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下)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离体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A.三倍体、21条染色体B.单倍体、21条染色体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答案】B【解析】【分析】1、由配子不经过受精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则六倍体小麦的配子形成的子代虽然含有3染色体组,但仍然是单倍体。2、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说明每个染色体组中含7条染色体。【详解】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小麦幼苗是由配子发育的而来,所以是单倍体;配子中有小麦一半的染色体,所以是21染色体条;配子中有小麦一半的染色体组,所以是3个染色体组(单倍体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所以和单倍体不矛盾),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2.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病毒”为情境,考查了几种常见的DNA病毒和RNA病毒及其宿主等相关内容,选项命题角度新颖,试题较易。【详解】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A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可见,T2噬菌体可感染大肠杆菌导致其裂解,B错误;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发病机理是HIV病毒主要侵染T细胞,2使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C正确;阻断病毒的传播,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之一,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D正确。【点睛】根据遗传物质的不同,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如T2噬菌体)和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HIV等)。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HIV病毒主要侵染T细胞,导致人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DNA双链解开,并以其中一条链作模板合成RNA,故A对。在图中的DNA—RNA杂交区域中,碱基配对是A—U,B错。图中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2个核糖体,可得到两条肽链,C错。由于图中表示的基因表达过程中,是边转录边翻译,所以该基因应该是原核细胞中的基因,D错。【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4.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结论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A.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M表示双链DNA,N表示A+G:T+C等于1C.M表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患病,N表示女儿一定患病D.M表示伴X隐性遗传母亲患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答案】B【解析】3【分析】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分离定律,但是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有中生无”的特点;伴X隐性遗传病具有“无中生有、母病子病、父康女康”的特点。【详解】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它们都遵循基因分离规律,但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A错误;双链DNA分子中,由于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A+G=T+C,因此(A+G):(T+C)=1,B正确;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若父母都是杂合子Aa,则可能生出正常的女儿aa,C错误;伴X隐性遗传病中,母亲有病,则其儿子一定有病,D错误。5.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连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B.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D.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从题干中获取信息进行解答问题的能力。核糖RNA形成、功能在题干都有明确的表达,依此分析解答即可。【详解】核糖体RNA(rRNA)在核仁中以DNA为模板通过转录形成形成核糖体,A项、B项正确。翻译时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催化肽键的连接,C正确。翻译时,mRNA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项错误。【点睛】试题解答的依据或者试题答案无非是来自于教材或题干信息,所以要回扣教材或题干,这是解题的思路。6.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4A.①和②都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两种变异都没有新的基因产生D.②中的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交叉互换与易位,要求考生理解染色体交叉互换与易位的概念,明确两者间的差异,知道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分析图形可知,图中①是发生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②是发生在一对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易位,因此图①属于基因重组,图②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错误,B、D正确;图中的两种变异都没有新的基因产生,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C正确。【点睛】易错知识点拨——辨析染色体的易位与交叉互换:染色体的易位与交叉互换一直是部分学生易错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图形变化来加以比较:(1)图1是易位,图2是交叉互换。(2)发生对象:图1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图2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3)变异类型:图1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图2属于基因重组。(4)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图1,观察不到的是图2。通过上述几方面的比较,可以较清楚地分清染色体的易位与交叉互换是不同的,希望注意把握!57.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可发生在酵母菌细胞核中B.图乙中的①过程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内不会发生C.图乙中的③可表示图甲所示的部分过程D.图乙中涉及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为①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图甲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酵母菌为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核糖体上,A项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图乙中的①DNA复制会发生,B项正确;图乙中的③翻译可表示图甲所示的部分过程,C项正确;图乙中①②③④⑤均涉及碱基互补配对,D项正确。8.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B.制作临时装片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加倍D.若低温处理根尖时间过短,可能难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成两个子细胞。实验步骤是:固定(卡诺氏液)→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漂洗→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制片→观察。详解:该实验的原理是低温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6A错误;制作临时装片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错误;显微镜下可看到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未发生改变,只有少部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C错误;低温诱导根尖时间过短,不能很好地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所以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分析、实验结果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9.对下面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A.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B.杂交育种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原理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选择育种是增加生物产生突变概率的原理进行培育【答案】C【解析】【分析】1、无籽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原理培育出来的,这种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的。2、无籽西瓜是多倍体育种的结果,它是利用三倍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产生不了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不能形成正常种子的原理制成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属于染色体变异,理论上是可以遗传的变异,而三倍体无法进行有性生殖,但是可以通过无性生殖遗传给后代,例如组织培养、扦插等。【详解】培育无籽西瓜属于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错误;杂交育种是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B错误;青霉素高产菌株的产生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C正确;选择育种就是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即选择育种不会增加生物产生突变概率,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育种的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得出正确的结论。710.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B.杂交育种除了可以选育新品种外,还可以很快获得纯种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D.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1、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3、基因重组(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2)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详解】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杂交育种除了能选育新品种外,还能获得杂种优势,B错误;仅由环境引起的性状的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没有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因此是不能够遗传的,C错误;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D。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8B.生殖隔离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C.自然选择使生物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不断进化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同一物种的个体往往生活在同一自然区域【答案】B【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生殖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知,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一定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进化,C错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可能生活在不同的自然区域,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够区分生物进化的实质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12.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A.淋巴管内的液体B.输尿管内的液体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D.消化管内的液体【答案】A【解析】【分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