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讲酶的应用考纲要求核心素养1.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2.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3.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科学探究通过理解实验测定酶活力、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的方法。培养学生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培养基的成分及其作用,比较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异同,培养比较分析和分析综合的能力。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及酶在食品制造中应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0页[基础突破——抓基础,自主学习]1.果胶酶的组成和作用(1)组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2)作用: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2.酶的活性及其影响因素(1)酶的活性: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酶的抑制剂等。3.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原理①果胶酶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处于最适温度或pH时,活性最高。②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活性大小呈正相关。(2)实验结果:温度和pH在很大程度上对酶的空间结构会产生影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活性。4.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和制备苹果泥→37_℃恒温水浴加热→将果胶酶溶液与苹果泥混合→37_℃恒温水浴中反应20min左右→过滤果汁,测量果汁量并记录[重难突破——攻重难,名师点拨]1.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比较2种类组成作用果胶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催化水解果胶成为可溶性半乳糖醛酸纤维素酶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纤维素――→C1酶Cx酶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葡萄糖2.探究影响果汁产量的因素(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选用10℃作为温度梯度,设置的具体温度为10℃、20℃、30℃、40℃、50℃和60℃等,也可以根据酶的特点,尝试以5℃作为温度梯度。(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只需将温度梯度改为pH梯度,并在该酶的最适温度下进行。反应液中的pH可以用质量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进行调节。(3)探究酶的用量是建立在探究最适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的基础之上的。此时,研究的变量是酶的用量,其他因素都应保持相同。实验时可以配制不同浓度的酶溶液,也可以只配制一种浓度的酶溶液,然后使用不同的体积。需要注意的是,反应液的pH和温度必须相同,否则将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确定果胶酶最适用量的方法如果随酶浓度的增加,过滤到的果汁的体积也增加,说明酶的用量不足;当酶的浓度增加到某个值后,再增加酶的用量,过滤到的果汁的体积不再改变,说明酶的用量已经足够,这个值就是酶的最适用量。[特别提醒](1)酶活性不等同于酶促反应速度同等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度的快慢可以表示酶活性的高低,但酶活性与酶促反应速度仍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影响因素也不完全相同,如酶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影响反应速度,但不能影响酶的活性。(2)在苹果泥和果胶酶混合之前,一定要保证底物和酶达到所要求的温度或pH条件,以避免混合后条件的变化,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3)探究×××酶的最适条件(温度、pH)及最适用量时都需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且不同的温度梯度之间或不同的pH梯度之间构成了相互对照,通过相互对照可确定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题型突破——练题型,夯基提能]1.下列有关果胶酶及与果胶酶实验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时,pH、温度不影响实验结果B.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等C.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苹果泥、果胶酶用量及反应时间等都是变量D.可以用相同时间内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来确定果胶酶的用量3解析: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时,pH、温度会影响实验结果;葡萄糖异构酶不属于果胶酶的成分;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为单一变量,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答案:D2.下列与酶的活性有关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酶的活性从根本上说是由蛋白质结构决定的,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B.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C.酶的活性受温度、pH和酶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D.酶活性高低与反应物浓度无关解析: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与蛋白质的结构有关,受温度、pH和酶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答案:A3.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A.①②⑤B.②③⑦C.③④⑥D.③④⑤解析:果胶酶并非分泌到细胞外的酶,并非所有的细胞均可产生果胶酶;果胶酶是一种复合酶,它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及果胶酯酶,是一类酶的总称。答案:C4.果粒生产在中国尚属起步阶段。果粒除了可直接食用外还可作为配料加入到酸奶、冰淇淋、果冻等食品中。果粒的硬度和形状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如酸奶用果粒必须符合以下质量标准:a果粒含量高;b相同的果粒分布和正确的黏稠度。但大部分果粒经高温处理或机械泵出后成型果粒量少,且果粒硬度不够,这势必会影响下一步的生产。果胶酶作为一种新型加工助剂,可将果粒的组织结构损坏程度减到最小,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型果粒的含量。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果胶酶是指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果胶酶作为一种果粒加工助剂,它能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_,由酶的________性可知,组成果粒的另一成分__________不会被分解。