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对外开放是其中的关键因素。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课前预习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4.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后出现了哪些问题?5.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措施有哪些?课堂探究[自学检查]1.20世纪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国际、国内背景有哪些?22.到20世纪9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进一步推进工业化面临哪些困境?[授课过程]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时代背景(1)国际环境: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2)国内环境——政策变化是2.区域优势(1)区位条件:(2)本地优势条件:(3)特别因素:[活动]见教材P72[活动解析]1.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是区位、侨乡,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是国际经济环境。2.关键条件:对外开放政策。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第一阶段(1)时间:(2)发展优势:(3)主导产业:(4)发展中逐渐面临的问题①优势已不明显。3②优势逐渐丧失。③解决的办法:。2.第二阶段(1)时间:(2)国际环境:(3)主导产业:(4)城市化进程①城市数量:②城市规模:三、问题与对策1.问题产生的原因:2.问题表现:(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①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②外商投资选择的变化(2)城市建设(3)生态环境问题(从大气、水、噪声、土地、森林5个方面进行分析)3.调整和治理(1)产业结构调整:(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①现状;②措施(3)加强规划与管理课堂练习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完成1~6题。4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2.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C.夏季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4.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服装制造业B.钢铁工业C.生物制药工业D.化学工业5.上题中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56.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7.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1985年到2005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较快。其城市化过程具体表现在,其城市化过程本质表现在。(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越来越密集,并逐步形成了城市群。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3)珠江三角洲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人口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简述其变化。参考答案课前预习参考答案:见教材或教学设计相应部分。课堂探究[自学检查]参考答案:见教学设计相应部分。[授课过程]相应内容见教学设计相应部分。6课堂练习1.D2.B3.A4.A5.D6.A7.(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2)地形平坦;临海,水陆交通便利;毗邻港澳,地处我国的南大门,历史上有对外开放的传统,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扶持;港澳、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产业的转移。(3)人口规模扩大;外来人口不断增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因工业结构偏轻,女性人口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