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利用葡萄汁进行发酵时可能发生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③④⑤都需要O2参与B.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以直接发生过程⑤C.过程②④所需要的最适温度相同D.酵母菌发生过程①②的场所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过程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过程④、⑤是果醋制作。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过程④、⑤是果醋制作,都需要O2参与,且当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以直接发生过程⑤,A、B正确;过程②为呼吸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为18~25℃,过程④果醋制作所需的最适温度为30~35℃,C错误;酵母菌①②过程为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D正确。【点睛】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含义、发生在场所及条件等知识是解题关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果红与亚硝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盐水倒入泡菜坛前要煮沸冷却,防止微生物污染C.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髙会导致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D.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质,不能用于食品生产-2-【答案】B【解析】【分析】刚果红(CR)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详解】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A错误;盐水要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防止微生物污染,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B正确;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C错误;亚硝酸盐本身没有致癌作用,在食品生产中可作为食品添加剂,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纤维素和亚硝酸盐的鉴定方法,亚硝酸盐和亚硝胺的区别,再根据题意作答。3.下列有关腐乳的制作,错误的是()A.腐乳外部的“皮”也是可以食用的B.豆腐块上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C.直接决定腐乳的色、香、味的是香辛料D.加盐腌制时,随着层数的增高而增加盐的用量【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卤汤的配制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详解】腐乳外部的“皮”是通过接种霉菌后,经过前期发酵而成的,也是可以食用的,A正-3-确;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B正确;腐乳制作过程中,卤汤的配制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是由酒和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C错误;加盐腌制时,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加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腐乳制作的原理,以及腐乳制作的流程图,每一步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再根据题意作答。4.关于胡萝卜素的提取与鉴定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萃取胡萝卜素的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B.鉴定胡萝卜素时的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C.萃取过程中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管,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D.浓缩的过程是为了把萃取剂与β-胡萝卜素分开【答案】B【解析】【分析】1、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一是从植物中提取;二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荻得;三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最适宜作胡萝卜素萃取剂的是石油醚。实验流程为: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石油醚)→过滤→浓缩→胡萝卜素→鉴定(纸层析法)。2、胡萝卜素鉴定的方法一般采用纸层析法,其基线一般距底边2cm。点样时,应该快速细致,圆点要小,每次点样时滤纸都要干燥。【详解】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A正确;鉴定胡萝卜素时的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B错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往往在萃取过程中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C正确;浓缩的过程是为了把萃取剂与β-胡萝卜素分开,D正确。故选B。5.下列有关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土壤中微生物进行计数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同稀释倍数的样液至少涂布三个平板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4-B.将不同稀释度下计算的菌落数求平均值得到较为准确的菌落数C.本实验需要做一个接种无菌水的对照组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D.土壤中真菌的数量比细菌的数量少,所以真菌的稀释倍数要比细菌小【答案】B【解析】【分析】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②操作: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详解】相同稀释倍数的样液涂布至少三个平板,排除偶然误差,保证结果的准确性,A正确;在相同的稀释度下计算的菌落数(30-300)求平均数得到较为准确的菌落数,B错误;本实验需要做一个接种无菌水的对照组,排除实验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C正确;土壤中真菌数量比细菌少,所以稀释倍数比细菌小,D正确。故选B。6.以下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倒平板时就加入了刚果红的染色法,需用1mol/mLNaCl处理15分钟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所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浓度可能会比较低C.经稀释培养后,分离的过程需要用到鉴别培养基D.为确定得到纤维素分解菌,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答案】A【解析】【分析】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实验流程为: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5-【详解】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不需用1mol/mLNaCl洗去多余的刚果红染液,A错误;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所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浓度可能会比较低,B正确;经稀释培养后,分离的过程需要用到鉴别培养基,目的是从得到的菌落中辨别纤维素分解菌形成的菌落,C正确;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D正确。故选A。7.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果汁率。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相关实验步骤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A表示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放在水浴锅中恒温处理B.图B将相同温度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继续保温处理C.该实验的因变量为图C量筒中果汁的量或澄清度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图A中的水浴温度,因此实验中图B水浴温度要保持恒定【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果胶酶能对果胶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从而破除细胞壁。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果胶酶的活性,检测指标是果汁的量或澄清度。【详解】图A表示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避免果汁和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活性,A正确;图B将相同温度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继续保温处理,保持反应温度恒定,B正确;该实验的因变量为图C量筒中果汁的量或澄清度,C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应设计多组实验,并保证图A和图B中水浴温度一致,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再根据题意作答。-6-8.某洗衣液研究人员为了在普通洗衣液的基础上添加酶制剂以研发加酶洗衣液,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实验,下表展示了其中某一探究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表明,加酶洗衣液的洗涤温度以35-55℃为宜,且35℃和55℃两温度下酶制剂的去污力相同B.当温度为15℃和65℃时,加酶洗衣液的去污力较低的原因均是其中酶制剂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催化活性降低C.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下添加酶制剂对洗衣液去污力的影响,其中组别①为对照组,组别②为实验组D.实验所用污布上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的程度、洗衣液的用量等均属于无关变量,都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由表格的内容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洗衣液的去污力,污布上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的程度,洗衣液的用量、pH等均为无关变量。【详解】由表格的内容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洗衣液的去污力,其中组别①为对照组,②为实验组。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下添加酶制剂对洗衣液去污力的影响,C正确;由表格的实验数据可知,温度为45℃时,加酶洗衣液的去污力最强,温度为35℃、55℃时,加酶洗衣液的去污力较强,因此加酶洗衣液的洗涤温度范围以35~55℃为宜。虽然温度为35℃和55℃时,加酶洗衣液的去污力一样,但55℃时普通洗衣液的去污力比35℃大,说明55℃时酶制剂的去污力比35℃时小,A错误;当温度为15℃时,是因为低温降低了酶的活性,而65℃时,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从而使酶失活,B错误;实验所用污布上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的程度,洗衣液的用量等均为无关变量,都会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7-因此,本题答案选C。9.磁性壳聚糖微球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可用于酶的固定化。它表面的氨基可以与蛋白质分子的羧基反应,从而将蛋白质分子吸附固定,因此利用它固定酶的方法是()A.化学结合法B.交联法C.网格法D.包埋法【答案】A【解析】【分析】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将酶分子或细胞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载体上)和物理吸附法。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详解】从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磁性壳聚糖微球表面的氨基可以与蛋白质分子的羧基反应,从而将蛋白质分子吸附固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因此,利用它固定酶的方法是化学结合法,A正确;交联法指的是利用一些多功能交联试剂,如戊二醛等,在酶分子间或酶分子和载体分子间形成共价键,再加上一些不同的交联条件,从而产生固定化酶,B错误;包埋法是将酶包埋于聚合物的孔隙中的固定化方法。根据包埋形态类型可将包埋法分为网格型和微囊型两种,因此,C和D错误;本题答案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确固定化酶的常用的几种方法,以及这几种方法的区别,再根据题意作答。10.下列有关缓冲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不变B.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C.调节缓冲剂的使用比例就可以制得在不同pH范围内使用的缓冲液D.在利用凝胶电泳法分离蛋白质时,需要加入缓冲溶液【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下进行的,为了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过程,就必须保持体外的pH与体内的基本一致。因此,缓冲溶液的正确配置-8-和pH的准确测定,在生物化学的研究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详解】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