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省贵阳市2019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下列生理过程中不会引起细胞膜面积改变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病菌B.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C.红细胞吸收钾离子D.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胞吐、胞吐过程需要借助膜泡运输,所以会引起细胞膜面积的变化。【详解】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胞吞过程,需要细胞膜内陷形成囊泡包裹病菌进入细胞,此过程细胞膜面积减小,A不符合题意;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属于胞吐过程,由包裹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该过程细胞膜面积会增大,B不符合题意;红细胞吸收钾离子属于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转运,细胞膜面积不会改变,C符合题意;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细胞膜面积减小,D不符合题意。故选C。2.细胞中存在核酸一蛋白质复合物、糖蛋白质复合物,以及构成离子通道的蛋白质复合物等。科学家运用冷冻电镜可以研究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功能。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在细胞膜上,一种离子通道允许不同离子通过B.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中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C.癌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与细胞膜上糖一蛋白质复合物等减少有关D.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质参与DNA复制,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功能也具有多样性,蛋白质可与DNA结合形成染色体,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可以与DNA结合分别催化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的作用。【详解】离子通道具有选择性,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相应的离子通过,A错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正确;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得癌细胞之间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C正确;DNA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所以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质参与-2-DNA复制,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正确。故选A。3.人体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ATPC.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少D.快肌纤维无氧呼吸和慢肌纤维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因此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因此慢肌纤维含有线粒体,主要进行有氧呼吸。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还原氢,同时合成少量ATP,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3、快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由于乳酸中含有大量的能量未被释放出来,因此1mol葡萄糖氧化分解,快肌纤维释放的能量少,慢肌纤维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能量多,因此1mol葡萄糖氧化分解,慢肌纤维释放的能量多。【详解】剧烈运动使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A正确;快肌纤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慢肌纤维主要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ATP,B正确;快肌纤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慢肌纤维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因为无氧呼吸产物乳酸中含有大量的能量未被释放出来,所以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少,C正确;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D。4.下图是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照片。图中字母表示存在于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其中A和a显示黄色荧光,B和b显示红色荧光。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3-A.A和a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A与基因B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据荧光点分布判断,甲、乙为一对含姐妹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D.甲、乙两条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四个荧光点脱氧核苷酸序列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甲和乙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甲和乙均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和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和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A错误;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A与基因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遗传时不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一般是相同的,所以据荧光点分布判断,甲、乙为一对含姐妹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C正确;甲、乙两条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四个荧光点为一对等位基因的四个荧光点,等位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一般不相同,D错误。故选C。5.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生长素,某科研小组用燕麦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如下实验:①去掉胚芽鞘尖端→不生长,不弯曲;②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胚芽鞘切面的左侧→弯向右侧生长;-4-③空白琼脂块放在胚芽鞘切面的左侧→不生长,不弯曲。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以上三组实验还需要给予单侧光照射B.第③组实验证明了琼脂能抑制胚芽鞘的生长C.造成第①、③组实验结果相同的原理不同D.第②组处理会导致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不均【答案】D【解析】【分析】胚芽鞘尖端能够产生生长素,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含有生长素,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可促进其生长。空白琼脂块不含生长素,不能促进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生长。【详解】单侧光不能引起生长素在琼脂块中横向运输,也不能对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产生影响,故以上三组实验不需要给予单侧光照射,A错误;第③组实验结果与第①组实验结果相同,证明琼脂块对胚芽鞘的生长没有影响,B错误;第①、③组实验结果相同的原因都是由于没有生长素,故造成①③组实验结果相同的原理是一样的,C错误;第②组实验中,由于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含有生长素,该琼脂块置于胚芽鞘尖端的一侧,其中的生长素可向下扩散到胚芽鞘中,即可导致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不均,从而出现弯曲生长,D正确。故选D。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接近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B.校园的草地上蒲公英呈随机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C.通常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初生演替所需的时间更长D.不同种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相互抑制是常见的表现方式【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中,在不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决定种群数量的增长,在K/2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群的空间配置情况。【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在K/2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种群增长速率最快,随着种-5-群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种群数量接近K值,A正确;校园的草地上蒲公英呈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B错误;由于次生演替时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因此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初生演替需要的时间长,次生演替需要的时间短,C正确;不同种的生物之间既存在互利共生,也存在捕食、竞争和寄生等种间关系,自然界中不同种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相互抑制是常见的表现方式,D正确。故选B。7.如图所示的密闭透明玻璃装置内放有萌发的种子和一绿色盆栽植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封闭通气孔,盆栽植物的光合速率将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简述理由___________。(2)若利用该装置检测该盆栽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需首先封闭通气孔,在盆栽植物侧放CO2缓冲液,一段时间内,在光照条件下,读取传感器数据的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值,即为净光合速率;还需在___________条件下相同时间内,读取传感器数据的减少值,即为___________【答案】(1).减慢(2).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封闭通气孔后,右侧二氧化碳减少,光合速率减慢(3).增加(4).黑暗(5).呼吸速率【解析】【分析】萌发的种子进行细胞呼吸可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详解】(1)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通过通气孔可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若封闭通气孔后,右侧装置中会随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而使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减少会使光合速率减慢。(2)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若利用该装置检测该盆栽植物的实际光合-6-速率,需首先封闭通气孔,在盆栽植物侧放CO2缓冲液,由于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植物释放的氧气会使装置中气体增加,故一段时间内,在光照条件下,读取传感器数据的增加值,即为净光合速率;若要计算实际光合速率,还需在黑暗条件下相同时间内,读取传感器数据的减少值(氧气消耗量),即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由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可计算出该条件下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是具解题的关键。8.研究发现,APC(抗原提呈细胞)表面蛋白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同时与T细胞表面的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结合,从而阻止T细胞对癌细胞的免疫清除,PD-1抗体能与PD-1特异性结合而活化T细胞的功能,使之能高效攻击癌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2)PD-1抗体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抗原结合,能合成并分泌该抗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抗原的定义是___________。(3)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推测,可以使用PD-1抗体作为药物治疗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答案】(1).抗原的处理、呈递,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浆细胞(3).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4).PD-1抗体能与PD-1特异性结合而活化T细胞的功能,使之能高效攻击癌细胞【解析】【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中经过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会呈递给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可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同时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加强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形成的浆细胞可产生抗体,抗体可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的作用是对抗原进行处理、呈递,并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增强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2)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3)APC表面蛋白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同时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可阻止T细胞对癌细胞的免疫清除,而PD-1抗体能与PD-1特异性结合而活化T细胞的功能,使之能高效的攻击癌细胞,故可以使用PD-1抗体作为药物治疗癌症。【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免疫治疗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对免疫过程的理解和识记能力。-7-9.在由传统农业转型为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农民除了种地,有的开垦荒地变果林,有的改造洼地成鱼塘,有的发展林下养殖,在林中放养鸡、鸭等,实现了绿色、生态和经济的同步提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在能量流动中,浮游植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输入鳙鱼的能量中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2)果林中自然放养的鸡、鸭等家禽的数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果林中常存在小鼠、蛇两种生物,果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小鼠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随后蛇的种群数量也会增加,导致小鼠的种群数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