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历史小论文第一部分: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与旅游论文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与旅游课程论文:丝绸之路的兴衰与中外经济发展【摘要】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在历史上,以丝绸为代表的丰饶的中华物产,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艺术民俗等等,曾经沿着这条大道通过精明的阿拉伯商人不断地流传到了中亚、西亚乃至更远的欧洲。商人们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丝绸、贵重金属、玉器以及其他商品的贸易;艺人和工匠们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启发下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外交使节通过丝绸之路寻求政治联盟和传播宗教信仰。从汉朝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阿拉伯使节抵达长安,中阿建交开始,直到如今,许多个世纪以来,丝绸之路对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丝绸之路曾经的的衰败原因令人深思,而它在现代的复苏则让人振奋。在新时代的契机下,中国与中亚其他国家关系在商贸、文化、政治方面展开广泛的交流合作,巩固与发展了紧密团结的友好关系,也带动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丝绸之路在新时期焕发蓬勃生机!关键词:丝绸之路、中外交流、经济发展“丝绸之路”这个词汇它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而且开始出现也不是英文而是德文。它是由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来的。德语叫“Seidenstraβe”,英语翻译为“SilkRoad”。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术语不是偶然的,因为德语民族素有以主要货物命名“商贸之路”。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丝绸之路”因此得名。在本篇论文中将从经济文化等相关方面介绍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形成1.1丝绸之路上的贸易起源早在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中国商人就已经出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购买产自现新疆地区的和田玉石,同时出售海贝等沿海特产,同中亚地区进行小规模贸易往来。紧接着,良种马及其他适合长距离运输的动物(比如耐旱耐劳的单峰驼)等开始不断被人们所使用,使得大规模的贸易文化交流成为可能。另外,欧亚大陆的腹地,在古代中国被统称西域的地区,当时还是广阔的草原和肥沃的土地,这样一来商队、旅队可以在补给方便的基础上进行持久而路途遥远的旅行。在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经存在了相当规模的对外贸易交流,中国人一度用胡人来统称包括阿拉伯人在内的西域人,随着公元前5世纪左右河西走廊的开辟,中国对西方的商贸交流开始扩大,西域地区出现了龟兹、安息等国家。而当时的欧洲国家开始用“赛里斯”(Seres,源自希腊语言“丝”,从汉语“丝”的音转化的“Ser”。)来称呼东方的神秘国度---中国。这种小规模的贸易交流说明,早在汉朝以前东西方之间通过西域各国已有经过各种方式进行持续长时间的贸易往来。1.2丝绸之路形成的政治条件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刘彻为打击匈奴,计划策动西域诸国与汉联合,于是派遣张骞前往游说被匈奴侵占的大月。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带一百多随从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西行。张骞在途中被匈奴俘虏,遭到长达十余年的软禁,他们逃脱后历尽艰辛又继续西行,先后到达大宛国、大月氏、大夏。这是历史上中国政府派往西域的第一个使团,张骞成为中国官方“开拓通往西域道路的第一人”。历史学家方豪说:“张骞出使西域,号曰凿空,为中外关系史上空前大事。”中国与西域的政治往来由此开始。在军事方面,由于汉在此地屯田,首先解决了边陲驻军粮食问题。古代凡有军事行动,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漫漫古道运送粮草的艰辛、困苦又非今人所能想象,劳民伤财,兴师动众不说,光是一路的损耗也是数以千万计,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自屯田始自给自足后勤保障充裕,纵然西进也无需长途舟车劳顿运输粮草,朝廷将一个个屯田地域作为一个个桥头堡不断向西延伸。汉班超经营西域30余年,以战养战使西域50多个国家都归附汉朝,不仅维护了汉朝边境的稳定,也增强了边防建设,增加了国家物资储备,大大提高了御敌应变能力,有效地保障了国家边防安全。1.3古丝绸之路的形成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先后到达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国。自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各国,向汉武帝报告关于西域的详细形势后,汉朝对控制西域的目的由最早的制御匈奴,就有了丝绸之路的雏形。在此后为了促进西域与长安的交流,汉武帝招募大量商人,由政府供货,前往西域各国经商。这些具有冒险精神的商人中大部分成为富商巨贾,从而吸引了更多人前往丝绸之路开始经商,极大地推动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打击匈奴与丝绸之路上的强盗,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作为汉朝直接管辖西域的机构设立,以汉朝在西域设立官员为标志,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公元97年,东汉将军班超在重新建立起汉朝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后,派甘英携带大量丝织品到达条支(可能是今日土耳其的安条克),而当时安条克以南正是埃及和安息争夺的国土。因而中国与埃及最早的官方沟通应当就是在这一时期。丝绸之路的正式命名是在19世纪下半期,因为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所以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他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次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从公元前十五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历经漫长的岁月的不断努力,往来的商旅团队和后来的各国使节终于把这条纵贯世界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的“丝绸之路”踩了出来,2.古代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中国在唐代时商业发展迅速,为了重新打通这条商路,唐王朝击败突厥,控制了域各国,设立安西四镇,重修玉门关,再度开放沿途各关隘,并将丝绸之路打通至中亚。这样丝绸之路上新的商路支线被不断开辟,这时期,除了大唐王朝的繁荣安定外,丝路上重要的东罗马帝国与波斯王朝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令这条商路再度进入繁盛时期。