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实验发现,肝细胞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在血糖浓度偏高时能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在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该种载体蛋白决定了葡萄糖的转运方向B.葡萄糖被转运至肝细胞内的速率与血糖浓度成正比C.血糖浓度偏低时葡萄糖被运出肝细胞才消耗ATP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载体蛋白将葡萄糖运出肝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肝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详解】由题意可知载体蛋白的作用是运输葡萄糖,与葡萄糖的浓度有关而与载体蛋白本身无关,A错误;由题干可知,在血糖浓度偏高时能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在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说明葡萄糖被转运至肝细胞内的速率与血糖浓度有关但不成正比例关系,B错误;血糖浓度偏低时葡萄糖被运出肝细胞也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不消耗ATP,C错误;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使细胞内的葡萄浓度高于细胞外,从而利于载体蛋白将葡萄糖运出肝细胞,D正确;因此选D。【点睛】“三看法”快速判定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22.将一个原始生殖细胞(DNA被15N标记)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4个子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促使核仁解体的酶在细胞分裂前期活性较高B.该细胞培养期间完成了两次有丝分裂或一次减数分裂C.4个子细胞中含15N染色体的比例一定是100%D.该细胞培养期间发生的变异可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放射性同位素为背景,主要考查了细胞分裂方式及在分裂过程中相关的物质变化的相关知识。【详解】核仁解体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期,因此促使核仁解体的酶在细胞分裂前期活性较高,A正确;原始的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若进行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得到4个子细胞,是通过两次有丝分裂完成的,若进行减数分裂,一个原始的生殖细胞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得到4个子细胞,B正确;若进行减数分裂,则4个细胞中含15N染色体的比例一定是100%,若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比例不一定是100%,C错误;该细胞培养期间发生的变异可能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正确;因此选C。【点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比较分裂方式比较项目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不同点分裂的细胞原始生殖细胞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细胞分裂次数两次一次不同点同源染色体的行为(1)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2)同源染色体分离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不分离,无交叉互换现象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自由组合不出现自由组合3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不变子细胞的名称和数目4个精子或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2个体细胞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相同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使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3.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携带特殊“癌症蛋白”的“微泡”结构。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核糖体、高尔基体参与B.“癌症蛋白”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C.“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D.“癌症蛋白”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信息题,本题以“癌症蛋白”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等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详解】分析题干可知,“癌症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类似,所以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A正确;“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而不是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B错误,“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癌症蛋白”是信息分子,由肿瘤细胞合成,作用于内皮细胞,响了血管上皮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使细胞4向着肿瘤方向生长,D正确;因此应选B。【点睛】遇到新题干时,首先应认真阅读题干,看看题干叙述了哪些内容,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逐项判断,切忌产生烦躁的情绪,这样的题目往往起点高,落点低,考查的都是所学的基础知识。因此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4.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发热症状,是由于感染病毒引起免疫细胞等发生一系列反应的结果。体温升高至39~40℃后往往会保持一段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要消灭入侵的流感病毒,需依赖抗体的清除功能B.人体接触流感病毒后,通常需要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C.在体温持续高热的这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当D.一定程度的体温上升可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动,有利于人体抗病【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原理是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人体的热量来源是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产热途径是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散热途径汗液的蒸发呼气、排尿和排便等。