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三次统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三次统考试题(含解析)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缩手反射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以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C.机体失水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产生渴觉D.饥饿时,血夜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降低【答案】B【解析】【分析】1、器官移植是将一个个体的某一器官整体或部份地转移到另一个体(或本体的另一位置,如自体皮肤移植)的过程。2、器官移植存在的主要问题:免疫排斥反应和供体器官不足.针对免疫排斥反应,可采用免疫抑制剂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详解】缩手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错误;器官移植最大的问题是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器官移植病人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正确;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产生渴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C错误;饥饿时,血糖含量下降会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该激素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因此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D错误。故选B。2.下图表示某种二倍体农作物不同的育种方法,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A.通过①③④⑤途径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B.D植株的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C.⑤过程中也可用秋水仙素处理E的种子获得F植株D.④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答案】C【解析】【分析】-2-从图中可以看出此题中一共采取了两种育种手段: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过程①为杂交过程,②为自交和筛选;过程③④⑤是单倍体育种过程。【详解】据图分析,过程①③④⑤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过程①为杂交过程,②为自交过程,若C的基因型为杂合子,D植株的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B正确;E幼苗为单倍体,由于单倍体植株高度不孕,不结种子,所以⑤过程中不可用秋水仙素处理E萌发的种子,只能处理其幼苗获得F植株,C错误;过程④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故选C。【点睛】育种实际上是对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知识的应用,考试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杂交育种和单倍体的概念和原理。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B.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C.细胞癌变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D.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全部蛋白质分子均是运动的【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2)细胞膜上的磷脂和绝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流动的,因此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具有流动性。(3)细胞膜的外表面分布有糖被,具有识别功能。【详解】如果要去除细胞的细胞壁,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最好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最好选用溶菌酶,A错误;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B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而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可见,细胞癌变的过程中,不会发生DNA分子中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C错误;细胞-3-膜上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有些蛋白质是不能运动的,D错误。故选B。4.下列有关生物学现象或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细胞中可能会发生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B.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C.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D.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答案】A【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人体细胞中可以进行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逆转录RNA类型病毒HIV),A正确;由于绿色植物几乎不吸收绿色光,所以植物的叶片一般呈现绿色,B错误;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C错误;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其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故选A。5.下图是小麦种子发育、成熟、储存和萌发过程示意图,该过程中细胞含水量、分裂、分化程度、大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分解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阶段,细胞的种类和数目增多B.②阶段,淀粉的含量逐渐增多C.③阶段,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逐渐降低D.④阶段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4-【答案】D【解析】【分析】①阶段为胚珠发育为幼嫩种子,该阶段细胞分裂和代谢旺盛;②阶段为种子由幼嫩到成熟,较①阶段代谢缓慢、细胞含水量下降;③阶段要经过晾晒,细胞大量失水;④阶段需大量吸水才能使种子由休眠状态转化为细胞分裂和代谢旺盛的萌发状态。【详解】①阶段为胚珠发育为幼嫩种子,该阶段细胞分裂和代谢旺盛,细胞的种类和数目增多,A正确;②阶段为种子由幼嫩到成熟,种子成熟过程中还原糖大量转化为淀粉,淀粉的含量逐渐增多,B正确;③阶段要经过晾晒,细胞大量失去自由水,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逐渐降低,C正确;④阶段大多数细胞处于连续有丝分裂状态,但没有进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以种子发育、成熟、萌发等过程为出发点,涉及种子储存的过程,综合考查多种化合物含量变化、细胞分裂和分化等,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需要使用酒精B.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增强上清液的放射性C.在高度近视患者的家系中进行调查研究,可知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D.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选择的材料与试剂是蛋白液、蛋白酶液与双缩脲试剂等【答案】D【解析】【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需要用体积分数95%的酒精洗去卡诺氏液,A-5-正确;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不足或者过长所致,时间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入到大肠杆菌内部,而时间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B正确;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要在患者的家系中进行调查,才能判别是“无中生有”还是“有中生无”才能判别遗传方式,C正确;蛋白酶本身也属于蛋白质,并且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多肽,因此蛋白酶和多肽遇双缩脲试剂也能产生紫色反应,因此不能使用该材料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D错误。故选D。7.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以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该兴趣小组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左侧密闭透明的容器中,给予恒定且适宜的光照;右侧容器充满氮气(氮气对生物的代谢无影响),并在培养液中培养酵母菌(实验过程中酵母菌都能进行正常代谢),开始时阀门关闭。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当容器中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时,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原因是_______。(2)若给植物提供H218O,则一段时间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也含有18O,写出18O的转移途径_______。(3)AMP-PCP能与细胞膜上的ATP跨膜受体蛋白结合,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AMP-PCP溶液处理某绿色植物叶片,测定其光合速率,结果是:随着AMP-PCP溶液浓度增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降低。推测原因是AMP-PCP限制了ATP运输到细胞外,导致气孔开放程度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从而抑制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要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可用_______溶液处理某植物叶片作为实验组,以_______处理等量某植物叶片作为对照进行实验,测定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和净光合作用速率。若实验组的气孔开放程度和净光合速率均_______对照组,则证明上述推测成立。【答案】(1).大于(2).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酵母菌的呼吸速率与植物的呼吸速率之和(3).H218O→C18O2→C3→(CH218O)(4).下降(5).ATP(6).蒸馏水(7).大于【解析】【分析】-6-据图分析:光照下左侧容器内的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右侧容器内的酵母菌能够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详解】(1)当容器中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时,因为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与植物和酵母菌的呼吸速率之和相等,故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2)植株通过呼吸作用将水中18O转移到二氧化碳中,部分二氧化碳能检测到18O,再通过光合作用将这部分二氧化碳中18O转移到有机物中,可表示为:H218O→C18O2→C3→(CH218O)。(3)随着AMP-PCP浓度增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原因可能是AMP-PCP能与细胞膜上ATP跨膜受体蛋白结合,限制了ATP运输到细胞外,导致气孔开放程度下降,导致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供应不足,抑制了暗反应的进行,要验证推测是否正确,可用ATP溶液处理某植物叶片,以蒸馏水作为对照试验,测定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和净光合作用速率。如果实验组的气孔开放程度和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对照组,则推测正确。【点睛】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相关实验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如图所示为去除顶芽前后侧芽部位激素甲和乙的含量变化以及侧芽长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激素甲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而来,激素乙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请回答以下问题:(1)激素甲是______;去顶芽前,侧芽部位的激素甲来自_______;激素乙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2)据图分析较高浓度的激素乙对侧芽的萌动起_______作用;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激素甲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答案】(1).生长素(2).顶芽和侧芽(3).促进细胞分裂(4).促进(5).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或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7-【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正常情况下,由于顶端优势的作用,侧芽部位生长素高于顶芽,当去掉顶芽后,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图中符合这样变化规律的是激素甲生长素。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升高,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的萌动,细胞分裂素促进侧芽的萌动。【详解】(1)由题干可知激素甲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而来,故激素甲为生长素;激素乙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故激素乙为细胞分裂素。据图分析,由于顶芽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所以去掉其顶芽后,生长素激素浓度降低,故去顶芽前,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来自顶芽和侧芽。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2)据图分析高浓度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所起的作用分别是抑制和促进作用。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侧芽发育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