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独立思考阅读答案第一条:读完矛盾《谈独立思考》矛盾的《谈独立思考》的札记在这篇文章中矛盾尖锐的提出几种对独立思考错误的态度,方式,方法。其中所说的,洋洋万言,引经据典,效果却等于不着一字。这里所说的引经据典,并不是借鉴前辈的思考,或者思想的结果。我认为应该是利用前人的经典之论来作为阐述自己观点的凭借。并不是不会独立思考,而是正确的对待了前人的成果。前人的经典不是让我们参拜,让我们模仿的,是让我从中有所启发,得到自己新的体会,其中就需要独立思考。读死书死读书的人就可能无法走出前人的思考,把自己沉迷其中,无法突破自己,不能找到新的东西。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他们面临的可能的危险是,让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所谓的独立思考和独自思考有什么区别呢?我想了想,我认为,独自思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而独立思考强调了一种独立,也就是对别人的不依靠。其中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如果有了独自思考,那么独立思考也不复存在了。因为他产生了对自己本身的依靠,也是不能独立思考的。所谓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就需要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没有其他外界对其造成影响。所以那些束缚人思想的旧教条,旧方式都是不对的。所谓的诗礼之家都是应该摒弃的。那种培养出来的只是旧社会的腐儒而已,都是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篇二:浅谈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龙源期刊网.cn浅谈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作者:卢会玉来源:《学周刊·C》2014年第02期摘要:学会思考,乐于探究,有所感悟,这往往是一个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更应该思考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适时适度,真正达到高效课堂。关键词:合作学习;独立思考2010年秋季,甘肃省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作为一名青年数学教师,我幸运地踏上了甘肃省新课程改革的第一班车,并于2012年11月份参加了《第十六届全国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虽然幸运地获得了一等奖,但是也有很多很多的遗憾。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陈中锋评委在点评我的课《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时说的几句话。他说我的课学生参与很多,课题引入得很流畅,环节设计新颖独特,但是感觉少了一些静悄悄的思考。这里静悄悄的思考其实也就是学生的独立思考,不由的让我反思在平时的教学中自己是不是对于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关系处理得不当呢?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而学会思考,乐于探究,有所感悟,这往往是一个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更应该思考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适时适度,真正达到高效课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利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这种方式有着信息密度大,信息传递快等特点,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尝试“说数学”。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合作学习很容易掩盖一些问题,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解决自身在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反而常常被小组其他成员影响,被动接受知识。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辩证地阐明了学与思的关系。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我认为我们应该明确以下几点。一、要明确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首要条件如果缺少了独立思考,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会很难有自己的感受,就会缺少观点。久而久之,“人云亦云”,就会形成从众心理。这种形式化的合作学习只是显示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看似很热闹,实则如一盘散沙。这样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造成了学生没有兴趣参与讨论,教学时间大量浪费的恶果。后来,我又有机会讲《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这节课,我并没有将之前的方法照搬过来,而是做出了改变。在抛出问题:“向量法是如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之后,我留给学生篇三:大学生正在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大学生正在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本科教学陷尴尬(北京大学)中国教育正呈现出一个显著的吊诡现象:一方面,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心理作用下,学生开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巧的时间一再提前,小学中学化,幼儿园小学化,勇往直“前”,恨不得提前到娘胎阶段,留给孩子们用于玩闹的时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大学对招进来的学生评价越来越低,不得不下大力气去补基础教育落下的“功课”,纠正基础教育的偏差,重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科学素养。教育是一个连续的接力赛,前一棒的任务没有完成,后一棒就不得不先把前一棒的“旧帐”还上,才能启动自己的赛程。但现实往往是“旧账未了,新帐又来”,高等教育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需要大学提供更强有力的解决方案。在前后两方面作用力的夹击下,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预期渐行渐远,由此导致了目前中国社会另一个显著的吊诡现象:一方面,企业和各类机构迫切需要能够开拓事业,承担责任的各类人才,但放眼望去,几无可用之人;另一方面,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急于落实工作单位,却发现很难找到愿意雇佣他(她)们的机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迫使政府不得不一再出台各类治标不治本的激励措施。市场是最敏感的。如果用人机构愿意支付给大学毕业生的薪水低于农民工,那只能说明它们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或者说大学毕业生为它们提供的价值低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非均衡,根本原因在于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事实性下降。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即使在当今教育最发达的美国,情况也并不令人乐观。高等教育的成本直线上升,但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却并未随之提升。延续了数百年的“学历=能力”公式似乎受到现实社会越来越强有力的挑战,也迫使美国顶尖大学开始重新思考和定位本科教育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一个看起来正在发生的事实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的确,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界,其变化的速率正在超越人类的想像力边界。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但大学并不完全为当下的现实世界培养人,更重要的是,大学所培养的人将要面对未来的世界——一个可能和现在完全不同的世界。