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双)周练生物试题1.下列有关人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小分子B.ATP、磷脂、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C.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D.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答案】A【解析】人的遗传物质为D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磷酸、脱氧核糖、4种含氮碱基,共6种小分子,A项正确;抗体的化学成分不含有为蛋白质,不含有P元素,B项错误;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C项错误;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不全是蛋白质,如性激素,D项错误。2.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B.草履虫、变形虫等均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C.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属于个体水平【答案】D【解析】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所以说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A项正确;变形虫为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B项正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因此没有细胞结构,就不会有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C项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项错误。【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2-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新配置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答案】B【解析】【分析】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糖类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详解】台盼蓝常用于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活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不会被染成蓝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A正确;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蛋白质和多肽,但不与单个氨基酸反应,B错误;染色体会被碱性染料染色,如被醋酸洋红染成红色,C正确;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水浴加热)成砖红色沉淀,D正确;因此,本题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多肽,但不可检测氨基酸,再根据题意作答。4.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它能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除虫体,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疟原虫的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生物膜上的脂质在水面展开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B.疟原虫由于寄生在红细胞内,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疟原虫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排除细胞内自噬泡D.青蒿素对红细胞营养物质运输的速率不产生影响【答案】D【解析】疟原虫是单细胞动物,其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生物膜;人的成熟红细胞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细胞膜是双层磷脂分子组成的,故疟原虫的细胞的脂质在水面展开面积大于细胞表面积的两倍,而人的成熟红细胞生物膜上的脂质在水面展开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A项错误;由题意可知,疟原虫具有线粒体,且其寄生在红细胞中,因此疟原虫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B项错误;疟原虫利用膜的流动性特点排除细胞内自噬泡,C项错误;红细胞对营养物质的运输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运输物质的速率受到物质的浓度差和载体蛋白的影响,不受到青蒿素的影响,D项正确。-3-5.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染色体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B.有O2时,葡萄糖在线粒体内被氧化分解成CO2和H2OC.在光学显微镜下,蓝球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观察到叶绿体D.细胞凋亡时,溶酶体可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答案】A【解析】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因此核糖体、染色体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A项正确;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在有O2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并在线粒体内被氧化分解成CO2和H2O,B项错误;蓝球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水绵是真核生物,其细胞中有叶绿体,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蓝球藻细胞中不能观察到叶绿体,C项错误;溶酶体内的多种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D项错误。6.超级细菌的结构与普通细菌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大多数抗生素对其无效,是一种耐药菌。下列关于“超级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B.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C.细胞内核糖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D.耐药性是滥用抗生素诱发基因突变所致【答案】C【解析】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A错误;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B错误;细胞内的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C正确;耐药性是滥用抗生素,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D错误。7.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4-【答案】A【解析】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A错误;吸收光谱就是通过不同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的,B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色素对光的吸收会直接影响到暗反应阶段对CO2的利用,所以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C正确;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D正确。【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名师点睛】不熟悉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是对A、D选项误判的主要原因。8.下列关于实验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的四条色素带中溶解度最大的是Ⅳ﹣黄绿色的叶绿素bB.经图②所示操作后,显微镜下可见液泡体积变小紫色变深C.要将图③中根尖分生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移动D.图④中将物镜由甲转换成乙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阅读题干和图示可知本题是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制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显微镜的使用等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解:A、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因此图①的四条色素带中溶解度最小的是Ⅳ﹣黄绿色的叶绿素b,溶解度最大的是Ⅰ﹣﹣橙黄色的胡萝卜素,A错误;B、经图②所示操作后,由于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所以显微镜下可见液泡体积变小紫色变深,B正确;C、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正方形,位于视野的左方,要将图③中根尖分生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移动,C错误;-5-D、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图④中将物镜由甲转换成乙后,倍数增大,所以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D错误.故选:B.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细胞观察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9.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过程既有水参与,又有水产生B.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可能发生①→③的过程C.①②③过程中都需要酶参与,都有能量释放D.在剧烈运动中,人体细胞主要通过③过程获得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过程是糖酵解阶段,既可以是无氧呼吸过程也可以是有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③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详解】②过程包括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第三阶段的产物有水,A正确;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不可能发生①→③的过程,B错误;①②③过程中都需要酶参与,因为③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所以不释放能量,C错误;剧烈运动中,人体细胞主要通过有氧呼吸提供能量,即①②过程,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再根据题意作答。10.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6-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假设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答案】D【解析】装置一中NaOH能吸收二氧化碳,如果液滴左移说明消耗了氧气,进行有氧呼吸,装置而中清水不动,说明气体量没有变化,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一中液滴不动,说明不消耗氧气进行无氧呼吸,二中液滴右移,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一中左移,说明进行有氧呼吸,二中右移说明进行无氧呼吸,整体上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装置一和装置二液滴都不动,酵母菌可能已经死亡,D错误。【考点定位】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名师点睛】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实验现象结论装置一液滴装置二液滴-7-不动不动只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种子已死亡不动右移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右移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11.图中表示的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①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②图中(二)、(三)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③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④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图中a~d不能构成该反射的完整反射弧,还缺少效应器,A错误;B、兴奋到达b点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B错误;C、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C错误;D、c表示突触,牵拉骨骼肌时,可以产生兴奋并传递到c处,所以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故选:D.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12.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8-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Na+B.CO2C.胰岛素D.K+【答案】D【解析】图甲中Na+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但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与图乙不符,故A错误;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故B错误;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运输方式属于胞吐,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故C错误;K+离子是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从膜外运输到膜内,属于逆浓度运输,符合乙图,故D正确.【考点定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名师点睛】据图甲分析,Na+离子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K+离子是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胰岛素存在于细胞外,二氧化碳是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根据乙图分析,糖蛋白能进行细胞识别,分布在细胞膜外;图乙所示物质运输方向是从膜外运输到膜内,特点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且耗ATP,属于主动运输.13.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