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审计项目推荐材料第一部分:创建优秀审计项目的几点思考关于如何创建优秀审计项目的几点思考优秀审计项目是审计项目中的“精品”。实施优秀审计项目创建工程能够起到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能够增强审计质量意识、审计风险意识、审计成果意识,提高审计成效,扩大审计影响。如何创建优秀审计项目,笔者谈几点粗浅认识,供大家思考。一、认真执行审计署六号令,切实打牢审计业务的基础无论是省级还是市级优秀审计项目,其评选标准都分为两大部分,即审计业务基础部分和宏观服务的审计成果部分。其中审计业务基础部分是审计署六号令要求的基本内容,是我们每一个审计人员应知、应懂、应会、应严格遵守的工作行为规范。如审计方案有审前调查的内容,审计目标明确,审计实施步骤具体、可操作性强,人员分工具体详细;再如审计实施程序必须完备,即审计通知书按要求下发、审计取证具体、审计工作底稿详细、审计日记要素齐全、审计报告按要求事先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法制机构履行复核职责清晰,审计业务定案会议记录齐全,审计处理的问题有相关证明材料,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到位等。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审计署六号令的各项要求,注意细节问题,做到在审计程序上严密,不遗漏、不颠倒,能够按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审计准则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的规定实施审计;审计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评价客观公正,处理处罚适当,建议切实可行,就达到了优秀审计项目基础和规范的要求。二、超前谋划好审计项目,注重宏观服务成果的开发从优秀审计项目的评选标准来看,审计成果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占据着绝大数的比重,也就是说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审计项目才是优秀审计项目。如全省优秀审计项目总分150分,其中审计成果部分占100分,足可以看出审计成果的开发利用占据主要位置。审计成果的开发和利用主要包括:一是揭露重大违纪违规金额。按照省级优秀审计项目的评选标准,查出重大违纪违规问题,企业或建设单位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在1000万元以上,行政事业单位在800万元以上。要达到以上标准只有在较大的审计项目中才能满足。因此,在安排审计项目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此问题。二是在促进增收节支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促进增收节支包括上缴财政、罚款、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归还原资金渠道等。三是揭露出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线索。主要指揭露出应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线索,有关人员被公检法或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这部分占20分。四是审计结果被通报。主要是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被通报,在社会各界产生广泛影响力。五是审计信息被党委政府采用,表现在审计工作开展的情况在党委或政府的有关信息刊物采用刊登。如《滨州政务信息》或《滨州信息》,都是审计信息采用情况的载体;六是审计信息被党委政府领导批示;七是被新闻单位采用;八是促进被审计单位完善规章制度。从以上加分因素来看,一般来说,要取得宏观服务的成效,也只有党委政府领导关心的问题,才容易引起领导的关注,所形成的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容易得到领导的批示,从而在较高层次上产生影响力。三、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和办法要做好优秀审计项目工作,必须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真认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自我,找出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一)缺乏创建优秀审计项目的基础。一是缺少大的案件、审计查出的违纪违法问题较少、宏观服务成果层次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等。二是法制基础工作不牢固。目前各县区审计局还没有专职法制机构,有的县区审计局法制复核人员是审计业务人员兼任,审计质量复核工作流于形式,对如何创建优秀审计项目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指导。三是缺乏争先创优的强烈荣誉感。大多数审计机关的考核标准尚须进一步完善,优秀审计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评先树优标志还没有被认可,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存在“大锅饭”、平均主义的问题,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政治热情,从而影响优秀审计项目创建工作的开展。(二)对评选优秀审计项目认识不到位。从近几年审计质量检查情况看,有很多项目具备优秀审计项目的条件,但由于对优秀审计项目的认识存在偏差,失去了被评选的机会。如认为优秀审计项目高不可攀,望而生畏。还有一些同志担心上报参加评选后会有“后遗症”,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如在去年审计质量检查时,发现一个审计项目不错,基本符合省级优秀审计项目的条件,只是在一些技术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但由于顾虑,自己又进行了“加工”,结果违纪违规金额降低了,从而失去了一次参选的机会。(三)执行审计署六号令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重视审计方案的制定。在去年抽查的70个审计项目中,90%审计项目没有实施审前调查程序。有的审前调查时间、方式不能满足审计要求,流于形式;有的审计项目目标不准确,重点不突出,操作性不强;有的未按规定审核、批准和调整审计实施方案;有的实施方案照抄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方案,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还有极个别的单位存在事后补审计方案、编造审计方案应付检查的问题,致使审计方案无法发挥质量控制源头的作用。二是审计复核制度落实不到位。主要是执行三级复核程序不到位。有的没有按规定设立专职复核机构和人员,多数审计项目没有实施质量复核程序,个别审计项目即使实施了质量复核,也由于受复核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的局限,致使复核工作质量不高。有的先召开审计业务会议再复核,程序颠倒。三是审计业务基础性工作不规范。编写的审计日记不符合要求,多人合写、事后编造日记的问题突出。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之间缺乏必要的勾稽关系,有的审计底稿缺少问题定性和法规依据;有的对发现的问题或者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重要事项,不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的收集与取得不合规,有的应当收集原始证据或复印件,而以审计人员编制证明材料取代,缺乏证明力;有的审计证明材料无被审计单位签章,也无审计组的说明;有的审计报告采纳了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但未取得相关证据;有的取证不清晰,相关证据不强,无法准确认定违规事实;有的审计工作底稿中反映的问题未取证;有的审计证明材料无审计人员和审计组长签字;有的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雷同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审计质量。(四)审计执法力度不够。