(3)在果粒制作时按“2mL酶/kg水果”的量加入酶制剂,加热至40~45℃,缓慢搅拌处理10~15min。最后加热到90~92℃,再冷却罐装。在此过程中按“2mL酶/kg水果”的量加入酶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40~45℃温度下搅拌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最后升温到90~92℃再冷却罐装的目的是________。(4)果粒产品与果汁产品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甲表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如果纵坐标表示果粒的生成速率,横坐标表示温度,请在图乙中画出果粒生成速率的曲线图(所绘制的曲线大体符合事实即可)。答案:(1)分解果胶的一类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2)半乳糖醛酸专一纤维素(3)控制好酶的用量,一方面使果胶酶充分利用,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不能多用,以免造成浪费此温度下果胶酶活性最高灭菌(4)果粒产品中有纤维素,果汁中不含纤维素(5)如图酶在洗涤产品等方面的应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2页[基础突破——抓基础,自主学习]1.加酶洗衣粉常用酶的去污机理种类洗涤原理洗涤的物质种类蛋白酶蛋白质――→蛋白酶小分子的肽+氨基酸血渍、奶渍及各种食品类的蛋白质污垢脂肪酶脂肪――→脂肪酶甘油+脂肪酸食品的油渍、人体皮脂、口红淀粉酶淀粉――→淀粉酶麦芽糖+葡萄糖来自面条、巧克力等的污垢纤维素酶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纤维深处的尘土和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触,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棉纺织品的表面浮毛2.实验探究不同类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1)实验原理: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复合酶洗衣粉加入的酶制剂种类较多,与单一加5酶洗衣粉相比,对各种污渍都有较好的洗涤效果。(2)实验变量①自变量:加酶洗衣粉。②无关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如温度和pH等)。(3)实验步骤和现象(以奶渍为例)[重难突破——攻重难,名师点拨]实验变量的分析和控制(1)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和种类,衣物的材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时间等。(2)在探究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温度条件实验中,水温是要研究的对象,实验自变量是水温;在探究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为洗衣粉的种类;在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为加酶洗衣粉的种类。在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等。[特别提醒](1)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更好,又由于不含磷元素,酶制剂进入无机环境中后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一般来说,丝绸类的衣物不可以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是因为蛋白酶会水解蛋白质类的丝绸。(3)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用温水浸泡衣物可以缩短衣物的浸泡时间,加快洗涤。(4)人体皮肤细胞有蛋白质,如不彻底清洗双手,就会使手的皮肤受到腐蚀,而使人患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因此,应避免与这类洗衣粉长时间地接触。(5)加酶洗衣粉的酶制剂不含肽酶,因为肽本身易溶于水。[题型突破——练题型,夯基提能]1.某同学探究温度对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选择了10℃、20℃、30℃、40℃、50℃、660℃和70℃的温度梯度,在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发现40℃时洗涤效果最好,由此可以得出()A.40℃为该酶的最适温度B.40℃不是该酶的最适温度C.40℃酶活性最高D.不能确定该酶最适温度解析:该同学在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做实验,符合实验设计原则。由于本题设置的温度梯度过大,因而只能说在该条件下40℃时洗涤效果最好。至于最适温度,应围绕40℃再设置较小梯度差进一步测定。答案:D2.有人设计实验探究加酶洗衣粉是否能提高去污力并优于普通洗衣粉。实验分为两组,一组衣物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一组衣物用普通洗衣粉洗涤。该实验设计缺少()A.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和适量普通洗衣粉洗涤的对照B.既不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也不用普通洗衣粉洗涤的对照C.用普通洗衣粉洗涤和少量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对照D.用少量普通洗衣粉洗涤和大量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对照解析:实验设计应分为三组,其中实验组有两组:一组用加酶洗衣粉,一组用普通洗衣粉;另外还应有一个空白对照组:既不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也不用普通洗衣粉洗涤。答案:B3.对衣物洗涤的效果受________的影响。()A.加酶洗衣粉酶制剂的类型B.洗涤剂的用量C.手洗还是机洗D.包括以上各项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解析:酶制剂的类型、洗涤剂的用量、洗涤的方式(手洗还是机洗)、水质、衣物的材质等因素综合作用共同影响洗涤的效果。答案:D4.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曲线图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约为________%。7(2)如表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记录,请据表回答问题。脸盆编号洗涤物(等量)洗涤温度洗衣粉(等量)水量洗净所需时间1油污布45℃加酶2L4min2油污布45℃普通2L7min3油污布5℃加酶2L9min4油污布5℃普通2L8min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油污布所需时间接近7min,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3)下列衣料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有____________。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请写出能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项即可)。解析:(1)由题图可知,实验中存在两个变量:温度与碱性蛋白酶含量,即实验探究的是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在50℃时,洗衣粉的去污力在碱性蛋白酶含量为0.6%时达到最大。(2)由表中数据可知,1、3号为实验组,2、4号为对照组,1、2号与3、4号中只有是否加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