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考)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11章 学考章末检测卷 (十一)(含解析)(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学考章末检测卷(十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人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有限B.各地普降酸雨C.生物多样性下降D.CO2的过量排放A[人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有限。]2.下列物质中,与酸雨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臭氧B[二氧化硫与酸雨的形成密切相关,故选B。]3.不同植物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森林群落中,位于最上层的是()A.树冠层B.灌木层C.草本层D.地表层A[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从上到下依次是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表层,故选A。]4.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A.黑藻B.金鱼C.酵母菌D.蜗牛A[黑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故选A。]5.引起大气层臭氧量减少的主要物质是()A.水蒸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氟利昂D[氟利昂大量排放并到达大气圈上层,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通过化学反应会使臭氧量减少,故选D。]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一片草地B.生物圈C.一个池塘D.一片森林B[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B正确。]27.如图表示不同动物种群的个体总数以及一段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在这段时间内出生率最高的种群是()A.猎豹B.亚洲象C.赤狐D.田鼠D[出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来表示。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猎豹、亚洲象、赤狐、田鼠中出生率最高的是田鼠,D正确。]8.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若甲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D[结合图根据生物体所含有机物总量可知,图中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故若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乙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丙的数量增加,D正确。]9.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C[根据题意可写出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鹰的迁入延长了食物链,使3能量消耗的环节(营养级)增加,但没有改变能量流动的方向,C正确、D错误;鹰的迁入使黄雀的数量减少,导致黄雀的食物螳螂的数量增多,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细菌产生的能量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流向生产者,B错误。]10.一定时期内某种群的出生率为10%,死亡率为7%。这段时期内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是()A0B.3%C.7%D.17%B[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所以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10%-7%=3%。]11.如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能量只能由B传递给AC.B可能是某种动物或者病毒D.A是第二营养级B[由图可知,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A是捕食者,B是被捕食者,信息在生物之间是双向传递的,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只能由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B正确;在食物链中,被捕食者通常只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因此B可能是某种植物或动物,不可能是病毒,C错误;从图中不能确定B是生产者,故不能确定A是第二营养级,D错误。]12.下列陆地群落中,生物种类最贫乏的是()A.热带雨林B.荒漠C.北方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B[荒漠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生存的生物种类最少。]13.下图表示4个群落的年龄结构,其中属于增长型的是()A.甲B.乙C.丙D.丁A[甲图表示增长型,乙、丙图表示稳定型,丁图表示衰退型。]14.(2017·1月金华十校调研考试)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次生林是次生演替的结果4B.群落演替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C.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D.群落演替过程中存在物种取代现象B[次生林是次生演替的结果,A项正确;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是经过长期的进化形成的,一般处于最终平衡状态,B项错误;原生演替发生在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而次生演替发生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因此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C项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存在优势物种的取代现象,D项正确。]15.(2015·9月浙江选考测试卷)下列关于动物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的出生率相同B.所有种群的性比率都为1∶1C.害虫的种群密度不能作为防治的依据D.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将增多D[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不同种群的出生率不同,A项错误;种群的性比率是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有的生物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性比率,B项错误;害虫的种群密度能作为防治害虫的依据,C项错误;增长型年龄结构的种群,年轻个体多、年老个体少,预示着种群数量将增多,D项正确。]16.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实际上,种群数量常在一个平均值的上下波动,这个平均值才是环境容纳量,A错误;环境容纳量不受种群内源性调节因素的影响,B正确;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无K值,C错误;由于食物的影响,植食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冬季最小,D错误。]17.(2015·10月温州测试卷)某种细菌的起始数量为N0,每20min繁殖一代。理想状态下,1小时后该种群数量为()A.N0B.2N0C4N0D.8N0D[理想状态下,细菌呈指数增长。按照题意,细菌1小时繁殖3代,所以该种细菌1小时后的种群数量为23·N0=8N0。]18.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5只;第二次捕获38只,其中有标记的鼠为15只。则该鼠群的种群数量估计值为()5A.45只B.83只C.98只D.114只D[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N∶n=M∶m(N指种群总个体数;n指重捕个体数;M指标志个体数;m指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所以该鼠群的种群数量估计值=45×38÷15=114只。]19.下列关于种群自然增长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增长率上升的种群,其死亡率是下降的B.增长型的种群其自然增长率大于0C.种群自然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长而增长D.由于自然增长率的改变,个体数量往往会大幅度地高于或低于K值B[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即表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20.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物层B.森林中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A[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可以通过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物层来说明。森林中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这不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和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说明一个种群中个体的性状不同。]21.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J”形增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形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形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B[只有在理想的状态下,种群才呈现“J”形增长;种群呈“S”形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仍然是“S”形增长;“S”形增长过程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则该种群的增长6速率为0;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的K值不同。]22.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D.在群落中动物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分布D[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也往往有差异。动物的生存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23.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ABCDC[在一片树林中,在树→昆虫→食虫鸟这条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将树、昆虫、食虫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绘成图形,就形成C项所示的金字塔。]24.如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单位为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利用图中A的所有能量B.辐射的太阳能中仅有1%左右的能量被生产者利用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和被分解者利用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A[A中有一部分能量进入无机环境,A项错误;被生产者利用的太阳能:(1500000-1485000)÷1500000×100%=1%,B项正确;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大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及被分解者利用,小部分进入下一个营养级,C项正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D项正确。]25.现有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草→兔→狼,已知下图中的a代表狼摄入的能量,则下7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中的能量代表兔子的初级生产量B.b代表狼粪便中的能量,c代表狼同化的能量C.e中的能量可用于狼的生长、发育、繁殖D.若狼被人为大量捕杀,则兔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A[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或所固定的能量,而兔子是动物,属于消费者,A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共20分)26.(6分)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如下:草野兔狐狸狼请回答:(1)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________,狐狸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2)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当野兔数量增加时,狐狸的数量随之增加;狐狸的数量增加后,又会使野兔的数量减少。该过程属于____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3)该草原的动植物组成随时间改变而改变,这种变化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填“时间”、“垂直”或“水平”)结构。(4)若火灾使该生态系统破坏,几年后此地重新演变成了草原。该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解析】(1)该食物链中,草属于生产者,狐狸位于第三营养级。(2)野兔的活动性比较强,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野兔数量增加,狐狸数量随之增加,狐狸增加使野兔数量又减少,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3)该草原的动植物组成随时间改变而改变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4)该地火灾后重新演替成为草原属于次生演替。【答案】(1)草三(2)标志重捕法负(3)时间(4)次生27.(7分)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8(1)该农田中,褐家鼠的集合体称为________。在该食物网中它们处于________营养级,它们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________。(2)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若干年后该农田中将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树林,这种群落的演替称为________。(3)若该农田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DDT。上述几种生物中,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此现象称为____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