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体气第一部分:人体气机的运行关于人体气机的运行(2011-11-0420:22:01)转载▼标签:分类:转载杂谈人身有两种气,一是运动之气,一是固涩之气.运动之气分为元气.宗气.肺气.固涩之气为肾气(脾胃的气属于肾气的范围).四种气在体内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脏腑的生理功能.肾气主封藏,能固涩人体的气血津液神,不至于外出,若肾气虚衰不固,气浮于上而不下纳---喘而汗出,或动则气喘;中不能纳胃气---不欲食而呕吐;下不能固津液---遗尿,下利不止,遗精,崩漏等证;外不能固津---自汗出或动则汗出;内不能固血---肌体出血不止.以上诸证均是肾气不固的表现.而运动之气的运动.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元气与肾气正相反,元气虽系于肾,但是与肾气背道而驰,能行肾精以载肾气布散全身,发挥其固涩功能.但是元气的运动能上助宗气以搏动,以利于运血外达;还能疏运脾所吸收的水谷精微以上达与肺,以布散全身;还能疏运阴血以上达于心包.元气的作用在于使气血津液由下而上达.宗气的作用是搏动而转,促进心血外达,以利于温养全身.只搏动而不外行.因为《灵枢·五味》言:"其大气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名曰气海."《金贵要略.水气病》言:"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其搏与转既是心包中宗气的作用表现.其气行与散乃肺气的表现.肺气的运行主要在于宣降气机,使气的运行循一定道路而行.肺的宣发,使肺气布散于肌表,肺气在肺内为肺气,出肺则为卫气,行于脉外,推动心包脉中之血以布散全身(麻黄的作用表现),达到气行则血行的目的,所以说宗气搏而不行,血行在于卫气.卫气的循行于外,达到:温分肉,养骨节,肥腠理,充皮肤,泽毛发,司开合,行神明的广泛作用.但是卫气的循行是在营阴(即肺阴)的润养中达到营卫调和的,在肾气的固涩中循行不致过度开散,耗伤肺气.卫气开则汗出,闭则汗止.卫气昼日行于阳(偏于体表),夜则行于阴(偏于胃肠),合乎自然规律.肺气的肃降一则有助于胃肠之气的下行,一则达到金能生水,肺气下纳于肾的作用表现.运动之气中,元气偏于上行,肺气偏于宣外与下达,宗气在心包中起到中转的作用,而肾气在下起到封藏的作用.四种气在体内升.降.散.收,共同维持着脏腑的生理功能.气机在体内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明白此点,张仲景的学术思想是很难学到的.读经浅解之原气(2011-11-0420:08:03)转载▼标签:分类:转载杂谈今天头脑比较清晰,也想写点,想到原气,查查内经,结果素问灵枢两书都没有原气这两个字,这也就怪了,两本经书中没有原气,而难经中提到了4处,这时我想到张仲景在原序中说道的《八十一难》。这儿为什么说道原气,很多学者不明白我说的肝气=原气=少阳之气(胆气),这使我想到张仲景所说的博采众书,看来张仲景学习难经一书,体会到的是原气与三焦之间的关系,三焦与少阳之间的关系,并以此知道原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例如:1·三十六难曰∶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然∶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2·三十八难曰∶脏唯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然∶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府也,故言腑有六焉。3·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4·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尺,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原气,故知不死。5·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从难经来看,原气系于肾,为肾间动气,为人体之根本,三焦是原气行使作用的开始,其在针灸的经络循行上归属于少阳的范围,原气又称为生气之源,是十二经之根本,综合上面的条文,可以看出原气是通过少阳的三焦开始运行的,其表现形式是肾间动气,主通行的是三气,三气是哪三气?不能定论,经查证内难经中的气,结合伤寒论,个人得出这三气,其实就是一种气的三种不同的说法,三焦的而开始是原气,进而运行的是少阳胆气,最后运行的是肝气,这是如何来划分的,这就取决于内经中的络脉了,络脉分为孙络,浮络,大络,络脉等等,再看“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对于络脉的理解,现在理解思路与古人的理解思路是不一样的,至于为什么内经中提到动脉,这里的动脉是与不动的络脉相比较的,我的认为,古人认为动脉是经脉,是靠卫气运行促进血行而能营养全身。而络脉是不动的,是如何来运行津血的?所以结果长时间的考虑,我认为古人认识的络脉与现在我们理解的络脉是不一样的,结合原气的运行,从而得出,络脉的运行是靠原气来推动,使得阴血得以上行,为什么不动,是因为原气在升发促进时,是收缩的络脉,把阴血上疏到心肺,再有心肺布散到全身,发挥气血阴阳共同运行的生理机制。写到这里,想想内经中到底有没有原气的其他说法,基于时间,没有找到,希望对内经有研究的给予指点。以上是随想随写,没有修改,请多多指点三焦定位新识--zt(2011-11-0419:47:38)转载标签:杂谈▼以前写过关于三焦的一篇帖子,也很长时间没有写点什么了。看到了一篇关于三焦的帖子。想想自己的理解。突然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但是与我写的也很匹配,特此记录,以便以后细想。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都与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这联系当中,有着与众不同的三个方面,那就是我认为的三焦。不论对错,写出以供参考。人体是个完整的机器,但是,不是一个封闭的完整的人体,而是与外界息息相通的。