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详解】机体要消灭入侵的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起作用,其中抗体的作用是与病毒特异性结合,要清除病毒需要吞噬细胞吞噬消化,A错误;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B正确;在体温持续高热的这段时间内,这时的体温是恒定的,所以此时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当,C正确;一定程度的体温上升可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动,从而更有效的清除病毒,有利于人体抗病,D正确;因此选A。【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5.人们利用恢复生态学技术改造盐碱化草地,可使重度盐碱化草地恢复至中度盐碱化草地,并最终恢复至轻度盐碱化草地和良好草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5A.盐碱化草地的改造使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B.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种类的牧草来改善盐碱化草地,可提高生物多样性D.盐碱化草地中物质循环的速率决定于该生态系统恢复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改造盐碱化草地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群落的结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知识。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详解】盐碱化草地的改造是把重度盐碱化草地恢复至中度盐碱化草地,并最终恢复至轻度盐碱化草地和良好草地,在这个过程中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发生了变化,群落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A正确;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使得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因而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由题意可知在改造盐碱化草地过程中,盐碱化的程度由重度至中度最后恢复至轻度或良好草地,在不同阶段物种的丰富度不断提高,因而生物的多样性也在提高,C正确;盐碱化草地中物质循环的速率与循环元素的性质、生物的生长速率、有机物分解的速率有关,而与该生态系统恢复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无关,D错误;因此选D。【点睛】该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6.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当花粉落在自身柱头上时,花粉不能够正常萌发或不能穿过柱头,无法完成受精作用而不能结实的现象。下图为培育自交不亲和油菜的过程,其中A、C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6A.自交不亲和现象有利于防止自交退化,保持油菜的遗传多样性B.油菜可能是由两个不同物种通过自然种间杂交后直接获得的物种C.F1是由AAC组成的三倍体,其中C组有9条染色体D.选育的油菜自交不亲和是由于来自于白菜的不亲和基因所致【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干杂交过程可知白菜的配子中只有A(10条染色体)甘蓝型油菜的配子AC(19条染色体)由于A、C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因此C这一染色体组中含有9条染色体。白菜和甘蓝型油菜杂交得到的F1的染色体组是AAC,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F1再和亲代母本杂交,得到F2,在F2中会出现自交不亲和的油菜(AACC),通过选育,从而挑选出自交不亲和的油菜。【详解】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当花粉落在自身柱头上时,花粉不能够正常萌发或不能穿过柱头,无法完成受精作用而不能结实的现象。因此自交不亲和现象有利于防止自交退化,保持油菜的遗传多样性,A正确;由题可知油菜可能是由两个不同物种(染色体组成为AA和CC)进行染交获得染色体组成为(AC)的二倍体,该二倍体经过染色体加倍获得的,而不是两个不同物种通过自然种间杂交后直接获得的物种,B错误;由分析可知F1是由AAC组成的三倍体,其中C组有9条染色体,C正确;由于白菜自交不亲和,而甘蓝型油菜自交亲和,说明自交不亲和油菜的不亲和基因应该来自白菜,D正确;因此选B。【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定律的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7.为探究光照强度对不同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A、B两种植物的幼苗,分别栽种在25℃的相同环境中,测定结果如下。已知A、B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5℃,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0℃。回答下列问题。7(1)磷是细胞内多种化合物的重要组成元素,植物缺磷会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明显减少。缺镁也会影响上述化合物的生成,原因是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对光能的___________________。(2)当光照强度为120Lx时,两植物都有气体释放,A、B两植物释放的气体分别来自于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适当提高温度后,A植物的光补偿点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此时消耗[H]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3)当光照强度为1500Lx时,B植物O2释放速率大于A,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超过1500Lx时,A、B两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若将温度由25℃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B植物的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最小光照强度)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TP、NADPH(或[H])(2).吸收、传递和转化(3).叶绿体、线粒体(4).增大(5).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6).光合色素、酶的含量,酶的活性(7).CO2浓度(8).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下降,暗反应减弱,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NADPH减少,因此需要较低的光照强度【解析】【分析】本题以A、B两种植物为背景,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及物质变化相关的知识。【详解】(1)光反应的产物为[H]和ATP,这两种化合物中均含有磷元素,所以磷是细胞内多种化合物的重要组成元素,植物缺磷会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NADPH(或[H])明显减少。叶绿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因此缺镁也会影响上述化合物的生成,原因是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2)由表可知当光照强度为120Lx时,A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吸收CO2释放O2,而B植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植物吸收O2释放CO2,所以A植物释放的气体是O2,来自叶绿体,而B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