在文化交流方面,由丝绸之路向西方输出的不仅是丰富的中原物产,物质文明的输出不仅为西方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更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在造纸术传入该地域之前,印度的佛经写在树叶上称为贝叶经;欧洲人当时将羊皮做纸称羊皮纸。中国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丝绸之路,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传播。以唐王朝的失败而告终,但唐朝高度发达的文明却得以在西方传播。井渠。西域地区沙漠密布,各国的繁荣与水是脱不开关系的。天山与昆仑山溶化的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自汉朝派遣军队屯田囤积在西域发展农业时,流传于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被同样需要水源的驻军使用在西域,并逐渐流传至更远的国家。水是生命之源因而掌握了井渠技术无异于为自己的生存环境提供了保障。至今在我国新疆地区坎儿井依然服务于当地民众。印刷术。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北宋时毕升的发展完善,最后生成活字印刷,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现今所知最古老的印刷品是唐代的《金刚经》在甘肃省敦煌被发现。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着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已经发现了用于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纸制品,其中唐代的《金刚经》雕版残本如今仍保存于英国的大英博物馆。这说明印刷术在唐代至少已传播到中亚。13世纪时,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我国的活字印刷技术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印刷技术的西传,加速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它为文艺复兴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马克思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称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前提。丝绸。在这条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上,丝绸与瓷器成为当时东方强盛文明的象征。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欧洲人把这种质地轻柔、色泽华丽的丝织物看作是神话中天堂里才有的东西。古希腊人干脆称中国为赛尔斯,即丝国,他们把购丝绸、穿丝绸看作是富有和地位的象征。茶叶和瓷器。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的炎帝神农氏。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茶叶仅于17世纪才由荷兰人传入欧洲,19世纪印度才开始种植茶树。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到北宋代时期,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这期间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经由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物产。3.丝绸之路衰败的历史原因3.1环境恶化与人为破坏造成沿线文明消失在今天,曾经浩瀚的罗布泊已经干涸,古代的大片良田已只剩下满目流沙,丝绸之路上的碉堡和王国皇宫都成了深埋其下的古城废墟。西北丝绸之路的东端几乎已经荒废,西域各古国大多已不复存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古文明已消失在荒漠之中,成为流沙之中见证丝路往日辉煌的遗迹。丝绸之路沿线的环境变迁和古文明消失,无疑与气候干燥、降水减少、河流水系改道等自然因素有关;实际上,人为对土地的过度开垦,对生物资源的过度索求利用加剧了土地盐碱化和水资源的损耗,盛唐以后民族纷争不断、西域边境一代一直战火弥漫,农业遭到摧残,自然平衡被破坏。人为因素推动自然因素产生了剧烈影响,综合起来才是这里古文明消失,丝绸之路荒废的主要原因。篇二:论文——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内容摘要:丝绸是我国的特产,它已经有了5500年的历史。丝绸被传到世界各地也是从我国古代唐代开始的。它被世界各地人们所喜爱,被用做各种高级服饰的材料。现如今国际贸易有了新的发展,而对于我国传统手工业的丝织品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会用我学到的知识来应对各种国际环境,把我过传统纺织品发扬光大。关键词:丝绸、丝织品、服饰、市场丝绸是我国的特产,从古代的丝绸之路时便开始了丝绸在全世界的流通。古时,只有王公贵族才可以享受得到的奢侈品,而如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今,丝绸不再只是富人享受的特权,它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的进入到寻常百姓家。不过,丝绸的需求量却没有因此减少。丝绸良好的透气性和贴身的柔和质感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友人们对它的追求。作为现代的女孩子,虽然我们还是很喜欢欧美时尚和日韩风情,但随着年龄的成长我们对我们自己祖先所创造的纺织物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缤纷艳丽的服装世界中,我仍然坚信丝绸它还是独有着一股吸引力,那么就让我来继续为它发扬光大吧!古代丝绸之路由中国起始,穿越中亚,进入欧洲成为王公贵族的宠儿,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我们的丝绸之路,但终点却会是再全世界。而如今的丝绸之路也会与我的祖辈们一样分为海上与陆地丝绸之路之分。海上丝绸之路第一站——日本日本虽不在丝绸去往西方的路上但日本也受中国文化印象,在三国时期便传入日本,但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的关系,从古至今日本仍然一直在中国进口丝绸做为高级的衣料,尤其是日本的民族服装和服。时至今天,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要求越来越苛刻,不仅从质量,甚至款式都要求极为严格。他们不仅要求质量有保证同时还要求更多的样式可供选择,并且追求名牌和高标准的售后服务。那么,对于日本这个市场我采取的策略就是高质量高价格。由于日本市场需求量较大且支付能力较强,鉴于如此,我会大力提高质量和样式,并且加大广告投入和其他宣传,把品牌做成名牌,且提高售后服务,以此来迎合日本人的心理。优质当然伴随着优价,通过以上方式我的成本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所以只有提升价格才能保证我的剩余利润,不过,这也正好迎合的日本人的口味。海上丝绸之路第二站——中国香港香港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并且也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它的市场广阔,更重要的是它是重要的转口市场和买方市场以及国际市场。它的存在更是对我的丝绸贸易打下了一针强心剂,我的丝绸可以在此处发散到全世界。而对于在香港的销售策略,我主要是大批量半成品和大批量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