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人的一个上皮细胞中DNA含量约为5.6×10—6ug,则人的一个受精卵、成熟红细胞和精子中的DNA含量分别约为A.5.6×10—6、5.6×10—6和2.8×10—6ugB.5.6×10—6、0和2.8×10—6ugC.2.8×10—6、5.6×10—6和5.6×10—6ugD.11.2×10—6、0和5.6×10—6ug【答案】B【解析】受精卵与上皮细胞中DNA含量一致;成熟红细胞几乎不含有;精子中的DNA含量减半;“约”要考虑细胞质的少量DNA。2.下列不是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共同特点是()A.有纺锤体出现B.有同源染色体出现C.有同源染色体联会D.有着丝点分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出现,A正确;B、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同源染色质,B正确;C、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才会同源染色体联会,C错误;D、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D正确.故选:C.3.牛的初级卵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答案】D【解析】2试题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裂移向细胞两极,但着丝点不分裂,故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4.正常人精子形成过程中,在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可以是()A.22对常染色体和XYB.22对常染色体和YYC.44条常染色体和XYD.44条常染色体和XX【答案】D【解析】【分析】人的精子形成过程: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4+XY)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4+XY)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X或22+Y,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44+XX或44+YY)精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X或22+Y)精子(染色体组成为22+X或22+Y)。据此答题。【详解】A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能用“对”表示,并且不会同时存在XY,A和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含有X和Y染色体,C错误;D、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分离,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44+XX或44+YY,D正确。故选D。5.下图示某一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图解与图像。根据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是()A.乙图中细胞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3B.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C.由图乙中细胞分裂方式可判断该生物是雌性动物D.丙图细胞的分裂时期与图1的DE段相吻合【答案】D【解析】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B正确;根据乙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可判断该生物的性别为雌性,C正确;丙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与图1的BC段相吻合,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6.人的同源染色体有23对。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子细胞和异常精子细胞的比例,同时精巢中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A.1:1,有丝分裂B.1:2,有丝分裂C.1:3,减数分裂D.1:1,减数分裂【答案】A【解析】【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个别变异,如果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形成的四个精细胞均异常,其中有两个精细胞都多了一条染色体,还有两个精细胞都少了一条染色体;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形成两个正常精细胞,两个异常精细胞,这两个异常精细胞中有一个多了一条染色体,还有一个少了一条染色体。【详解】精巢中精原细胞自身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一极,导致这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2个精细胞都不正常(一个多一条染色体,一个少一条染色体),而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形成的2个精细胞都正常,所以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子细胞和异常精子细胞的比例是1:1。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4故选A。7.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②和③过程分别表示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C.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配子形成合子的过程①为受精作用,合子发育成生物体的过程②为有丝分裂,配子的形成方式③为减数分裂,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个体发育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8.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有一半来自精子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故错误的选A。考点:受精作用。5点评:本题考查了受精作用,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遗传的基本规律不适用于()①噬菌体②乳酸菌③酵母菌④.蓝藻⑤豌豆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酵母菌和豌豆是真核生物,蓝藻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噬菌体是病毒,故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基本规律的使用生物,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假说的内容【答案】C【解析】孟德尔所做假设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其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实验现象,A错误;“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生物特性,孟德尔实验成功原因之一是实验材料选择正确,B错误;“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正确。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D错误;【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实验【名师点睛】学生对孟德尔遗传实验理解不清6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分析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传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②性状: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过程图解P纯种高茎×纯种矮茎↓F1高茎↓⊗F2高茎矮茎比例3∶1归纳总结:①F1全部为高茎;②F2发生了性状分离。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遗传图解3.设计测交实验方案及验证——演绎推理(1)验证的方法:测交实验,选用F1和隐性纯合子作为亲本杂交,目的是为了验证F1的基因型。(2)遗传图解74.分离定律的实质——得出结论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1.采用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合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答案】B【解析】【分析】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1、测交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2、自交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动物常用测交法,植物自交、测交均可,自交更简便。【详解】①鉴定一只白羊(显性性状)是否纯种,可用测交法;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可用杂交法;③检验小麦抗病品种是否纯合可采用自交法或测交法,而保留其纯合特性,需采用自交法;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因此可依次采用测交、杂交、自交、测交的方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812.让两只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一胎所生小豚鼠可能是()A.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B.有黑色,也有白色C.75%黑色,25%白色D.上述三种情况均可能【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据此答题。【详解】一对杂合子的黑色豚鼠交配,产生的后代表现型有黑色和白色,理论比例为3:1。但由于一胎的数目较少,故与理论比例的误差较大,所以它们的表现型及比例有多种可能:可以全是黑色、也可以有黑色,也有白色,也可以75%黑色,25%白色或其他比例、也可以全是白色。因此,A、B、C三种比例都有可能出现。综上所述,D正确,A、B、C均错误。故选D。13.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A.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B.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C.运用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D.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研究遗传定律【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相对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9(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详解】A、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材正确,即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A正确;B、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后研究多对相对性状,B正确;C、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C正确;D、孟德尔时期还没有基因一词,所以运用基因工程研究遗传不属于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D错误。故选D。14.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受两对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为白色。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2种,13:3B.3种,12:3:1C.3种,10:3:3D.4种,9:3:3:1【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计算出正常情况下WwYy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即W_Y_:W_yy:wwY_:wwyy=9:3:3:1,再将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