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细胞内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是真核细胞B.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相同,组成的蛋白质就相同C.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D.蛋白酶能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答案】B【解析】【分析】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处理,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开。【详解】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在于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A正确;B、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也与肽链的条数和空间结构有关,B错误;C、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C正确;D、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D正确。故选B。2.豌豆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豌豆幼苗茎切段,其长度变化如图乙;棉花、苹果等枝条去除顶芽后的生长状况如图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2A.题中三组实验均可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图丙中的去顶操作有利于侧枝的生长,但是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C.由图乙可知,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400mg/LD.图甲中a、b、c三处的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较低浓度时促进生长;在浓度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详解】图乙中,生长素的浓度最大时,豌豆幼苗茎切段比对照组的长,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A错误;图丙中对棉花去顶,有利于棉花侧枝的生长,有利于侧枝结棉桃,从而提高棉花的产量,B错误;由图乙可知,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200mg/L~600mg/L之间,不一定是400mg/L,C错误;植物水平放置时,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茎/根的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的。茎的a、b处的生长素具有促进茎伸长的作用。由于根对生长素较敏感,因此c处的生长素具有促进根伸长的作用,d处的生长素抑制根的伸长,D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和两重性,结合题图进行分析解答便可。3.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物体基因型为RRDdB.该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C.该细胞未被秋水仙素处理过3D.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图示为二倍体生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经分裂,应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详解】图示中R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上没有标注基因,故不能确定该生物的基因型是RRDd,A错误;细胞中同一种形态的染色体可以找到4条,说明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B错误;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图示中含有纺锤体,故该细胞未被秋水仙素处理过,C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该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与d所在染色体为姐妹染色体,之所以出现等位基因可能是发生的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C。4.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衰老细胞由于水分减少而导致细胞核体积变小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C.格里菲思的实验中,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的细菌有S型和R型D.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答案】A【解析】【分析】“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为常染色体遗传。【详解】A、衰老细胞由于水分减少而导致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的体积增大,A错误;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又将X染色体传递给女儿,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B正确;C、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菌混合注入小鼠,小鼠死亡,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的细菌有S型和R型,该实验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具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C正确;D、由本物种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就是单倍体,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正确。4故选A。5.下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B.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T淋巴细胞D.细胞c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只能为效应T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过程Ⅰ通过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属于体液免疫,其中细胞c为浆细胞,细胞a为B细胞或记忆细胞;过程Ⅱ通过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发挥免疫效应,属于细胞免疫,其中细胞d为效应T细胞,细胞b为T细胞或记忆细胞。【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为细胞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两个过程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细胞a为B细胞或记忆细胞,细胞b为T细胞或记忆细胞,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细胞c为浆细胞,细胞d为效应T细胞,D正确。6.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健那绿染液染色观察叶绿体B.花生切片中的脂肪用苏丹Ⅲ检测呈橘黄色C.将鸡血红细胞放人蒸馏水中制备细胞膜D.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是观察线粒体的理想材料【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细胞膜的制备、线粒体、叶绿体的观察等探究实验,意5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详解】健那绿是活体染色剂,可用于对线粒体的染色,A错误;花生切片中的脂肪用苏丹Ⅲ检测,呈橘黄色,B正确;制备细胞膜时通常选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C错误;观察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染液将其染成蓝绿色,而叶肉细胞含叶绿体,与此颜色相似的叶绿体会干扰观察,D错误。【点睛】制备细胞膜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进行实验的原因:(1)无细胞壁;(2)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膜,可以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二、非选择题7.引发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叫阈刺激,阈刺激和阈上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水平是相同的,因此动作电位的产生具有“全或无”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1)阈刺激引起兴奋时,兴奋部位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产生该电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上图中的X点给予阈刺激,电流表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如上图是排尿反射示意图,则C表示_____________。【答案】(1).由负电位变正电位(2).钠离子(Na+)内流(3).不发生(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C处)的传递是单向的(5).脊髓【解析】【分析】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B是感受器,C是神经中枢,A是效应器。【详解】(1)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原因是K+外流,阈刺激引起兴奋时,兴奋部位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产生该电位变化的原因是Na+内流。6(2)X点所在的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在X点给予阈刺激,电流表不发生偏转,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元传至传出神经元。(3)控制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点睛】易错点: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认真审题,区分膜电位变化与膜内电位变化。8.图1表示生态系统各个组分之间的关系,图2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生态系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2)图2中鲢鱼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池塘中不同的鱼类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中,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3)该食物网中人与鲤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2).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3).种群密度(4).垂直(垂直分层)(5).捕食与竞争【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图1中A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C为分解者。【详解】(1)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D(生产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光能自养型,另一种是化能自养型,故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2)种群的特征有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此外还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池塘中不同的鱼类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中,体现了群落的垂直(垂直分层)结构。(3)鲤鱼和人有共同的食物螺狮,同时鲤鱼又被人吃,故该食物网中人与鲤鱼的种间关系是竞争与捕食。【点睛】易错点: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7成,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9.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有氧条件下发生在番茄细胞内的生理反应过程,乙图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X物质是____;①~⑤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增多的过程是___(写标号)。(2)乙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3)乙图中,经过一昼夜后,番茄植株体内有机物含量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4)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番茄幼苗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如丙图所示),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h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若M=Mb—Ma,则M的确切含义可以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3(或三碳化合物)(2).②(3).B、D(4).增多(5).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或实验过程中)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解析】【分析】本题结合过程图和曲线图,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的具体过程,掌握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及相关曲线,能正确分析题图,同时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详解】(1)物质X是二氧化碳固定的产物、被还原成葡萄糖,因此是三碳化合物(C3);ADP是ATP水解产生的,①~⑤过程中,只有②过程消耗ATP,能使ADP含量增多。(2)乙图中:AB段,CO2含量逐渐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BD段,CO2含量逐渐减少,说明呼吸作用弱于光合作用;DE段,CO2含量逐渐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其中B点和D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3)由于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因此经过一昼夜后,番茄植株体内有机物含量增加。(4)假设a、b叶片的初始重量均为X.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a叶片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则其在6小时内消耗有机物的量为X-Ma;b叶片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8且其在6小时内积累有机物的量为Mb-X.由此可知,b叶片在6小时内合成有机物的量=6小时内消耗有机物的量+6小时内积累有机物的量=Mb-Ma.而M=Mb-Ma,则M表示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点睛】甲图:①表示光反应过程,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②表示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需要消耗ATP;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能产生少量ATP;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能产生少量ATP;⑤表示暗反应过程中CO2的固定,既不消耗ATP,也不产生ATP.物质X是三碳化合物(C3)、物质Y表示丙酮酸.图乙:AB段,CO2含量逐渐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B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