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明显不同的是①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②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③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④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⑤末期在细胞中央不形成细胞板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⑤D.②⑤【答案】C【解析】【分析】动物、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末期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详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①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②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③正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到末期染色体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④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板,最后将细胞一分为二,⑤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对于白血病患者,目前较为成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骨髓移植。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正常人的-2-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来产生正常的白细胞,从而使病人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那么,在造血干细胞形成白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两个过程A.先细胞分裂,后细胞分化B.先细胞分化,后细胞分裂C.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裂D.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化【答案】A【解析】【分析】骨髓移植是一种将正常骨髓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取代病变骨髓的治疗实践方法,用于治疗白血病。骨髓移植所使用的造血干细胞,除了骨髓之外,还可以透过脐带血等方式获取,总称造血干细胞移植。【详解】在造血干细胞形成白细胞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细胞分裂,再进行细胞分化。故选A。3.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较容易,考查了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特征。【详解】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细胞种类增多,A错误;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B错误;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是一种自然生理过程,对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C错误;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D正确。4.下列生物的遗传物质可适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①埃博拉病毒②水稻③H7N9④蓝藻⑤豌豆-3-A.①②B.②⑤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大定律都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不适用于原核生物和病毒。【详解】①埃博拉病毒属于病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①错误;②水稻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②正确;③H7N9属于病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③错误;④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④错误;⑤豌豆是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⑤正确。故选B。5.下图为某隐性遗传病系谱图。若Ⅲ6与有病的女性结婚,则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A.1/3B.1/4C.1/6D.1/8【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正女病非伴性”,根据3、4和5可知该家族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5号的基因型为aa,3号和4号基因型为Aa,6号的基因型和比例为1/3AA、2/3Aa,与有病女性结婚,因有病女性的基因型为aa,所-4-以生育患病孩子的可能性为2/3×1/2=1/3,生育正常个体的可能性是1-1/3=2/3,是男孩的可能性为1/2,故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2/3×1/2=1/3。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和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分析图表的能力。准确识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书写基因型,并应用基因分离规律准确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B.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有:①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即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②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即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③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④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综上分析,A、B、D均正确,C错误。7.采用下列哪一套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白色为显性性状)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显性基因控制)品种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答案】B【解析】-5-【分析】常用的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详解】①用测交法可鉴别一只白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如果后代只有显性个体,则很可能是纯合体,如果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为杂合体;②用杂交法可以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后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③用自交法可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因为杂合体自交后代能出现显性纯合体,并淘汰隐性个体;④用测交法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时,如果后代只有显性个体,则很可能是纯合体;如果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为杂合体.所以应采取的交配实验方法分别是测交、杂交、自交、测交.故选B。8.在下列实例中,分别属于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是()①羊的长角与短腿②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③兔的粗毛和狗的细毛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⑤开红花的牡丹与开白花的牡丹杂交,后代全开粉红花⑥一对正常的夫妇所生子女中有一个是白化病患者A.①⑤B.②④C.②⑥D.③⑤【答案】C【解析】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题目中只有②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相对性状;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只有⑥中可以确定这两个夫妇都是白化病遗传因子的携带者,而他们的后代中有一个是隐性性状白化病,其他表现为显性性状正常,所以C正确。9.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6-纯合子分别为()A.顶生;甲、乙B.腋生;甲、丁C.顶生;丙、丁D.腋生,甲、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杂交组合显示:甲(顶生)与丁(腋生)杂交,其子代全为腋生,说明腋生对顶生为显性性状,而且甲和丁都是纯合子;甲(顶生)与乙(腋生)杂交、甲(顶生)与丙(腋生)杂交,其子代腋生与顶生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于1:1,说明乙和丙均为杂合子。综上分析,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名师点睛】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③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两种性状,且分离比为1:1→不能确定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但能确定双亲之一为隐性纯合子,另一为杂合子。10.下列对等位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豌豆矮茎的两个基因B.豌豆的一个黄色粒基因和一个皱粒基因C.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答案】C【解析】A、控制豌豆矮茎的两个基因是相同基因,A错误;-7-B、豌豆的一个黄色粒基因和一个皱粒基因是非等位基因,B错误;C、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C正确;D、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错误【名师点睛】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考生需要扣住概念中的两个关键词“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和“相对性状”答题。11.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去雄后自然授粉④去雄后人工授粉⑤授粉后套袋隔离⑥授粉后自然发育A.①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答案】D【解析】【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套上纸袋。【详解】①豌豆杂交实验中,需在自花授粉前对母本人工去雄,①正确;②对母本的去雄应该在开花前,②错误;③去雄后要套袋隔离,再进行人工授粉,③错误;④去雄后进行人工授粉,④正确;⑤授粉后需要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结果,⑤正确;⑥授粉后要套袋隔离,⑥错误;故选D。12.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目依次是A.5和3B.6和4C.8和6D.9和4【答案】B-8-【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两对基因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而每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Ttgg与TtGg杂交组合中的每对基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和表现型种类,然后用乘法定律解题。【详解】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其中每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所以Ttgg×TtGg可以拆分为:Tt×Tt→TT、Tt、tt,基因型3种、表现型2种;gg×Gg→gg、Gg,基因型2种、表现型2种,综合起来,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数目为3×2=6种,表现型数目为2×2=4种。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①同源染色体分离②染色体分配到两个细胞中③联会④交叉互换A.①③④②B.③④①②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考查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区分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③联会,形成四分体,此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会④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①同源染色体分离,在纺锤丝牵引之下,发生②染色体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③④①②,选B。【点睛】减数分裂的重要特征:(1)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14.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是指-9-A.细胞内含有四条染色体B.细胞中含有四对染色体C.两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D.一对联会的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