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基础题组下图示意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影响因素构成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2019山东烟台期中)对我国耕地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主要是()A.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B.灾害损失、农业结构调整C.建设用地、农业结构调整D.灾害损失、建设用地答案D2.(2019山东烟台期中)“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有()①有利于保持水土②减少蒸发量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促进水循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沉降,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Ⅰ、Ⅱ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回答下面三题。23.(2018湖北八校二模)该山可能是()A.长白山B.太行山C.贺兰山D.武夷山答案D该山山麓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上,可判断该山位于亚热带地区,则D正确。4.(2018湖北八校二模)属于该山地西北坡向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1月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气温要低于东南坡;则图中气温较高的实线代表东南坡、虚线代表西北坡。则①是西北坡极端最低气温、③是西北坡平均最低气温。5.(2018湖北八校二模)关于该山地“冷湖”和“暖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区全年会出现“冷湖”现象B.该山地在“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递增的C.该山地“暖带”中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霜害较轻D.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米附近高度出现“暖带”答案D图示1月份西北坡300米处气温最高而形成“暖带”,但并不能看出全年西北坡近地面会出现“冷湖”现象,则A错误、D正确。“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先增后减,则B错误;“暖带”中气温升高,农作物的生长变快,使生长周期变短,则C错误。羊卓雍错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一个封闭型内陆湖,湖面海拔约4450m,湖水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较大,近年来羊卓雍错水位逐年呈波动下降趋势。读下图完成下面三题。3羊卓雍错流域图1974—2009年羊卓雍错水位年内变化特征6.羊卓雍错流域()A.北部支流比南部支流长B.湖泊北部盐度高于南部C.湖水主要来自冰川融水D.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答案B图中显示湖泊南部有多条河流(河流水是淡水)注入,北部河流较少且短小,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中提及“湖水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故C错误;图示区域位于青藏高原(海拔约4450m),故自然带以高原草原和荒漠为主。7.下列月份中,羊卓雍错流域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A.2月B.5月C.8月D.10月答案C图示8月份湖泊水位上升最快,可能降水量最多。注意降水通过河流补给湖泊需要一个过程,故湖泊水位最高时间要滞后于降水量最大时间。8.湖泊水位下降对该流域的地理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A.地下水位下降B.湖泊泥沙淤积加重C.流域面积变小D.上游水量变化减小答案A湖泊水对周边区域地下水具有补给作用,湖泊水位下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故A正确。湖泊水位下降与来水减少有关,但不会造成上游水量变化减小,故D错误;河流来水减4少,必然导致带来的泥沙减少,则湖泊泥沙淤积减轻,故B错误;流域面积受地形因素影响,不受湖泊水位变化影响,故C错误。地理学中,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重心移动可用来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电力强度是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下图示意1985—2014年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据此完成下面两题。9.(2018福建莆田一模)推测中国电力强度重心()A.1985—2003年位于京津唐工业基地B.2003—2014年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C.1985—2003年大致向东南方向移动D.2003—2014年大致向西北方向移动答案D图示2003—2014年间,中国电力强度重心纬度上向北移动、经度上向西移动,则整体向西北方向移动。10.(2018福建莆田一模)影响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的主导因素是()A.能源消耗B.产业规模C.技术水平D.能源结构答案C“电力强度是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则电力强度重心迁移主要受产业结构(不同产业单位产值能耗不同)、技术(同一产业不同区域能耗不同)影响。提升题组5将各类食物产量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三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数量,用于研究我国食物供给和可供养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对保障食物营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表示意我国三大生态系统、净进口食物供给数量和根据小康水平标准换算成的可供养人口数量。据此完成下面三题。热量(1012千卡)蛋白质(万吨)脂肪(万吨)甲1401.843551792乙30.9281208丙47.1764123净进口食物121662564合计可供养人口数量20.57亿人22.84亿人12.14亿人11.(2018福建4月质检)表中甲、乙、丙三大生态系统分别是()A.草地、农田、水域B.农田、水域、草地C.农田、草地、水域D.水域、草地、农田答案C表中数据显示甲的各项数量都最大,表明各类食物产量大,应为农田;乙的脂肪较高,符合畜产品食物特点,为草地;丙的蛋白质较高,符合鱼虾食物特点,为水域。12.(2018福建4月质检)我国各类食物提供的热量和蛋白质总量大,但仍大量进口,是因为()A.