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检测试卷(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18·山东济南第一中学期末)下图为“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2.该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A.①B.②C.③D.④答案1.A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海拔较低、地形平坦的地区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较大,故A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④处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最大,故D正确。在建的川藏铁路是继青藏铁路之后的又一条“天路”,被外媒戏称为“一辆巨大的过山车”,计划于2025年全线通车。读“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3~4题。3.关于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原因,不正确的有()A.地跨地势二、三级阶梯B.地震、泥石流、滑坡多发C.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2D.冻土广布、生态脆弱4.川藏铁路穿越横断山区时多高桥、隧道,其主要目的是()A.尽量少占良田B.尽量避开冻土路段C.降低显著的地形高差D.便于野生动物迁徙答案3.A4.C解析第3题,该铁路地跨地势一、二级阶梯,A错误,选A。第4题,川藏铁路沿线穿越横断山区,地形起伏大,为了克服地形的高差,设计者在这些路段规划了很多高桥和长隧道,选C。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5~6题。5.影响图示区域公路选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B.地形C.矿产资源D.洪涝灾害6.图中聚落所在的地貌类型是()A.河流堆积地貌B.河流侵蚀地貌C.风力侵蚀地貌D.风力堆积地貌答案5.B6.A解析第5题,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疏密可知,该地区位于山区,图中公路基本沿等高线修筑,说明影响图示区域公路选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第6题,据图可知,图中聚落多位于河流出山口的位置,即冲积扇位置,属于流水沉积地貌。图中a城镇是该地区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县城,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现今连接a、b、c城镇与d沿海城市的公路已建成。读图,完成7~8题。37.a城镇能够保留大量古建筑群的主要原因是()A.巨额的旅游业收入确保了对古建筑群的保护B.古建筑综合运用了高强度的材料,不易损坏C.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较小,城镇发展缓慢D.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外力作用微弱8.该地区()A.a城镇因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区域内最大的城市B.b城镇发展快的原因可能是交通区位的优势C.d城市会因海洋水运地位下降而逐渐衰落D.a、b城镇之间的公路造价低于b、c城镇之间的公路答案7.C8.B解析第7题,读图,a城镇位于山区,能够保留大量古建筑群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C对。巨额的旅游业收入不是古建筑群得以保留的原因,A错。古建筑没有运用现代高强度的材料,B错。由图不能判断出该地气候特征,D错。第8题,该地区a城镇因旅游业的发展闻名,但受地形限制,不可能成为区域内最大的城市,A错。b城镇发展快的原因可能是交通区位的优势,水运、公路运输便利,B对。d城市会因海洋水运地位上升而逐渐兴盛,C错。a、b城镇之间的公路位于山区,造价高于b、c城镇之间的公路,D错。读“我国台湾岛铁路分布图”,回答9~10题。9.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A.地形因素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D.矿产因素10.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带的主要原因是()A.客货运量大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C.水源充足4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答案9.A10.B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地形为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第10题,台湾岛中部为山地,沿海为平原,环岛修建铁路难度小,节省投资。伊犁河谷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天山山脉融化的雪水如网撒开,滋润着平原般的农耕大地。在伊犁河谷,汉族和维吾尔族人杂居在城镇和乡村,下图为“伊犁河谷部分卫星图”。读图,完成11~12题。11.影响该区域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土壤D.沙漠12.伊犁河谷中G218国道修建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①聚落②矿产资源③地形④气候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11.B12.C解析第11题,据材料可知,伊犁河谷位于我国西北新疆境内,深居大陆内部,距海远,降水少。据图可知,该区城镇多分布在伊犁河谷地区,该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少量山地降水,所以影响该区域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第12题,据图可知,G218国道位于伊犁河谷中,地势相对平坦,起伏小,施工难度小且行驶安全;同时沿线多城镇和乡村,能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和气候不是主要考虑因素。读下图,完成13~14题。13.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河流B.气候C.地形D.冻土514.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有按图中虚线修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虚线处是鞍部B.虚线处是河谷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答案13.C14.D解析第13题,由经纬度可知,题图为日本的本州岛,以山地为主的地形成为其交通运输线建设的主要障碍,铁路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的沿海地区。第14题,虚线处虽然是直线,距离近,却没有建铁路,最有可能是因为其地势陡(等高线密集),不适宜铁路选线。很多人感慨“长恨春归无觅处”,其实世界上真有一些地方“四季如春”。如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4°N)、昆明、也门首都萨那(15°N)、厄瓜多尔首都基多(0°)等。据此,回答15~16题。15.“春城”所在的地形一般是()A.谷地、平原B.盆地、平原C.高原、山地D.高原、谷地16.基多位于赤道,但居民家中都安装壁炉,其主要原因是()A.冬季寒冷B.受寒流影响C.降水多D.夜晚寒冷答案15.C16.D解析第15题,材料中提到的城市大多数位于高原、山地。第16题,基多虽然位于赤道地区,但由于海拔较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气温较低,居民在家中安装壁炉以取暖。