二十年前的人能够想像到今天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吗?不能,正如今天的我们也同样无法想像二十年后的世界将会怎样。因此,本科教学的本质,就不在于教给学生过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即使不会过时,也很难应对未来世界的变化——而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他(她)们处理复杂资讯的能力,启发他(她)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面对未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帮助他(她)们解决未知世界面临的难题。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然而,中国的本科教学正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无法适应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首先,学生越来越不提问题,不会提问题,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很少有提问题的欲望,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即使勉强提问,提出的也很难称其为问题。如果说,在传统的“演讲式”课堂里,学生不提问题尚可蒙混过关的话——他(她)们只需带着耳朵来听即可,甚至不听也没有关系,因为教师无法进行有效监控——在新的“研讨式”课堂中,不提问题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一是无法组织教学。“研讨式”教学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讨论就要提出问题,提不出问题讨论就无法开展;二是教学质量降低。课堂时间极为宝贵,如果学生不提问题,时间就会在沉默中飞速流逝,学生不能在课堂里接受必要的训练,其结果将比原先的“演讲式”教学还差——在那里至少他(她)还接受了一些信息;三是无法产生实际的教育效果。由于无法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里接受不到对他(她)们而言极为重要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事实上,如果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和接受过良好训练的话,“研讨式”教学就只会变成一个吸引眼球的教育改革措施,却起不到任何实际的教育效果。其次,学生正在丧失极为宝贵的思考能力。他(她)们习惯于跨越过程,直奔结果。问题的关键在于,只要是结果,就一定是确定的,无非是好的结果和不好的结果而已。但全球化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挑战在于,我们现在和未来所面对的世界,将具有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我们甚至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如果学生不能从过程入手去思考、分析、研究问题,而只追求结果的话,当他(她)们一旦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时,将会手足无措,陷入迷茫和恐惧之中。反之,如果学生不断养成思考的习惯,特别是形成了批判性思维的话,当他(她)们面对一个不确定的世界时,至少他(她)们心里不慌,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去解决问题。第三,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上课、上网,却很少读书。由于思考能力的丧失,学生对未来产生了深深的迷茫和恐惧。他(她)们不得不选修大量课程,企图通过学习知识使自己充实起来,用课程填充时间。在他(她)们的意识里,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只要有一技之长在手,心里就有底儿。然而,当面对未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时,你现在所掌握的技能性知识也许不能帮助你有效地解决未来面临的难题。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学期开始时,学生拼命地选课修课,力图使自己充实起来;学期结束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更深的迷茫和空虚之中——除了拿到了一个分数外,还剩下些什么呢?再加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基本上没有时间去读书,因而更没有时间去思考,导致思考能力进一步退化。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现在看起来,问题可能主要出在考试招生制度的评价上。长期以来,由于大学招生的唯一依据是高考成绩,学生进入好大学的唯一路径是尽可能提高自己的分数,迫使中学、家长和学生不得不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旨在提高分数的大规模重复性训练中,由此逐步形成了上述三方面的挑战:第一,学生不需要提出问题,只需要回答已知的答案。所有的笔试都不需要学生提问题,也没有给学生提供提问题的机会。因而,在围绕考试所进行的训练中,当然不会给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留出任何时间,只会在不断的重复中提高学生填写唯一答案的技巧。在长期的应试训练中,学生逐步丧失了提问题的兴趣和能力。第二,学生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熟练和准确。经过近40年的高考,围绕知识点的题目几乎枯竭。在“减负”的压力下,高考题目越出越简单——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北大清华的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上。能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的唯一办法是提高对试题的熟练度、准确度和反射速度。思考过程被省略了。换句话说,在这样的考试中,学生已经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反映出唯一的正确答案。据说,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将反射训练做到极致,甚至可以将学生眼球停留在某一知识点的时间精确到毫秒,以监测其对知识点的纯熟度,并进而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已经不是在教育人,而是在训练毫无感情可言的冷冰冰的机器。第三,学生不需要读书,只需要搜索和获取答案。对于实验室里的小白鼠而言,是否理解面前的符号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看到了符号之后生理上的条件反射。因此,在大规模重复性训练模式下,读书和思考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带来副作用——在读书和思考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就意味着花费在做题训练上的时间越少。在学习总时间既定的情况下,学生的选择当然是不读书。这种旨在提高学生对已知答案的敏感度的高强度训练的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未来没有任何人会给你提供确定的答案,所有的答案都需要你自己去探求和追索。当教育机构不断提高学生对已知答案的熟练程度的时候,社会和用人机构却要求离开校园的毕业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没有任何人知道的答案——甚至需要他(她)们自己去寻找问题,南辕北辙的两个目标又怎么可能实现匹配呢?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必须下决心改变大学招生录取的“指挥棒”。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但现在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经过近4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后发优势几乎消耗殆尽。如果不能从创新性人才培养出发从根本上实现中国人的自主创新,我们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更重要的是,缺乏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将会延缓经济增长速度,进而影响就业岗位的提供,最终体现为失业率的上升,影响宏观经济稳定。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谁也不能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