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17章 世界地理章末检测卷(十七)(含解析)新人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章末检测卷(十七)世界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69°S,76°E附近),主要由五大半岛和128个岛屿组成,面积近40平方千米,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下图为拉斯曼丘陵的气温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1.拉斯曼丘陵()A.终年受极地冷高压控制B.冬半年月均温变化较小C.冬季气温均在0℃以下D.最冷月一般出现在8月解析:选B根据图文信息可知,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纬度为69°S附近,一般受极地东风带控制,但当地夏季时,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而引起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此时该地应受副极地低压带控制,因此该地不会全年受冷高压控制,A错;该地位于南极地区,冬半年应为6、7、8、9等月份,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冬半年各月均温差异较小,B对;而图中给出的信息里可以看到,一年中每个月极端最高温度高于0℃,并非冬季气温均在0℃以下,C不对;从图中同样可以看出该地极端最低温出现在8月,但最冷月的月均温最低值出现在9月,D不对。故本题选B。2.拉斯曼丘陵地区沙堆和沙地等风积地貌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A.风从海洋吹向陆地B.风力搬运能力微弱C.风化物被冰川侵蚀D.岩石风化物非常少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69°S,76°E附近),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南极大陆为冰原大陆,大部分地方被冰川覆盖,岩石裸露很少,故此风化物很少,虽然该地区常年多大风,因为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所以难以形成规模大的沙堆、沙地等风积地貌,D对;南极大陆常年以高压为主,所以风应以陆地吹向海洋为主,A不对;南极大陆号称风库,风力大,搬运能力强,B不对;因有厚厚的冰川覆盖,岩石受风化作用影响弱,风化物较少,C不对。故选D。3.推测可在拉斯曼丘陵上生长的植物是()A.草类B.灌木C.苔藓地衣D.针叶树木解析:选C灌木及针叶林生长地带年最高温度一般不应小于10℃,而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冰川边缘,气候极端寒冷,热量不足,风力较大,只有夏季(较短的暖季)有少量2苔藓、地衣生长,草类、灌木和针叶树木都没法生长,故C正确。在下面等值线图中实线为一月平均气温(单位:℃),虚线为七月平均气温(单位:℃)。读图回答4~6题。4.下列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A.50°N,120°WB.40°N,120°WC.50°N,80°WD.40°N,80°W解析:选C由图可知,选项中四地一月和七月气温相比,(50°N,80°W)位置的气温年较差最大。故选C。5.导致图中①、②两地七月等温线分别向北、向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洋流D.海陆位置解析:选A七月等温线在①地向北凸出,说明①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度高,主要原因是海拔低;在②地向南凸出,说明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度低,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的原因。6.据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该地区冬、夏南北气温梯度大约相同B.该地区一月和七月大陆等温线均明显向南弯曲C.该地区大陆气候的海洋性强D.该地区东部一月平均气温高于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解析:选D从冬夏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来看,冬季等温线比夏季稠密,说明冬季南北气温梯度比夏季大,故A错;该地区七月大陆等温线明显向北弯曲,故B错;该地区大陆气候的气温年较差大,说明大陆性强,故C错;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区,冬季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寒冷气流的影响,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偏低,故D正确。读某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据此完成7~8题。37.M区附近“海域”可能形成的自然现象是()A.晴天B.云层C.降水D.渔场解析:选D读图可知,M区附近海域冷海水上泛,将底层营养物质带至表层,浮游生物增多,饵料丰富,形成渔场,故选D。8.若图中的风力减弱可能给该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降低沿岸大气湿度B.降低沿岸大气温度C.海域渔业资源减少D.“厄尔尼诺”影响发生可能性小解析:选C图示离岸风风力减弱,表层洋流随之减弱,上涌水流也相应减少,导致该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故选C。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据此完成9~11题。9.哪个季节“沙嘴”面积增加得最快()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选B根据图示及材料可知,沙嘴的形成与河流携带泥沙入海、海流搬运、锡瓦什湾海底地平水浅、海流所携带的泥沙容易沉积等有关,冬季风力强劲,泥沙被搬运到沙嘴以外区域,夏季因风力弱、海流趋缓,泥沙沉积较多,“沙嘴”面积增加快,故选B。10.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A.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B.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C.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D.