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审计机关对在审计中查出的问题都应当依据该《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理,该移交的要移交,该处分的要处分。从去年抽查的70个审计项目中,没有发现一起按照《条例》规定予以移交处理的项目,对此,应当引起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执法到位,切实维护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也为优秀审计项目的创建工作增加有力支撑。(五)审计项目的后续开发力度不够。在某些部位相互脱节,缺乏协调和整体作战的意识。比如审计档案管理,档案管理人员仅限于收缴档案,而忽视审计成果的开发利用情况的指导。信息宣传工作与审计项目结合上不够,特别是对于达到优秀审计项目标准的,在信息宣传的深入挖掘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在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决定、审计意见建议方面还缺乏全方位的跟踪落实机制等。篇二:审计先进个人材料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女,1964年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省烟草专卖局主任科员。多年来,在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提升审计管理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她本人XX年以来在省局年度工作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并于XX年、XX年连续两年获**省烟草专卖局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一、紧紧围绕烟草行业中心工作,创新思路,积极有效开展工作,成效显著(一)创新思路,勇于探索,积极参与行业审计体制改革。这两年全国烟草行业实行母子公司体制改革,国办发57号文件明确省级烟草公司是所属市级公司的出资人,省局(公司)有责任、有义务履行好对所属市级公司的出资人职责。省局领导高屋建瓴,注重自律与行业监管,为完善母子公司体制治理结构,创新性的提出建立审计委派制的理念。这在全国烟草行业尚属首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但这并没有难倒**省局审计处的同志们,**能充分领会省局改革的思路,意识到审计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和处室同志们在处室负责人带领下走访其他行业的内审部门,到行业内基层单位进行调研,并和外省已成功改革审计体制的保险行业多次沟通,借鉴别的行业成功改革经验,充分考虑体制改革的可行性及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和利弊。建立新的体制需要有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多次参与讨论研究,制定了《内部审计派驻办公室管理暂行办法》、《内部审计委员会工作办法》等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对全省审计人员的整合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具体工作。经过充分的调研酝酿后,审计处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从机构、人员、制度等各个方面入手,着手建立了“双重领导、垂直管理、监督驻地、参审异地”的审计委派制管理构架。审计委派体制建成后,审计系统的管理加强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审计处的统一调度灵活了,审计信息真实程度和共享程度提高了。审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全省的行业改革与发展大局,内部审计工作与烟草行业的中心工作更好的保持一致。审计委派制的实行,大大改善了内部审计环境,各单位负责人对审计部门的重视程度提高,针对企业经营难点向审计部门积极提出审计需求,通过审计手段解决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升企业价值。实践证明,审计体制的改革是成功的。**作为审计处的一员,在改革进程中,创新思路,行动积极,出谋献策,勇于探索,和审计处同志们齐心协力投入到改革的一系列工作中,审计体制改革圆满成功,成功来之不易。(二)围绕行业中心工作,关注改革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在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中进行有益探索。积极思变,与时俱进,是**坚持的工作思路,并率先在审计工作实践中进行有益的探索。这几年来,全国审计的大环境在发展变化,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为主转变。而烟草行业自身自律性的加强,规范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对内部审计的目标与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查错防弊转向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国家局财务审计司的业务指导下,**和审计处同志们拓展思路,立足转变,推进转型,付诸实践。开展烟叶生产投入补贴专项审计调查。对于烟草行业而言,“烟叶稳,行业稳”,烟叶生产的稳定与发展对整个烟草行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烟叶生产投入补贴含烟叶生产专用物资和专业化服务补贴,是整个烟叶生产总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环节多金额巨大,在资金和物资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这已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它是烟草行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虽然烟叶生产投入补贴专项审计在我省烟草系统中尚未有过,审计处决定把这项工作列入XX年工作计划,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进行探索。XX年4月,**带领一个审计小组,深入基层市公司、分公司、烟草站进行审前调查,所到之处,听取烟叶部门、财务部门、烟草站现场介绍,了解相关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了解烟用物资管理流程,向烟农、烟技员了解情况,实地查看仓库库存、库容等,之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烟叶生产投入补贴专项审计实施方案》,XX年8月,审计处组织20多名内审人员,分为三个审计小组,对三个烟叶产区开展了烟叶生产投入补贴专项审计调查,《实施方案》对三个审计小组开展现场审计工作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审计人员从物资采购、调拨、发放、出入库手续等方面入手,重点查看烟用物资供应工作是否规范有序,专业化服务补贴是否按实发放,烟用物资仓管、盘点等内控制度是否执行到位。三个审计组现场审计结束后,**对审计情况反复分析研究,形成全省总的审计报告,报告突出烟叶生产投入补贴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和近期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通过审计调查,发现了薄弱环节,提出了50多条审计建议。为规范烟叶生产投入补贴,扶持烟叶生产,提供有效的审计服务,提高了烟叶生产投入补贴管理水平,也是在审计转型中进行有益探索。在烟草行业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中,**勇于实践,在创新审计模式,提升审计层次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推进。(三)着眼于制度建设,提升内部审计管理水平。**认真研究现代管理理论,结合行业审计工作特点,在省局、审计处领导重视支持下,牵头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工作办法,为提升审计管理水平、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做出了新贡献。XX年,为了加强对省公司所属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