饮食习惯的影响大B.食物需求的多样化C.绿色食物需求量增大D.人口数量大幅增长答案B“总量大,但仍大量进口”,说明总产量基本能满足需求,但某些品种不能满足需求而进口,则B正确。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速度较慢,则D错误。13.(2018福建4月质检)在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前提下,为保障食物营养供给可采取的措施是()A.挖掘湿地潜力,提高水域的生产力6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C.保护我国耕地资源,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D.提高牲畜养殖技术,适度增加油料作物种植答案D表中数据显示,各类食物提供的脂肪可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热量和蛋白质可供养人口数量多,则应提高脂肪类食物的生产比重;故D正确。14.(2018山东济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某研学旅行小组7月选择下图中的“三江并流”保护区进行地理考察,考察中发现:崇山峻岭中,并肩奔腾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壮观的雪山冰川、险峻的丹霞峰丛和灿烂的喀斯特台地都在此“安家落户”,成为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三江并流”地区有10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然而好多的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荒凉一片。“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也是我国中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的重要宝库。(1)简要说明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4分)(2)“三江并流”保护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地区,但大多的峡谷河畔却因干旱而荒凉一片。请运用地理学原理解释干热河谷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3)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较多的原因。(8分)(4)说明如何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三江并流”地区的脱贫致富。(4分)7答案(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隆升;(2分)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形成河谷;(2分)高山与大江交替分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的自然奇观。(2)“三江并流”地区山高谷深、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背风坡的下沉气流还具有增温效应,致使河谷干旱;(3分)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并在山谷的上空积聚下沉,加剧了河谷底部的干热环境的形成。(3分)(3)“三江并流”地区由于纬度低,山高谷深,垂直海拔差异大,垂直带谱复杂,动植物种类众多;(2分)高山峻岭,山高谷深,气候复杂,局地小气候类型多,动植物种类独特;(2分)“三江并流”地区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这里成为亚欧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2分)独特的地质地貌也保护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生态体系。(2分)(4)发展旅游业,提高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2分)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的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2分)解析(1)可从山地及河流形成角度分析。(2)可从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角度分析。(3)可从纬度、垂直地带性及地形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角度分析。(4)可从产业选择及延长产业链角度分析。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位于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地区(下图)作为“中国棉都”,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长期以来,其棉纺织工业的深加工环节主要在内地完成,棉产品再运回新疆销售或出口。2010年,浙江省援疆项目“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正式成立,吸引大批浙江棉纺、印染、服装企业进驻,建设成为国家西部面向中亚的重要纺织品出口基地。(1)分析阿克苏地区成为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8分)(2)说出阿克苏地区吸引浙江棉纺织企业入驻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6分)8(3)分析阿克苏地区发展棉纺织产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答案(1)阿克苏地区降水少,光照强,日照足;昼夜温差大;土地面积广,土质疏松,土层深厚;高温天气多,热量充足;有灌溉水源。(1点2分,4点满分)(2)靠近棉花产地;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政策扶持力度更大,基础设施改善;邻近中亚市场。(1点2分,3点满分)(3)棉花种植耗水量大,易造成水资源短缺,(2分)可能造成生态破坏;(2分)棉纺织生产过程排放大量污水造成环境污染;(2分)厂房等基础设施改变自然景观,形成城市聚落景观。(2分)解析(1)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光、热、水)、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回答。(2)“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体现了原料因素;“面向中亚”体现了市场因素;“援疆项目”体现了政策因素;还要考虑土地、劳动力因素。(3)大力发展棉纺织产业,首先会加大对棉花的需求,从而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大,该地为干旱区,可能造成水资源紧张及由此引发生态问题;其次,印染等企业可能会带来水污染;最后,工业化过程会改变原有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