时,可用新鲜猪血代替鸡血【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所选择材料一定要能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要求外界溶液的溶质不能通过原生质层;叶绿体中的色素是脂溶性的,溶于有机溶剂;做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时要求细胞有丰富的DNA。【详解】据分析,蒜叶不能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A错误;食盐溶液中的离子可以通过原生质-3-层进入细胞液,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和丙酮,C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DNA,所以不能用新鲜猪血代替鸡血,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答案】C【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5.关于如图正确的说法有①示DNA复制过程②表示DNA转录过程③中共有5种碱基④图中共有6种核苷酸⑤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⑥图中只有一种单糖A.②③④B.④⑤⑥C.①②③D.①③⑤-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图中一条链是DNA,一条链是RNA,故图中所示过程可能是转录或逆转录。DNA链含有3中脱氧核糖核苷酸,RNA链含有3种核糖核苷酸,共6种核苷酸;DNA含有脱氧核糖,RNA含有核糖,共2中单糖;图中显示含有A、G、C、T、U共5种碱基。综上所述,A正确。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6.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2.9%和17.1%B.31.3%和18.7%C.18.7%和31.3%D.17.1%和32.9%【答案】B【解析】G和C占全部碱基的35.8%,那么A和T占全部碱基的64.2%,两条互补链的碱基总数相同,而且A和T的总数相同,那么每条链之中的A和T数都占该链的64.2%,同理G和C数占每条链的35.8%,一条链中T与C分别占该链基碱基总数的32.9%和17.1%,那么A与G分别占31.3%和18.7%,因为A与T互补C与G互补,所以此链中A与G的比例,就是另一条链中T与C的含量。二、填空题7.图甲是采用黑、白瓶法(黑瓶不透光),分别测定某池塘夏季白天各深度每小时的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假定不同深度的水温不变),横轴表示瓶中O2的变化量(g/m2﹒h);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黑瓶中的水藻及水深4m时白瓶中的水藻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据图中的数据得知,水-5-藻的呼吸速率为______g/m2﹒h;此时水藻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____。(2)白瓶中测得的O2变化量为净光合作用产生量,则光照适宜时,水深2m处每平方米的水藻1小时制造的O2的总量为_______________。(3)白瓶在水深3m时,O2的变化量为0,表明在此深度时,水藻的光合速率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若将白瓶水藻从3m处移到2m处时,则水藻细胞中C3的含量将______。(4)图乙装置中,用排水收集法测定单位时间内气体的产生量,可表示水藻的____速率。(5)若图乙实验中将试管向右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5(2).线粒体、细胞质基质(3).3g(4).等于(5).减少(6).净光合(7).随着距离的增加,光照强度逐渐降低,光合作用强度降低,产生的氧气减少【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甲黑瓶没有光照,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虚线代表呼吸作用强度,而白瓶在进行呼吸作用的同时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实线(O2的变化量)代表净光合作用值。图乙台灯与试管之间的距离越大,光照强度越弱,装置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详解】(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黑瓶中水藻只进行呼吸作用,故呼吸速率为1.5g/m2﹒h,呼吸作用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2)当光照适宜时,水深2m处净光合速率为1.5g/m2﹒h,由于呼吸速率为1.5g/m2﹒h,故每平方米1小时制造的氧气总量为1.5+1.5=3(g)。(3)水深3m处,净光合速率为0,说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若将白瓶从3m移到2m处,光照强度变大,光反应速率加快,故C3的还原加快,C3的含量降低。(4)图乙中单位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的量,是氧气的增加量,可以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5)图乙装置将试管右移,光照强度变弱,光合速率下降,产生的氧气减少,故气泡产生速率下降。【点睛】本题考查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8.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图甲的①—⑥中,细胞结构显著不同于其他细胞的是________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_______;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____;图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如果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图甲中细胞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3)图乙中CD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②(2).①(3).④(4).次级精母细胞(5).a(6).2、0、2(7).着丝点分裂【解析】【分析】图甲中①—⑥分别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动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动物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动物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乙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AB段的形成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CD段的形成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图丙中b的值可能为零,为染色单体,b与a的比值为1或2,a为染色体,b为DNA。【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细胞②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甲中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甲中①③⑤⑥细胞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②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④细胞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图③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因此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2)据分析知图丙中a表示染色体。图甲中细胞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形成的子细-7-胞中含有2条染色体,2个DNA分子,不含姐妹染色单体。(3)图乙中CD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由2变成1,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造成的。【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9.将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用15N标记,并使该细菌被噬菌体侵染,然后把大肠杆菌移入含有32P和35S的培养基中培养,请回答:(1)由实验得知,一旦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菌细胞内会迅速合成一种RNA,这种RNA含有32P,而且其碱基能反映出噬菌体DNA的碱基比例,而不是大肠杆菌DNA的碱基比例,此实验表明:32P标记的RNA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部分32P标记的RNA和稍后会合成的带35S的蛋白质均与15N标记的核糖体连在一起,这种连接关系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5S标记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来自_____________,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整个实验能够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合成(2).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合成噬菌体蛋白质(3).大肠杆菌(4).合成噬菌体蛋白质外壳(5).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解析】【分析】分析题目可知:题中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