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天体按距离太阳远近,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的是A.水星、金星、土星、天王星B.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C.地球、金星、土星、海王星D.土星、火星、海王星、天王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主要是指宇宙间地球与其它行星之间的公转方向、轨道、距日远近等。A、B、D符合题意,正确,C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则是地球的自身环境,故错。考点:本题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条件之一——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2.小行星带的轨道基本位于A.地球与火星之间B.火星与木星之间C.火星与土星之间D.金星与火星之间【答案】B【解析】【分析】太阳系中,小行星带的轨道基本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详解】根据太阳系天体分布,小行星带的轨道基本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B对。A、C、D错。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A.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C.有昼夜更替现象D.唯一有水和大气存在的行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普通性表现在它是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之一,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是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考点:地球的特殊性。4.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银河系B.总星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答案】C-2-【解析】在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河外星系,C对。地球位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A、B、D包括地球。5.太阳的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A.黑子和耀斑B.耀斑和日珥C.黑子和日珥D.耀斑和黑子【答案】B【解析】【详解】太阳的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耀斑和日珥,B对。黑子出现在光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A、C、D错。6.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于北京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上海小于北京【答案】C【解析】【详解】除极点外,地球各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同,上海的纬度较低,线速度上海大于北京,C对。A、B、D错。【点睛】除极点外,地球各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7.夏至日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A.北京B.哈尔滨C.南昌D.广州【答案】B【解析】【详解】夏至日时,昼长由南向北增长,我国各地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白昼最长的是哈尔滨,B对。其它三地纬度较低,白昼时间较短,A、C、D错。8.冬至日时,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厦门B.牡丹江C.上海D.北京【答案】A【解析】【分析】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详解】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各地正午-3-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厦门,A对。牡丹江、上海、北京的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小,B、C、D错。9.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是A.3月21日前后B.10月1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6月22日前后【答案】D【解析】【详解】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昼越长,日出地方时越早。夏至日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昼长最大值,升旗时间最早的是6月22日前后,D对。3月21日前后、9月23日前后分别是春分、秋分,各地昼夜等长,A、C错。10月1日前后是冬半年,北半球昼短,日出晚,B错。10.从3月21日至9月23日,正午时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可能是A.赤道以北地区B.赤道以南地区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答案】C【解析】【详解】从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正午时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可能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C对。赤道以北地区有正午影子朝南时段,A错。该时段,赤道以南地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影子始终朝南,B、D错。【点睛】从3月21日至9月23日,对应节气是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正午时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可能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11.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A.季节变化相同B.地方时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昼夜长短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B对。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同一经线的季节变化不一定相同,A错。同一经线上,纬度不同,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可能不相同,C、D错。12.下列各地在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A.北极圈以内B.50°NC.南回归线D.赤道【答案】D【解析】-4-【分析】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赤道,始终是昼夜等长。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变化幅度达到24小时。【详解】下列各地在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赤道,始终是昼夜等长,各12小时,变化幅度是0,D对。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变化幅度达到24小时,A、B、C错。13.当130°E的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当中的最大值时,北京时间为A.11时B.11时20分C.11时40分D.12时40分【答案】B【解析】【详解】当130°E的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当中的最大值时,地方时是12点。北京时间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经度差1°,时间相差4分钟,东边的比西边的早。此时北京时间是11时20分,B对。A、C、D错。14.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B.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360°C.一个恒星日是24小时D.太阳日比恒星日稍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地球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A错误;以太阳为参照,地球自转一圈经过了360°59',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以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一圈经过了360°,时间为23小时56分,为一个恒星日,B、C错误。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方向和自转周期等基本内容,注意区别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差异。15.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是(虚线表示物体运动的原方向,实线表示物体运动的偏转方向):A.B.-5-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结合材料,图A、图B、图D中物体是向左偏,位于南半球。图C是物体向右偏,位于北半球,C对。考点:地转偏向力。16.当伦敦时间(零时区)为上午8时,此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是A.14时B.15时C.16时D.17时【答案】C【解析】【分析】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详解】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0时区与东8区相差8小时,当伦敦时间为上午8时,此时北京时间是16时,C对。A、B、D错。17.下列节日中,牡丹江白昼最长的是A.儿童节B.劳动节C.建军节D.中国共产党的生日【答案】D【解析】【详解】夏至日,即6月22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其它日期距夏至日越近,昼越长。下列节日中,牡丹江白昼最长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7月1日,D对。儿童节是6月1日,劳动节是5月1日,建军节是8月1日,与夏至日间隔较长,A、B、C错。18.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南美洲阿根廷的季节应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B【解析】【分析】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约是1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南半球是夏季。【详解】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约是1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南美洲阿-6-根廷的季节应为夏季,B对。春季、秋季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A、C错。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D错。19.下列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组成B.由莫霍面以上的地壳部分构成C.由地壳和上地幔构成D.由地壳中坚硬的岩石组成【答案】A【解析】【详解】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组成,A正确,B、D错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组成,C错误。20.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波B.横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C.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D.纵波、横波波速都随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地震波的横波传播速度慢于纵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详解】地震波的横波传播速度慢于纵波,A错误。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B、C错误。纵波、横波波速都随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D正确。21.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A.盆地B.平原C.海洋D.大陆断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海洋是地壳最薄的地方。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22.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7-A.生物圈、水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答案】A【解析】【详解】图中所示的圈层①跨了三个圈层,是生物圈。③位于最下面,是岩石圈。②表示水圈。三个圈层分别是生物圈、水圈、岩石圈,A对。B、C、D错。23.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为A.6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60~70千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壳厚度不均,由于海洋地壳只有单层,较薄,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约6KM;陆地地壳有双层,较厚,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3KM,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KM。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知识性试题。24.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A.矿产B.矿物C.岩石D.地壳【答案】B【解析】【分析】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矿物。矿物是在一定条件下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单质或化合物。【详解】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矿物,矿物是在一定条件下由化学元素组成-8-的相对稳定的单质或化合物,B对。由矿物组成岩石,岩石组成地壳,有用矿物富集到一定程度,形成矿产,A、C、D错。25.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按成因分别属于A.岩浆岩和沉积岩B.变质岩和沉积岩C.沉积岩和变质岩D.岩浆岩和变质岩【答案】D【解析】【详解】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的,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按成因分别属于岩浆岩和变质岩,D对。A、B、C错。26.岩石按成因可分为A.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B.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C.石灰岩、火山岩、片麻岩D.侵入岩、喷出岩、砂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岩石按其成因不同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由岩浆活动冷凝而形成;沉积岩受外力作用而形成;变质岩受变质作用而生成。考点:本题考查岩石分类。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结合不同的形成过程掌握岩石的分类。27.下列岩石属于岩浆岩的是A.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B.砾岩、玄武岩、板岩C.石灰岩、大理石、花岗岩D.页岩、玄武岩、片麻岩【答案】A【解析】【详解】下列岩石属于岩浆岩的是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都是岩浆冷凝形成的,A对。砾岩、石灰岩、页岩都属于沉积岩,大理石、板岩、片麻岩都属于变质岩,B、C、D错。【点睛】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玄武岩、流纹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28.喜马拉雅山脉位于A.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C.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答案】C-9-【解析】【详解】根据六大板块分布位置,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板块的消亡边界,C对。A、B、D错。29.红海在不断扩大是因为它位于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C.板块的消亡边界D.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六大板块分布位置,红海在不断扩大是因为它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处,是板块生长边界,D对。A、B、C错。30.下列四种现象中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是A.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