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学考章末检测卷(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免疫反应中,一定属于体液免疫的是()A.皮肤的屏障作用B.抗体与毒素结合使毒素失效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D.溶菌酶分解侵入人体的细菌B[皮肤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溶菌酶分解侵入人体的细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抗体与毒素结合使毒素失效属于体液免疫。]2.人体第三道防线“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C.靶细胞D.效应B细胞D[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产生和分泌的。]3.一些人对某种物质,如花粉、灰尘、化妆品等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这种现象属于()A.过敏反应B.非特异性免疫C.先天性免疫缺陷D.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A[一些人对某种物质,如花粉、灰尘、化妆品等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这种现象属于过敏反应,A正确。]4.人体接种疫苗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下列能分泌抗体的细胞是()A.效应B细胞B.辅助性T细胞C.巨噬细胞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A[效应B细胞(浆细胞)能分泌抗体,A正确。]5.下列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的是()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B.与艾滋病患者聊天C.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针头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针头就会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6.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2A.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致敏B淋巴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C.“甲流”患者在恢复过程中,效应B细胞能与病毒形成抗原—MHC复合体D.效应B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但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D[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分裂、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甲流”患者在恢复过程中,效应B细胞不能与病毒形成抗原—MHC复合体;效应B细胞能分泌抗体,故内质网比较发达。]7.麻风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能感染人体并能侵入细胞而引起麻风(一种慢性传染病),体内接触该宿主细胞并使之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吞噬细胞B.浆细胞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D.记忆细胞C[麻风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当人体细胞感染了麻风杆菌后,会激发细胞免疫形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感染的靶细胞,并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胞内的麻风杆菌。]8.英国科学家近几年研究发现,随着艾滋病病毒的不断进化,病毒的“毒性”正在减退,但艾滋病仍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下列有关HIV和AIDS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为HIV提供变异来源B.AIDS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C.HIV侵入辅助性T细胞后,其遗传物质能直接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中D.AIDS患者往往会招致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的感染C[HIV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正确;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其遗传物质逆转录成DNA,然后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中,C错误;AIDS患者往往会招致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的感染,D正确。]9.巨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3B[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和处理抗原,A错误;巨噬细胞加工和处理抗原需借助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来完成,B正确;巨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直接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C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均存在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D错误。]10.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辅助性T细胞合成并分泌白细胞介素-2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C[病毒侵入人体后,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暴露出病毒的特有抗原,并将其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辅助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合成并分泌白细胞介素-2;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下,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故A、B、D项均会发生;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具有细胞分裂能力,故C项不会发生。]11.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A.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T淋巴细胞的参与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C.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清除,癌细胞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清除D.艾滋病病毒能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也能破坏人体的体液免疫D[体液免疫也需要T淋巴细胞的参与,A项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是人体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三道防线,B项错误;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清除,癌细胞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清除,C项错误;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辅助性T淋巴细胞,能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也能破坏人体的体液免疫,D项正确。]12.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能够与抗原—MHC复合体结合B.每个成熟的T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C.效应B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将其消灭D.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相应抗原刺激后便立即分裂分化B[辅助性T细胞被抗原—MHC复合体激活,分泌某种物质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或致敏B淋巴细胞的分裂,而B细胞与相应抗原结合变为致敏B淋巴细胞,A项错误;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如果没有遇到这种抗原,这个T淋巴细胞就处于不活动状态,B项正确;效应B细胞能分泌出抗体,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将其消灭,C项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除了要受到抗原的刺激外,还要受辅助性T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的作用,才开始分裂,D项错误。]13.几种免疫细胞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4甲乙丙A.甲细胞转化为乙细胞的场所是胸腺B.乙细胞能合成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C.乙细胞转化为丙细胞需白细胞介素-2D.丙细胞已经失去了分裂和分化能力B[甲细胞转化为乙细胞的场所是骨髓,A项错误;乙细胞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能转变成致敏的B淋巴细胞,表明乙细胞膜上含有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B项正确;乙细胞受抗原刺激可以转化为丙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以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的分裂,C项错误;当成熟的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便被致敏了,之后便开始分裂和分化,D项错误。]14.如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关系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图中的三种器官是根、茎、芽,则乙曲线对应的器官是茎B.探索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必须设置清水处理的对照组C.具有顶端优势的植株,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a,则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bD.向光生长的植株,若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a,则背光侧的浓度可能为bD[根对生长素最敏感,芽次之,茎最不敏感,故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器官是根、芽、茎;在探索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实验之前已经进行过预实验,故可以不设置清水组作为对照;顶端优势中,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若曲线乙代表芽,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a,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小于b;向光生长的植物,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促进作用强,若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a,则背光侧可能为b。]15.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A.脱落酸B.乙烯C.细胞分裂素D.IAA5D[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生长素,即IAA,应选D。]16.用不透光的簿膜遮住小麦幼苗尖端以下部位,放在单侧光下培养(如右图)。小麦幼苗将()A.不生长B.直立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D.背光弯曲生长C[小麦幼苗感受单侧光照射的部位在尖端,用不透光的薄膜遮住小麦幼苗尖端以下部位,放在单侧光下培养,幼苗尖端的生长素仍会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再通过纵向运输促进小麦幼苗向光弯曲生长,C正确。]17.用不透光罩子罩住玉米幼苗尖端,然后给予单侧光照,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幼苗将()A.向光弯曲生长B.背光弯曲生长C.向上直立生长D.停止生长C[幼苗尖端是感光部位,用不透光的罩子罩住尖端,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尖端不会发生横向运输,而是向下运输促使幼苗直立生长,C正确。]18.如图是探究生长素(IAA)生理作用实验的示意图。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能促进幼苗生长B.生长素能抑制幼苗生长C.琼脂能促进幼苗生长6D.琼脂能抑制幼苗生长A[由图可知,去掉尖端的幼苗加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幼苗能直立生长,而加上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却没有这样的效果,说明生长素能促进幼苗的生长,A正确。]19.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mol·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A~C的范围内能促进生长B.A~D属于抑制生长范围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的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坐标中图示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A[根表现向重力性生长,a侧生长素浓度位于A点,促进生长,C点之前的浓度都属于促进生长的范围,C点以后的浓度属于抑制生长的范围。由于重力作用,b侧生长素浓度大于a侧,且b侧为抑制生长,则b侧生长素浓度应为C点以后。在太空中,因无重力作用,根的向重力性失去,但是根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不变,图示曲线仍适用于根的生长。]20.为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预实验,结果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预实验要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才有意义B.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作为实验材料C.NAA对插条生根的影响表现出双重性D.正式实验应在2~4μL·L-1范围设计更小的浓度梯度D[根据图中生根数量,正式实验应在2~6μL·L-1范围设计更小的浓度梯度,D错误。]21.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7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此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等知识。胚芽鞘尖端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向运输,故a′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向胚芽鞘基部运输,而b′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D正确。]22.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①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纵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③B.给予右侧光照时,向右侧光源生长的是②④C.给予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⑤D.置于匀速转盘(中央)上并单侧光照,④将向光生长D[①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给予左侧光照,胚芽鞘直立生长;③在尖端纵向插入锡箔,给予左侧光照,胚芽鞘直立生长;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给予右侧光照,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胚芽鞘向右侧光源弯曲生长;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