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释杨伯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语注释杨伯峻第一部分:十大论语——文化经典与学习1.14子曰:“君子⑴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⑵焉,可謂好學也已。”【譯文】孔子説:“君子,吃食不要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説話却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説是好學了。”【注釋】⑴君子——《論語》的“君子”有時指“有位之人”,有時指“有德之人”。但有的地方究竟是指有位者,還是指有德者,很難分别。此處大概是指有德者。⑵正——《論語》“正”字用了很多次。當動詞的,都作“匡正”或“端正”講,這裏不必例外。一般把“正”字解爲“正其是非”、“判其得失”,我所不取。2.4子曰:“吾十有⑴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⑵,四十而不惑⑶,五十而知天命⑷,六十而耳順⑸,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⑹。”【譯文】孔子説:“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説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别人言語,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随心所欲,任何念頭不越出規矩。”【注釋】⑴有——同又。古人在整數和小一位的數字之間多用“有”字,不用“又”字。⑵立——泰伯篇説:“立於禮。”季氏篇又説:“不學禮,無以立。”因之譯文添了“懂得禮儀”幾個字。“立”是站立的意思,這裏是“站得住”的意思,爲求上下文的流暢,意譯爲遇事“都有把握”。⑶不惑——子罕篇和憲問篇都有“知者不惑”的話,所以譯文用“掌握了知識”來説明“不惑”。⑷天命——孔子不是宿命論者,但也講天命。孔子的天命,我已有文探討。後來的人雖然談得很多,未必符合孔子本意。因此,這兩個字暫不譯出。⑸耳順——這兩個字很難講,企圖把它講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覺牽強。譯者姑且作如此講解。⑷從心所欲不踰矩——“從”字有作“縱”字的,皇侃《義疏》也讀爲“縱”,解爲放縱。柳宗元〈與楊晦之書〉説“孔子七十而縱心”,不但“從”字寫作“縱”,而且以“心”字絕句,“所欲”屬下讀。“七十而縱心,所欲不踰矩”。但“縱”字古人多用於貶義,如《左傳》昭公十年“我實縱欲”,柳讀難從。2.17子曰:“由⑴!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⑵。”【譯文】孔子説:“由!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注釋】⑴由——孔子學生,仲由,字子路,卞(故城在今山東泗水縣東五十里)人,小於孔子九歲。(公元前542—480)⑵是知也——《荀子·子道篇》也載了這一段話,但比这詳細。其中有兩句道:“言要則知,行至則仁。”因之讀“知”爲“智”。如果“知”如字讀,便該這樣翻譯:這就是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5.26顏淵季路侍⑴。子曰:“盍⑵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輕字當删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⑶”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⑷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⑸。”【譯文】孔子坐着,顏淵、季路兩人站在孔子身邊。孔子道:“何不各人説説自己的志向?”子路道:“願意把我的車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壞了也没有什麽不滿”顔淵道:“願意不誇耀自己的好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向孔子道:“希望聽到您的志向。”孔子道:“[我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青人使他懷念我。”【注釋】⑴侍——《論語》有時用一“侍”字,有時用“侍側”兩字,有時用“侍坐”兩字。若單用“侍”字,便是孔子坐着,弟子站着。若用“侍坐”,便是孔子和弟子都坐着。至於“侍側”,則或坐或立,不加肯定。⑵盍——“何不”的合音字。⑶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這句的“輕”字是後人加上去的,有很多證據可以證明唐以前的本子並没有這一“輕”字。詳見劉寶楠《論語正義》。這一句有兩種讀法。一種從“共”字斷句,把“共”字作謂詞。一種作一句讀,“共”字看作副詞,修飾“敝”字。這兩種讀法所表现的意義並無顯明的區别。⑷施——《淮南子·詮言訓》“功蓋天下,不施其美。”這兩個“施”字意義相同,《禮記·祭统》注云:“施猶著也。”卽表白的意思。⑸信之、懷之——譯文把“信”和“懷”同“安”一樣看做動詞的使動用法。如果把它看做一般用法,那這兩句便應該如此翻譯:對“朋友有信任,年青人便關心他”。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譯文】孔子説:“[對於任何學問和事業,]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爲樂的人。”6.23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静。知者樂,仁者壽。”【譯文】孔子説:“聰明人樂於水,仁人樂於山。聰明人活動,仁人沉静。聰明人快樂,仁人長壽。”7.16子曰:“飯疏食⑴飲水⑵,曲肱⑶而枕⑷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譯文】孔子説:“吃粗糧,喝冷水,彎着胳膊做枕頭,也有着樂趣。幹不正當的事而得來的富貴,我看來好像浮雲。”【注釋】⑴疏食——有兩個解釋:(甲)粗糧。古代以稻梁爲細糧,以稷爲粗糧。見程瑶田《通藝録·九穀考》。(乙)糙米。⑵水——古代常以“湯”和“水”對言,“湯”的意義是熱水,“水”就是冷水。⑶肱——音宫,gōng,胳膊。⑷枕——這裏用作動詞,舊讀去聲。7.37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譯文】孔子説:“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却經常局促憂愁。”12.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⑴。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⑵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譯文】顏淵問仁德。孔子道:“抑制自己,使言語行動都合於禮,就是仁。一旦這樣做到了,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是仁人。