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故事孝顺第一部分:我的家庭风格故事我的家风小故事开篇前先说下我家的家训:1、欲成才,须先成人;2、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每个家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家规、家训,要说起我家的家风、家规、家训,那可就要跟我小时候的几件事有关了。从我懂事起,妈妈就告诉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学,意思就是要好学,奋发学习;其次是上进,要不断地上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然后是诚实,不诚实的人,哪会让别人信任你,依赖你呢;最后是善良,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有一颗狭隘的心,怎么为别人着想?怎么会在别人有困难时去帮助他呢?五岁时,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饭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还常常剩饭。并且我洗手时,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费半盆水,洗完后水龙头也不关,白白浪费了很多水。妈妈知道了我这两个不好的习惯以后,对我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饭了,并且要节约水资源。”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俭节约”。过年时,我到爷爷家去拜年。向爷爷说了声“新年快乐”。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包,放在我手上,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孙女啊!你已经六岁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级了。我要告诉你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尊敬长辈,无论你将来走到了哪儿,你看到长辈都要有礼貌,尊敬长辈;第二句话是孝顺父母,父母将你带到了世上,并养育了你。长大你一定要报答他们,孝顺他们;第三句话是自强自立,将来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赖别人,靠着自己的实力工作,还要安于现状,勤奋进取。这就是我对你的期望,希望你时时刻刻地记住。”又过了一年,我要上小学了。我们坐下来打算开个家庭会议。爸爸说:“今天的内容就是讨论家风、家规、家训。目的就是想让你上学后能约束自己管好自己。”我们讨论了很久,才确定下来。家风就是:勤学、上进、诚实、善良。家规是:勤俭节约家训则是: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自强自立。上学以后,我感觉自从有了家风、家规、家训,无时无刻不在谨记着,约束自己。篇二:我的家风故事我的家风故事浔溪乡中心小学朱嘉乐家风大概就是家里的风气,好风正气才是家风的真谛吧!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诚信、孝顺、以及勤俭节约等??家风——诚信记得有一次,全家准备去姑姑家做客,我兴奋的一晚上都没睡着。第二天临出门时,妈妈突然问我是不是和洛洛约好去公园。我猛然一惊,是呀!我约了洛洛了。可是这次如果不去姑姑家那就见不到我喜欢的小乌龟了,于是我就和妈妈说不去公园了。爸爸提着东西,从楼梯处走过来严厉的对我说:“你已经约好了别人,怎么能不去!有句话说:‘言必信,行必果’。一个有道德的人要讲信用,不能自食其言。”爸爸这几句意味深长的话使我深受启发,最后我决定不去姑姑家。虽然,那天上午,洛洛没有来,令我很失望,但是我很坦然,因为我履行了我的诺言,做到了问心无愧。家风——孝顺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爷爷奶奶和小叔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村子里传为佳话。妈妈是四川人,喜欢吃辣,但对奶奶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爷爷奶奶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家风三——勤俭节约记得小时候,饭菜一上桌,我就肆无忌惮地狼吞虎咽,吃得太快,自然掉下不少饭粒。每到这时,爸爸就会叫我将桌上的饭粒捡起来吃。我虽然照做,但心里从不当回事,所以每每还会再犯。这样的次数多了,爸爸就拿他吃完饭的空碗教育我:这不只是习惯问题,还是浪费粮食的可耻行为。我虽觉得他大惊小怪,但还是慢慢遵从于他,渐渐养成了吃饭不掉饭粒的好习惯。后来,我发现爸爸吃饭有个习惯:每次都是最后一个盛饭,无论饭多饭少他都能“包干到户”,一粒不剩。如今,我长大了,也慢慢理解了爸爸的想法,我想大概只有劳作过的人才能真正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家风是雨,孩子是苗。这样的家风让我受益匪浅。指导老师评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影响着孩子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该生通过不遵守约定而挨骂体现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做一个讲诚信的孩子。而父母通过尊敬祖父母,与家人和睦相处以及吃桌上的饭粒等一系列事情,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教育孩子要孝顺和节约。愿这优良家风代代相传。指导老师:孔思思篇三:家风家训小故事-百善孝为先踏实做事、诚信待人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就是在传统、朴实的家风熏陶下长大的……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这是父母对我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在我的成长的记忆中,父母一辈子没和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我的母亲是一位老实本分、任劳任怨的农民。在村里,她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赡养老人,虽然奶奶看不起她,但让奶奶颐养天年的还是她;出工干活,她从不挑三拣四,她认为啥活都要有人干,做好就行;她很乐于助人,有好东西除了留一部分给我和哥哥,大部分都会分给邻里乡亲——我们家现在是老年活动室。在我眼里,父亲是全能的,所有的农活都会做,农闲之际他会外出打工赚钱,在70年代较贫困时期父亲的勤奋保障了我们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在父母亲的影响下,我们的耳濡目染使我们及下代孩子们都传承着父辈的优良传统——做事踏实、与人友善、家庭和睦。百善孝为先——这是我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在父母的年代,兄弟姐妹多、人际关系复杂、私欲都较重。作为老二的母亲,没有学习的机会,带大8个弟妹、做繁重的劳力是她青春的全部,一身嫁衣是她全部的家当,也是遭奶奶一辈子白眼的理由,但母亲用她善良、有爱心的处事作风,不计前嫌的做好女儿、儿媳的赡养义务。有好吃的,首先想到老人、平时一有空就会去陪伴,90多岁的外公外婆由8个子女轮流照看,但70岁的母亲还是每天都会骑车去看一下,她说:人老了,看一次少一次,而且他们喜欢我,看见我就很开心,一天不去就会站在路口等待……奶奶一辈子没看好母亲,但一直侍奉左右的却是母亲(因为父亲是最小的,又和父母同住)母亲用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奶奶的无理,95岁的奶奶临终时终于对她翘起了大拇指。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侍奉公婆、赡养父母贵在平时用心。因此,我们现在跟公婆同住,享受天伦之乐;对一个人在家的母亲,我经常打电话问候,每星期看望一下,逢年过节,会买份礼物和家常菜,和爱人、孩子一起,为母亲做饭,静心听听她的故事和唠叨,给她洗洗衣服、晒晒被子;儿子每周会给老人打电话问候、老公会给点钱让妈妈、婆婆零用,我们的一点点孝心都会激发老人无限的满足感,跟人炫耀儿女对自己的好。看到老人开开心心的生活着,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家风格言:百善孝为先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