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4解析:选D根据材料,“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说明臭味主要来自水中淤泥以及沉积物的腐烂,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尤臭”说明气味难以扩散。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更浅;沙嘴阻挡了湾内外海水的交换,夏季风力较弱,稀释作用弱,臭味浓度大,难以扩散。该地的海流常年存在,海流位于海湾以内的亚速海,对海湾“尤臭”影响较小,故选D。11.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错误的是()A.湾内地形起伏大,地势险要B.湾内淤泥深厚,不利于行进C.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D.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解析:选A锡瓦什湾成为“天险”,说明该海湾有许多不利于苏联红军涉水的因素。由材料可知,湾内淤泥黏重深厚,不利步兵行进;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水位浅,不利运兵船通行;气味腐臭,不利于人员长时间逗留;海湾内地形平坦,故选A。二、综合题(共56分)1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平均深度744米,最深点1637米。色楞格河是贝加尔湖最大的补给河流,其河口处有面积达500平方千米的湿地。贝加尔湖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但距湖面10米以下的水体却是一片宁静。湖水随季节交替,水体一年内会发生两次大循环(表层和底层湖水交换),属双循环湖(一般情况下,湖水水温在接近4℃时密度最大,当密度随深度增加时湖水稳定,反之则会产生对流循环)。每年的1月至5月,湖面结冰。贝加尔湖属于贫营养湖,湖水非常清澈,居世界第二位。贝加尔湖沿岸植被茂密,水生生物资源丰富,钩虾等端足目动物种类丰富。(1)说明贝加尔湖湖水双循环发生的季节及原因。(2)分析贝加尔湖结冰与融冰对气候的影响。(3)分析贝加尔湖湖水清澈的原因。解析:(1)根据材料提示,湖水随季节交替,水体一年内会发生两次大循环(表层和底层5湖水交换),一般情况下,湖水水温在接近4℃时密度最大,当密度随深度增加时湖水稳定,反之则会产生对流循环,所以一年有两次,第一次,秋季气温下降快,表层湖水迅速降温,密度增大,表层湖水下沉,底层湖水上泛。第二次,春季融冰时期,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增大,表层湖水下沉,底层湖水上泛。(2)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纬度等。从图中可知,贝加尔湖位于55°N附近,纬度高气温低;该湖泊海拔较高,气温低;湖水比热容大,夏季增温慢;由材料可知,该湖1~5月份才封冻,夏季解冻,大量吸热,起降温作用,因此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夏季凉爽。(3)湖水清澈透明,说明泥沙量小、污染小;由材料可知,湖中端足虾类起净化作用;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注入湖泊的河流含沙量较小;湖泊深度大,泥沙沉积在湖底,不易上泛;附近人口密度小,工业污染较少等,因此贝加尔湖湖水清澈透明。答案:(1)第一次:秋季。秋季气温下降快,表层湖水迅速降温,密度增大,表层湖水下沉,底层湖水上泛。第二次:春季。融冰时期,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增大,表层湖水下沉,底层湖水上泛。(2)贝加尔湖纬度较高,冬季湖水结冰时,会释放大量热量,使湖区周围气温较本区其他地方气温高;春季融冰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湖区周围气温较本区其他地方低。(3)由于贝加尔湖湖盆较深,10米深处湖水宁静,利于颗粒物质沉降;属于贫营养湖,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少,藻类植物的密度小;钩虾等端足目动物能分解水藻和动物尸体,维持湖水的清澈;沿岸植被茂密、河口处湿地广布,河流挟带进入湖泊的泥沙少。13.(3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自2017年12月开始,经过几十天的物资运输和筹备,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在难言岛正式开工建设。该岛东临特拉诺瓦湾,西侧高原广布,冷空气活动频繁。研究发现,罗斯海新站西风强劲。下图为特拉诺瓦湾周边地形、罗斯海新站附近景观及该站部分时段地表反照率变化图(反照率是地表反射的辐射量与到达地表的太阳总辐射量之比)。6(1)简析罗斯海新站物资筹备、奠基开工选择此时段的原因。(2)建站时,科考队员发现该地碎石遍布,几乎无土壤,推测其原因。(3)试分析罗斯海新站西风强劲的原因。(4)请说明图示时段内罗斯海新站附近反照率极值出现的时间及原因。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内容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判读。(1)12月至2月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地区处于极昼期,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角大,气温相对较高,这些都有利于物资运输和工程先期建设。(2)需从物理风化和生物风化两个角度回答;南极洲纬度高,终年气候寒冷,岩石裸露,冻融作用强,岩石风化形成碎石;终年酷寒,植被发育差,生物风化作用弱,几乎没有形成土壤。(3)该站西部纬度高且海拔高,集聚的大量冷空气在重力的作用下滑下(图中等高线),通过山谷狭管效应增速,出山谷后的海湾摩擦力小,风力强劲;西侧海湾冰面广布,平坦开阔,摩擦力小,加剧风力。(4)通过理解反照率定义(反照率是地表反射的辐射虽与到达地表的太阳总辐射量之比),确定影响因素为积雪量和太阳辐射量。极大值出现应为积雪量大,极小值出现为出现极夜。极值时间:2月初出现极大值;4月下旬后出现极小值。答案:(1)12月至2月,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角大,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物资运输和工程先期建设。(2)气候寒冷,岩石裸露,冻融作用强,岩石风化形成碎石;植被发育差,生物风化作用弱,几乎无土壤。(3)该站纬度高,其西部高原广布,有利于冷空气集聚;高原与新站间地势落差大,大量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向东部海湾下滑;西部山谷发育,狭管效应增强风力;新站西侧海湾冰面广布,平坦开阔,摩擦力小,故而该区域盛行西风且风力强劲。(4)极值时间:2月初出现极大值;4月下旬后出现极小值。极值原因:2月初降雪量(雪量积累)最大,反照率达到峰值(最大值);4月下旬后该地出现极夜现象(最小值)。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