實踐仁德,全憑自己,還憑别人嗎?”顏淵道:“請問行動的綱領。”孔子道:“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話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説,不合禮的事不做。”顏淵道:“我雖然遲鈍,也要實行您這話。”【注釋】⑴克己復禮——《左傳》昭公十二年説:“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那麽,“克己復禮爲仁”是孔子用前人的話賦予新的含義。⑵歸仁——“稱仁”的意思,説見毛奇齡《論語稽求篇》。朱熹《集注》謂“歸,猶與也”,也是此意。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鬬;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⑴。”【譯文】孔子説:“君子有三件事情應該警惕戒備:年輕的時候,血氣未定,便要警戒,莫迷戀女色;等到壯大了,血氣正旺盛,便要警戒,莫好勝喜鬬;等到年老了,血氣已經衰弱,便要警戒,莫貪求無厭。”【注釋】⑴孔安國注云:“得,貪得。”所貪者可能包括名譽、地位、財貨在内。《淮南子·詮言訓》:“凡人之性,少則猖狂,壯則强暴,老則好利。”意本於此章,而以“好利”釋得,可能涵義太狹。篇二:论语译注《论语译注》读后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深刻的句子,至今令我不能忘怀。还记得初一那时,第一篇接触的课文就是《论语十则》,认识了孔子这位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习着他传授给后人弟子的做人道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虽然孔子是我们的学习的榜样,但也为我们列举了许多圣贤作为学习的榜样。“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的子产;“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的晏平仲;“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宁武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伯夷叔齐;“其心三月不违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尧舜;“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孔子本人。书中圣贤数不胜数,所具品质更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论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正如孔子的“温故而知新”的道理一样,它应是常读常新的.我想,我只要记住其中哪怕是一句话,并依言而行,始终如一的话,就足够受用一生的了.篇三:邱培超─杨伯峻《论语译注》楊伯峻《論語譯注》言說策略析論邱培超*一、前言現今書坊中,隨處可見「古籍今譯」的作品。然而,古籍今譯的出現,標示著古代的語言與今日的語言,出現了距離。由於今人不了解古籍中的語言,所以必需藉助這些「古籍今譯」作品的力量以一窺古人的世界與思想。然而,古代語文與當代語文,同時出現在古籍今譯的作品中,看似等值的。實際上,中間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今人周慶華先生在〈古籍今譯的語言轉換問題〉一文中,(收入《中國符號學》一書)便提出許多值得思考的方向。因此,本文即以周慶華先生的文章為基礎,進一步檢討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注》。我們所以以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注》為探討對象,原因有二﹕其一,楊伯峻先生是民國以來,相當重要的一位經學家。其叔父楊樹達先生,更是重要的經學家、甲金文學家。楊伯峻先生在其學術、身世背景的基礎上,在語譯《論語》時,較現今他家所語譯的成果,更為周詳與明確。其次,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注》,不僅是研究《論語》學的學者們重要的參考資料外;一般想要了解《論語》的讀者,《論語譯注》也常常成為入門書,可見其影響力與重要性。因此,本文即以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注》為探討對象。二、古籍今譯中言說策略的反省周慶華先生在〈古籍今譯的語言轉換問題〉一文中提出,古籍今譯的作品其實沒有絕對性的必然保證。亦即是指,古籍今譯中的成果,只要在主體譯者(古籍今譯的作者)與讀者之間能夠建立起相當的默契,(周氏稱之為「相互主觀性」)不論是二者有相同、相似的背景,抑或是完全無知而完全相信主體譯者的讀者,願意相信主體譯者所語譯的為真即可。因此,周慶華先生認為「正因為古籍今譯是權力意志的發用,所以古籍今譯就成了一種策略運作;也正因為古籍今譯只能在相互主觀中獲得保證,所以古籍今譯也就只有權宜性而沒有絕對性。」(《中國符號學》,頁174)若然,則我們可以進一步去探討,主觀譯者是如何使自己在語譯古籍時,增強其相互主觀性。亦即是指,主觀譯者如何使讀者相信,他所語譯的古籍的語言為真。然而,我們檢討一部古籍今譯的作品時,雖然無法保證其正確與否,亦即周慶華先生所說的「只有權宜性而沒有絕對性」。但是,我們認為主體譯者必需把握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即「不可自相矛盾」。換言之,雖然沒有絕對保證性,但主體譯者在語譯古籍時,一旦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必然使得古籍出現前後文的不通順,甚至使得古籍也看似自相矛盾。如此一來,古籍今譯的可信度也必然出現絕對性的下降。我們*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就以《論語譯注?雍也》﹕「仁者壽」一句經文為例。楊伯峻先生語譯此句為﹕「仁人長壽」(頁62)。初次看此譯文,似乎文通句順,也十分合理。然而,如果進一步思考,就可以發現其中存在著矛盾。在〈雍也〉中有一段記載,是孔子稱讚顏回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顯然地,顏回應可堪稱是一位「仁人」。然而,顏回卻「不幸短命死矣」,(〈雍也〉)孔子甚至「哭之慟」。(〈先進〉)如果「仁人長壽」,那麼在疏解顏回的相關篇章,必然造成困難而顯得自相矛盾。我們相信朱熹在疏解「知者樂,仁者壽」時,應該是有考量到此問題的。因此,當他在疏解時,就不將「壽」置於年齡上談,而認為﹕「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動靜以體言,樂壽以效言也。動而不括故樂,靜而有常故壽。」(《四書集注》,頁90)由此可見,若依楊伯峻先生的語譯,勢必造成自相矛盾的窘境,而相互主觀性也必然造成絕對性的下降。因此,不論相互主觀性有無絕對保證性,但,我們認為必需有一大原則,即是主觀譯者決不可有自相矛盾的情況出現才是。楊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