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湖南省娄底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生物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输入葡萄糖盐水是治疗急性肠炎病人最常见的方法B.白化病患者体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从而表现出白化症状C.给作物施厩肥,既能防止土壤板结,又能提高CO2浓度,有利于作物增产D.硅尘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从而使人得硅肺【答案】B【解析】【分析】白化病患者的白化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老年人头发会变白。厩肥是指在农村用牛、马、猪等家畜的粪尿连同垫圈的干土、杂草等混在一起所沤成的肥料,也叫圈肥。给作物施厩肥,可增加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够疏松土壤和为植物提供CO2。【详解】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因此,输入葡萄糖盐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A正确;白化病人因为酪氨酸酶基因突变,导致细胞中缺少酪氨酸酶,从而表现出白化症状,B错误;厩肥是有机肥,给作物施厩肥,能加强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小动物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有利于作物根部的细胞呼吸;分解者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C正确;当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这种职业病叫硅肺,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产与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能力,考生要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应多注意将理论联系实际。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作染色剂B.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清水冲洗2次C.可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其原理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2-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但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其中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均能给染色体染色。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后,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应用有机溶剂冲洗卡诺氏液,可用95%的酒精冲洗。“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应选择成熟的植物细胞,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当外液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可出现质壁分离现象。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可用作质壁分离实验的实验材料。【详解】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属于碱性染色剂,可使染色体染成深色,A正确;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95%酒精冲洗2次,B错误;无水乙醇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剂,而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原理是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C错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没有颜色,可作为上述两个实验的实验材料,D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生物基础性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难度适中。3.图1、图2、图3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图像,图4是根据细胞核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的结果图,该生物的基因型为GgH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d之间互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B.图2细胞属于图4中的A组,具有4个染色体组C.若图3细胞基因型为GGggHHhh,则该细胞中没有发生可遗传变异D.如抑制细胞质分裂,则图4中A组细胞数将下降,C组细胞数将上升-3-【答案】D【解析】【分析】图1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图2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经分裂,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图3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正在移向两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图4中的A组细胞DNA含量为2n,可表示间期DNA未复制之前的细胞或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也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B组细胞DNA含量由2n~4n,可表示间期DNA复制的过程。C组细胞中DNA含量为4n,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也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的细胞。【详解】a′和d是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它们之间互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图2细胞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且具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NA相对含量为4n,属于图4中的C组,B错误;图3细胞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即该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C错误;抑制细胞质的分裂,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那么A组细胞数将下降,C组细胞数将上升,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变异的有关知识,能准确识图并理解不同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有关细胞内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衰老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和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B.细胞内各酶促反应所需空间是细胞需要适度生长的原因之一C.同一生物个体中,各种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都相同D.胰岛B细胞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最可能出现在内质网形成的囊泡中【答案】B【解析】【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4-(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2、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高尔基体加工完成的蛋白质即具有了一定的生物活性。【详解】衰老的细胞中并非所有酶的活性都下降,A错误;细胞内各酶促反应所需空间和细胞器有一定的体积是细胞需要适度生长的原因,B正确;同一个体中酶的最适pH可以不同。如人体中绝大多数酶pH为7左右时活性最强,而胃蛋白酶最适pH为1.5,C错误;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经过内质网初步加工的蛋白质需要在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胰岛B细胞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最可能出现在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中,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生长的原因、不同酶的最适pH值和细胞器之间功能的协调作用,熟记相关知识,理解人体中的特殊环境是解题要点。5.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中,若将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产生4种物质B.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方法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不同C.对于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达尔文沿用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来解释D.洋葱叶肉细胞中,核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C【解析】【分析】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DNA彻底水解可形成4种碱基、一种脱氧核糖和一种磷酸。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采用了假说演绎法,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分裂的细胞中,不能进行分裂的细胞不能完成DNA复制。【详解】蓝藻的遗传物质是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分别是磷酸、脱氧核糖、4种含氮-5-碱基(A、T、C、G),A错误;两位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均是假说-演绎法,B错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而达尔文解释遗传变异本质时也认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正确;洋葱的叶肉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无法进行DNA分子的复制,D错误。故选C。【点睛】理解水解和彻底水解的区别是本题的关键,熟知DNA复制发生在分裂的间期,不能分裂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6.植物对植食性动物和致病微生物的防御机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有一种热带灌木,当毛毛虫吃掉它的一片叶之后,不再吃附近的叶片,而是咬食一定距离之外的叶片。有人推测“深度损伤的叶片可能向附近叶片发出某种化学信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致病微生物有可能是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B.若此推测成立,接受到信号的叶片也可能合成了某种化学物质C.该植物的这种防御机制是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D.摘除刚被咬食的叶片,观察毛毛虫是否“舍近求远”可用于检验此推测【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2、有一种热带灌木,当毛毛虫吃掉它的一片叶之后,不再吃附近的叶片,而是咬食一定距离之外的叶片,有人推测“深度损伤的叶片可能向附近叶片发出某种化学信号”,如将刚被咬食的叶片摘除,可切断被咬食叶片与相邻叶片的联系,通过观察毛毛虫的咬食部位的叶片,可对推测内容进行验证。【详解】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分别属于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A正确;接受信息的植物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可能是合成了某种化学物质,B正确;基因突变是-6-不定向的,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摘除刚被咬食的叶片,切断被咬食叶片与相邻叶片的联系,形成对照,可用于验证推测,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信息传递的类型和信息传递的意义,“深度损伤的叶片可能向附近叶片发出某种化学信号”属于植物对植食性动物和致病微生物的防御机制。7.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索草莓栽培中人工补光的最佳光质条件,进行了以下实验:将处于生长中期长势健壮且相同的红颜草莓(品种)植株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进行不同的补光处理,但光照强度相同,每天补光5小时,为期2个月,然后测定各组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不同部位干物质含量、草莓产量。各组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注:表中R/B表示“红光∶蓝光”)。组别处理叶绿素a(mg/g)叶绿素b(mg/g)植株干物质积累量/g平均单果重/g亩产量/kg茎叶果实根总计1R/B=1∶11.510.5811.1016.957.9035.9515.5122082R/B=2∶11.750.7211.7720.756.4138.9316.2322223R/B=3∶11.690.6911.9221.086.3639.3619.3227394R/B=4∶11.660.6913.9125.254.5743.7319.6828125R/B=5∶11.500.6711.7623.346.2941.3919.7227686白光1.490.6611.1321.226.1438.4915.782215-7-(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第6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人工补光常用红光或蓝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中数据说明:①在一定R/B比值范围内,蓝光能够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合成;②在一定范围内,R/B比值增大,有利于植株________(填“地上”或“地下”)部分干物质的积累;③R/B比值与草莓产量的关系可以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组的补光处理最有利于提高草莓的产量。【答案】(1).不同补光光质(或R/B或红光∶蓝光)(2).作对照(3).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4).促进(5).地上(6).在一定范围内,随着R/B比值增大,草莓产量不断提高(7).4【解析】【分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随着R/B比值的增大,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均是先增加后减小,但均高于白光组,说明在一定R/B比值范围内,蓝光促进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合成。与对照组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R/B比值的增大,2~5组茎叶和果实的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