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单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单元第一部分:四年级第二册单元分析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分析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单元概要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家长关注。本单元依据小学科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就人体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肌肉这三个主要构成方面,强调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来进行构建的。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由于本单元涉及的骨骼、关节、肌肉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教材设计了诸多触摸、模拟的活动,使得整个单元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逐渐展开。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科学探究:1.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1.4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2.3分析与解释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2.5结论与拓展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科学知识:1.2知道骨骼和肌肉的作甩。3.2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3.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1想知道,爱提问。1.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1.5愿意合作与交流。2.2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对于人体运动,学生每天都正在进行,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也能在生活和体育课上零散地知道一些运动保健的知识。然而,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自己能运动、究竟是什么在运动,为什么要注意运动时的保健,对于运动时出现的小问题更不知是怎么回事。本单元在此方面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解答了学生的疑问,进一步明确了运动时的保健要求,对学生的茁壮成长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在内容的设计上,从学生能感触到的现象入手,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读一读、比一比、议一议来发现运动的秘密,懂得运动保健的原理和做法。本单元先研究运动的主要实体:骨骼,接着探讨运动的主要表现:关节活动,再引导感觉运动的主要动力物质:肌肉,最后研讨运动的保障:保健。这四者的相互关系是,肌肉收缩导致骨运动,关节为骨运动提供了可能,保健是运动的保障。因此,本单元可以分成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认识运动的实体;第二个层面为了解运动的保障。第一个层面的内容呈逐渐解析的结构,依次引导学生探究解析运动的机理。它包括骨骼、关节、肌肉三课。这三课的关系是:由于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除了具有支持、保护的功能外,在运动方面,它还作为运动的实体成为肌肉的附着物和关节的组成部分,所以,它居于三课的首位,为接下来两课的展开奠定基础。关节是骨骼上的部位,具有特殊的构造,它除了具有减震的作用外,还与肌肉一道成为骨骼能够运动起来的必要条件,没有骨骼,它就不复存在;没有肌肉,它就没有运动的可能。因此,教材把它安排在居于骨骼和肌肉两课中间的位置。肌肉附着在骨骼上以及关节的周围,它的收缩和舒张迫使骨运动及关节活动。它虽然不是运动实体,但没有它提供的力,可运动的骨骼以及关节将散失运动的可能。所以,教材把居于支持地位的它安排在运动实体的最后进行介绍。从分析中可见,这三课既密不可分,又应有教学的先后顺序。其具体内容如下:第1课,骨骼。从感觉骨头开始认识骨骼。学生将通过触摸、拼图、观察,感受骨骼的存在,认识骨骼的作用,初步了解骨的构成以及其功能,在宏观上认识骨骼。第2课,关节。体会并了解关节。该课涉及到骨连接中的活动连接问题,学生将通过体验、分析和阅读,初步了解人体关节的部位、功能、结构,懂得关节的类型和在运动中的作用。第3课,肌肉。体会肌肉如何牵引骨运动。该课涉及骨骼肌的作用问题,学生将通过阅读、触摸、实验和建模,初步认识肌肉的作用、工作原理和存在部位,并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特殊的肌肉。第二层面的内容围绕以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为基础,并做延伸,从骨骼和肌肉容易在运动中受伤的角度出发,将其运动保护单列出来,成为第一层面的支持内容。如果没有这个层面,前一个层面的学习对儿童来讲便没有现实意义。该层面独立成为本单元的第四课:骨骼、肌肉的保健。该课引导学生通过研讨和阅读,强调体育运动和合理营养可增进骨骼和肌肉的功能以及如何避免运动受伤,教会学生运动系统的保健知识,增进学生的运动保健意识。第二单元养蚕单元概要分析去年春天,孩子们种植了一种植物,亲历了植物生长的完整周期,已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与伟大,体验到了长期种植与观察活动的辛苦与快乐。今年的养蚕活动一定会使他们更加兴奋,更加投入。蚕是孩子们容易亲近的小生命,也是孩子们容易饲养的小动物,更是能使孩子们着迷的奇妙的小动物。学生在养蚕活动中能观察到一个生命的完整周期,获得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各方面的收益。本单元依据蚕的发育过程来建构教学内容,并在养蚕活动结束后,以交流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养蚕的经历,让养蚕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体验过程、发展过程和成长过程。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科学探究:1.5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2.1提出问题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2.2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科学知识:L2饲养小动物、了解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3.3认识昆虫身体的基本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4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1.5愿意合作与交流。3.2珍爱动植物的生命。遵循蚕的发育过程(也是养蚕的过程),教材紧扣养蚕过程的几个关键期,即动员与饲养、观察与测量、收获与抽丝、经验交流,展开教学篇二:四年级下册各单元主题篇三: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单元名称:四则运算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三、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在混合运算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难点:1、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混合运算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关键:先根据例题把运算顺序讲清,适当补充四则运算的题型和量。情景是作为问题产生的背景和为何可以这样计算的素材来加以理解。在学生基本掌握运算顺序后,再补充综合性的“解决问题”题型,从而使解题步骤和策略得以强化。五、学生情况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六、教学建议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七、课时安排四则运算(一)2课时四则运算(二)2课时四则运算(三)2课时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一、单元名称:位置与方向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三、单元知识结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难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五、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六、教学建议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七、课时安排:方向与位置4课时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单元名称: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二、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知识结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以及这五条运算定律的一些比较简单的运用。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熟练掌握五大运算定律;2.熟练运用五大运算定律难点:理解和掌握加法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