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17~18题。17.维持这一“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关键是()A.江河B.森林C.村寨D.梯田18.哈尼族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6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答案17.B18.C解析第17题,该生态系统位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南方地区,森林在这一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如果森林被破坏,将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此处的梯田、村寨、河流等都会受到影响。第18题,将村寨布局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得较清洁的水源,使水源免受农业生产的污染。浙江宁波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读图完成19~20题。19.在四明山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主要原因是()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20.唐朝时宁波的行政中心从四明山山麓的小溪(今鄞州鄞江镇)搬迁到了现在的三江口,主要考虑的因素有()①河道运输②废水排放③水产加工④地形地势⑤水源丰富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④⑤答案19.A20.D解析第19题,山区公路呈“之”字形是为了降低坡度。第20题,三江口与小溪相比,地势更平坦,水源更充足,水运便利。二、综合题(本大题4小题,共50分)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7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解析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22.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形封闭,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盆地中部有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的边缘,从地貌部位来看,大多数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方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1)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2)除地形之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答案(1)城镇多位于绿洲上,绿洲大多数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城镇大多位于交通线上。(2)还有河流、气候、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等因素。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人类逐水而居,绿洲大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自然条件好,城市多分布在交通线上,交通便利。第(2)题,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除地形外,还有河流、气候、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等因素。23.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材料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流。故大城市必位于大川旁,而小村庄则近于小河边,“在水一方”,是聚落分布的突出特点。下面是我国长江流域聚落分布图(图A)和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图B)。8(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2)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的原因是什么?(3)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说明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答案(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大多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2)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较肥沃。(3)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因为河谷地势相对较低,气温较高,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解析第(1)题,由图A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多沿长江分布,形成沿长江分布的聚落带。第(2)题,由于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比较肥沃,适合人类的居住和发展,故山区的聚落多分布在这些区域。第(3)题,雅鲁藏布江谷地的聚落多分布在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在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而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同时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24.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特征的变化以及可持续乡村景观的重构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下图和下表表示我国兰州市中南部七里河区乡村聚落2002年至2012年的空间分布和变化。92002~2012年七里河区不同地貌区乡村聚落景观指数海拔2002年2012年聚落斑块数量/个平均聚落斑块面积/hm2聚落斑块数量/个平均聚落斑块面积/hm2河谷川台区(1700m)2642.063281.25丘陵山区(1700~2100m)4092.027101.27中低山区(2100~3080m)4241.455721.20(1)据图描述七里河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2)2002年到2012年乡村聚落斑块数量变多、总面积增加,但平均聚落斑块面积减小,据表说明其直接原因。(3)说明当地聚落景观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答案(1)聚落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的北部;海拔2100m的区域乡村聚落主要沿河谷分布(呈串珠状或条带状);海拔2100m的区域乡村聚落零星分布;低海拔河谷地区聚落斑块面积较大。(2)新增加的聚落主要位于海拔1700~2100m的丘陵山区和中低山区,新增加的聚落斑块面积受地形和空间限制,聚落斑块面积小,所以平均聚落斑块面积减小。(3)对自然地理环境开发力度增大的同时破坏了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河流含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