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二十章2000字心得体会范文第一部分:阅读《论语》的体验读《论语》的心得体会——仁礼为本,君子大同《四书章句集注》在《论语序说》中介绍了孔子一生的历程,在篇末有程颐的一段话:“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这段话用在我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首次接触《论语》是在中学时期,详读才在今年。我曾经以为这本书多只是一些名言警句,理解记忆就可以了;但是在详读这本书之后,我被这本书折服了,关于这本书的理解我还只是冰山一角,但我相信“温故而知新”,相信在往返不断的通读理解后会有更多的感悟。《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儒家学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由此我们可以将《论语》看成是君子之学,而《论语》则是对儒家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人格——“君子”提出来的一系列要求。纵观《论语》,我们可以看出在孔子及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言行和思想的集大成作品《论语》一书中,可以总结到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仁”的内涵是“仁者,爱人。”(《中庸》)“仁”的践行是“仁,远乎哉?己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第七》)孔子认为人的向善的动力来自于内心的意愿,即道德自觉。“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篇第六》)“父子相隐”则是孔子认为“仁”能够由近及远和推己及人的具体体现。在《学而篇第一》中有若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已;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段话的关键句是最后一句:“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程颐有注:“孝弟,顺德也??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孝弟”在这里是对理想人格“君子”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后面的“不好犯上”与“不好作乱”则是“孝弟”的延伸和“充大”。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家国一体是统治者乃至全民族的终极目标,儒家学派从常人都能做到的孝敬父母、友爱兄长两个方面来要求人的行为,可见儒家学派“仁”的主张实施不难。《论语》的另一思想核心是“礼”。《说文》:“礼者,履也。”即一个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履行的责任。《论语》中的“礼”可以有两层含义:它既是外在的礼仪制度,又是内在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论语》中“仁”是“礼”的基础和出发点,“礼”是“仁”的手段和具体体现。在《学而篇第一》中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儒家对“礼”的最终期望就是“和”。在本书中,《论语》对君子各方面的行为都做出了要求,包括生活学习、日常礼仪以及为人处事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都是从最基本的人格塑造开始的。“君子”是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人最完美的人格界定。孔子把君子概念由对贵族的尊称转变为对有德之人的尊称,这种转变在当时起到了激励新兴阶层自强不息的作用。《论语》中道德人格的等级是“圣人—君子—小人”。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但圣人的境界太高,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因此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所以君子在儒家道德人格中的地位相对而言更重要。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儒家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人即使不能成为圣人,也应努力成为君子。儒家思想对君子人格的要求体现在内在树德和外在修身等方面。孔子的这一思想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孔子对君子人格塑造的内在树德方面的要求。这包括对“仁义”的理解和应该具有“智”和“勇”等道德素质。君子视“仁义”为生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毫不动摇地坚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君子必须具备“仁”,不得须臾离“仁”,否则就不成其为君子。“仁”是道德的本体,万善的总根源。君子既然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那么必然也是一个仁人。孔子理想的“君子”人格中,“仁”是基本因素。“义”,简单地说,就是“正确、应当的事情”的意思。因此,正确、应当的行为就称为“义行”,正确、应当的道理就称为“义理”。“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义”是君子做人的根本,是第一原则,“义”对于君子也非常重要。“义”就是合宜,就是符合道德原则,不合原则的事坚决不做。其次是孔子对君子人格塑造在“智”和“勇”上的要求。智,指道德认识与实践方面的智慧与才能。君子有了这种智慧,方可不惑于不仁不义的歧途。君子对于道德的本质、实践的条件等有正确的认识,使自己的行动总是符合仁、礼、中庸。该说该做的就去说去做,不该说、做的就不说不做;情况再复杂,他依靠智慧,也能找到最恰当的行为方式。“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体现的是“勇,”勇,即执行道德律令的勇敢精神。它产生于对儒家伦理的坚定信仰。有了这种勇气,就能不顾个人的得失荣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见义勇为,知过必改,将道德法令贯彻下去。最后是孔子对君子人格要求在外在修身上提出的要求,这其实也就是孔子对君子的文化要求。孔子认为君子子必备的基本技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懂得礼节仪式,会歌舞与演奏乐器,能射箭、驾车、写字、运算。君子必备的基本知识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本知识;此外,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历史、博物、民俗等各方面的知识,君子也应掌握。在孔子心目中,“君子”是每个人都应当达到、经过努力也能达到的具有现实性的理想人格。孔子对君子理想人格的要求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恭”、“敬”、“宽”、“温”和“信”等等。孔子拥有圣人的情怀,因此他将人格塑造放在一个人成长的首位,君子理想人格的塑造是他在《论语》中各种思想的实践目标,后人也一直以这种君子人格来要求并完善自身。《论语》是先秦时代儒家的经典之作,它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所有的言行、思想,也是儒家文化的源头。在本篇读书心得里,我主要是谈了一下《论语》中的“仁”“礼”思想和儒家的“君子”观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汉以后儒家文化思想对后世的思想影响深远。“君子”是孔子及儒家的理想人格,古人和今人都亟亟实现,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自我人格塑造的标杆和模范。篇二: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学习《论语》心得体会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感到快乐吗?别人不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短短的几句话,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处世的道理。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论语》中对于教育思想方面的内容对我启发很大。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他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贤愚,机会均等。用今天的话来说,孔子非常尊重学生。在教育的方法上,孔子主张“因材施教”,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触类旁通,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本学期我所教的课文中,讲的就是孔子与学生的故事,再次重读孔子的《论语》,让我再次接受了教育。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孔子认为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读孔子的《论语》,让我想到了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实际,发现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仍被继续沿用,仍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一部经典著作。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了,提出了“学”是“思”的基础,“思”又能使“学”不断深化和扩大,阐明了学和思的辨证关系,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学思结合。再如今天的因材施教、写作参考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等这些教学原则、方法在《论语》中都能寻找到痕迹,除了教学,孔子关于做人也有自己的独树见解。他强调做人要正直磊落,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他还强调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做人还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啊。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以上是我学习《论语》后的一点感受,通过这次学习我才知道自己的知识面是多么的狭窄,让我有一种“人生处处尽学问,世间人人是我师”的感觉。今后,我一定要多看一些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篇三:2014年论语的心得体会半部《论语》治天下万世师表耀古今——读《论语》心得体会《论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在历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夫子的孝悌之道、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也被西方学者所推崇,堪与西方的《圣经》比肩。假期期间我详细通读了这部2500年前的传世之作,虽然通读时间不算很长,但是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老夫子的胸襟和智慧所折服,其中所讲的每一个道理和智慧,所给予的每一个忠告和警示,非常接地气,非常贴近我们生活中的人和事,让我觉得是自己可以受用终生的学习宝典。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自己对《论语》还要“温故而知新”不断的体会其中精髓。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和层次。以下是自己对《论语》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要勤学善悟,学以致用孔夫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学而不厌”,切不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并且要“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提倡“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而对于“不善者”则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存在的缺点,虚心受教,切记不可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同时学习时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孔夫子也指出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勤学、勤记、勤思,并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子曰:“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博学多思才能增长知识和才干,形成自己对问题有理有据的判断,提高自己的领悟力,只有这样在面对棘手问题时才会豁然开朗,对新问题有新的办法,而不是束手无策。孔夫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