在这相通的通道中,有三处是特殊的(以男子为例),他们分别是1·气体进入人体的肺腔,在这空腔中是唯一的与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关的重要脏器。如果没有肺,就不会有生命的存在。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上焦”,又称为气道。古人称之为“上焦如雾”,这雾如同气的形态。2·食物进入人体的胃肠道,这个空腔,上能连接口,下能连接肛门,这一条空腔,也是人体内部与外部相互联系的而重要脏器,他的主要作用是供应人体生理功能的必要脏器。没有胃肠道,生命即将枯竭而终止。这就是古人所谓的“中焦”,又称为谷道。古人称之为”中焦如沤“,长时间的存放水谷,腐熟水谷。3·水谷进入人体后,吸收水谷精微,糟粕从大便排出,但是吸收的水谷精微中的津液,有用的在脉内运行,无用的不能长时间的存于体内,需要排出,这里的排出需要一个空腔来储存这些多余的津液,这个空腔也要与外界相联系,因而形成了所谓的下焦,就是膀胱。又称为水道。古人称之为”下焦如渎“,渎者,水沟,水流的地方。以上是对三焦的形态的浅释,不一定对,但是有他的实际意义所在。还有一点就是,这样定位,与古人的说法不是很一致。原因是古人的解剖认识是有一定限度的,描述也是很简略的,注重的是功能,而不是形态。我的认识也不过是在现在解剖学的认识上结合古人的对于三焦的作用认识,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确定,以揭开几千年来的不同认识。还有就是古人有时候会把三焦作为一个名词来用,结合上了针灸的经络,成为三焦经。但是真正的三焦的意义在于怎么理解三焦的各自的不同的作用。虽说没有真正的临床意义,但是对于人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只是在某一个焦上可能会以肺,胃肠道,膀胱来命名,但是针对到整体来说时。就会联系到三焦的不同作用了。以上只是针对三焦的定位的一点想法,其次要深入理解三焦,就要结合我写的三焦的本质解,以及经络的微细结构(一,二,三),再深入理解三焦与经络,三焦与原气,三焦与气水,三焦与腠理之间的共同联系了,很微妙,很细致。明白这一点了,进而继续明白与脏腑之间的关系,在深入就要联系与药物之间的联系。这样就会把把人体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进而再结合伤寒论的条文来深入理解,形成统一认识,以后就是在临床上来验证了。《伤寒论》心得示略-zt(2011-11-0420:05:49)转载标签:杂谈▼学习伤寒论,很多学者都在孜孜深入的来学习,但是有时候有一点不明白,也不容易窥其全貌。那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张仲景说过“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这句话很简单,8个字,怎么来理解。很难说,为什么难说?这里面既要知道什么是卫,什么是营,什么是脉?还要知道营卫之间的关系,以及营卫与脉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不弄明白,张仲景所说的营卫不和怎么来理解,所以说很难。卫气怎么来理解,内经中都有说明,例如: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灵枢·胀论》;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此条可以看出卫气运行血脉以行阴阳的表现所在],等等,内经条文很多,就不在此一一例举。自己可以汇总一下,综合分析一下。把卫气弄明白了,再把营气弄明白,还要把脉也弄明白。这样弄明白了,整个伤寒论的三阳病就都明白了。这些问题我的帖子中都包含着,有心学习的自己可以找找,营卫好明白,但是脉不容易理解,脉属于厥阴病的范围,但是脉分为经脉与络脉,这一点我也说过了,对于营卫与脉,是经脉,但是对于络脉来说,就不是这样了,这里面教科书上没有说明,全是自己看内经以及伤寒论来理解的,也是三维一体的理解方式。厥阴主脉,分为经脉与络脉,经脉对外以濡养,络脉对内以收敛,心包主经脉,肝主络脉,经脉结合营卫来理解,那么,络脉结合但是什么?其实络脉也是这样,脉内是营气,但是脉外不是卫气而是肝气(或者叫元气,少阳之气),这样,对于络脉也形成了一个三维理解思路。这三种物质分别构成了伤寒论的三阴病主要机理。写到这里,可能很多不明白的,这肝气营气脉,是怎么形成的三阴病?在这里就要结合我前面曾写过的一些帖子了,就是经络的微细结构,腠理是脉道的内外运行的一个门,经脉与络脉的腠理是不一样的,经脉的腠理由于卫气的开腠理的缘故,所以腠理之门是对外的,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对机体的温养的作用。而络脉的腠理则是正相反,络脉上的腠理之门则是对内的,肾气的封藏之性固涩者腠理,使得络脉之外的水谷精微以及水湿之邪进入络脉内,所以经脉与络脉的作用机理就是一个对外一个对内,因此也就形成了一对相反相成的正常人体机理。肝气在肝脉外,向上升发,以促进络脉的输运,输运脉内的营气上行于心肺,有利于布散到全身。而卫气则是通行经脉,把脉内的营气布散到全身,这样形成了对外与对内相互发挥作用的正常生理机制。只有把厥阴病所主的经络之脉弄明白了,整个伤寒论就明白了。所以,要理解伤寒论,必须弄明白营卫脉之间的关系。把这些正常的生理功能弄明白了,再结合条文来理解,那就很明白了三焦的本质解2009-10-1019:12:01|分类:中医专业|字号订阅对于三焦的理解,自古以来,有很多的解释,但是都与《难经》的说篇二:热性体质气血不足如何调理热性体质气血不足如何调理?热性体质包含阴虚体质和湿热体质,属于热性体质者,多形体消瘦,精神易于激动,小便短少或黄,大便干燥或秘结,畏热喜凉,五心烦热或日哺微热,喜食冷物或冷饮。今天我们主讲热性体质中的阴虚体质,阴虚体质是指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体内阴液不足(组成人体的物质亏损,如血液、津液、阴精虚少),阴虚生内热的证候,常表现为形体消瘦,两颧潮红,手足心热,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口干口渴,喜吃冰凉东西或饮料,喜爱喝水但仍觉口干舌燥;全身常有燥热感又怕热,经常便秘或粪便干燥,尿液较少且偏黄。阴虚体质之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中医学认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