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农业普查工作总结范文第一部分: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安排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安排篇二:鄂州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数据工作总结鄂州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总结鄂州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工作自四月十日正式展开,至七月十七日全面完成报表扫描、逻辑审核等任务,历时九十九天。鄂州农普办除了承担本市二十万农户的数据处理任务外,还按省农普办的要求,承担了天门市三十万农户的农业普查表扫描任务。在省农普办的指导下,在市农普办领导的直接指挥下,鄂州市各级农普人员发扬统计系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精心组织、团结协作,在严格控制各环节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前完成了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处理任务。一、精心组织使工作有序开展无论是在农普数据处理工作的的准备阶段还是全面展开阶段,鄂州市农普办领导都高度重视数据处理工作。市农普办领导多次召集业务组和数据处理组的有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各个阶段的工作,对各地区、各环节的工作进行组织和协调,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普办领导尽最大努力在经费上、物质和人员上保证数据处理工作的需要。除了安排数据处理需要的配套设备以外,还另外补充了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在场地安排上,局领导专门安排了两间办公室作为农普表的存放仓库;局里唯一的会议室,也成了基层农普人员修改农普表错误的工作间。在经费和人员上,只要是工作需要,市农普办领导都尽最大努力给予了支持。市农普办领导既是整个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担当了工作中服务员的角色,使鄂州市的农普数据处理工作有了良好的组织和后勤保障。农普数据处理工作涉及的地区之多,人员之广泛,对市农普办的协调和调度能力是个极大的考验。在光电扫描阶段,市农普办力争做到合理安排、精心调度,保证本市及天门市各乡镇的农普表有序、及时地开展扫描;在逻辑审核阶段,鄂州市在市农普办和各区中安排了多个逻辑审核点,逻辑审核工作与扫描工作同时进行;在对光电扫描人员的安排上,市农普办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灵活调度,使扫描人员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市农普办还注重加强与天门市同行的沟通与交流,协调并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天门市农普办的同行对扫描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对该市的扫描工作组织得井井有条,工作始终在友好和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在各地农普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在鄂州市农普办的精心组织下,整个农普数据处理工作得以紧张有序地进行。二、加强管理保证工作高效运行有了良好的组织保障,各环节的严格管理就成了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市农普办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数据处理的每个环节,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对各地各乡镇的农普人员,市农普办规定了几条纪律,如各乡镇必须听从统一调度,按规定时间送达报表、审核修改逻辑差错,须按要求到现场解答扫描和审核过程中的各种疑问、解决各种问题,不得任意篡改和指使扫描人员篡改数据;不得干扰扫描人员正常的工作秩序等等。对于部分工作进展缓慢的乡镇,市农普办除了及时提醒和提出批评外,还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光电扫描工作处于整个数据处理工作最重要的位置。由于临时从大学招录的扫描人员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更没有参与过统计工作的实践,而她们所从事的工作又直接影响到数据质量的高低,因此,市农普办将对扫描员的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用规章制度引导和制约扫描人员按规定的要求完成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市农普办制定了十条工作纪律和扫描工作操作规范,并规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同时,要求扫描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交接班和岗位衔接;资料的交接必须来源清楚,去向明确;各岗位必须按规定填写操作日志等等。市农普办还根据实际需要,修改或者自行设计了各环节的传递单据。对于在一个班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系统管理员都及时进行了指正,并作详细记载,适时通报给接班的另一个班组,以杜绝问题的再次产生。这些管理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有效地保证了扫描工作的规范高效运转。三、严格控制严把数据质量关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也是农普数据处理工作的命脉所在。市农普办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农普办数据处理方案的规定,把好各环节数据质量关。在光电扫描阶段,市农普办始终牢记了省农普办领导许永民的一句话,“业务组给我们圆的,我们数据处理组绝不能把它画成方的。”并把它作为扫描工作数据质量控制的总原则。为此,市农普办采取了多项措施保证扫描数据质量。一是提高扫描人员的责任意识。我们向扫描人员反复强调农业普查对于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让扫描人员认识到她们从事该项工作所担负的神圣责任,从思想上提高她们对数据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从技能上保证扫描人员具有控制数据质量的能力。在扫描工作开始前,市农普办对扫描人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为她们讲解农普报表的指标含义、报表的指标体系以及各个表种之间的关系等等,并对在工作中发现的因对报表理解不透而产生的错误及时更正,使她们能准确而熟练地处理扫描中出现的各种差错;三是从手段上控制数据质量。录入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严格按照要求填写缺人、缺户和返工通知单,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容许擅自处理等等,使扫描数据既保持了原汁原味,又防止了各类差错的产生。在逻辑审核阶段,市农普办将农普数据符合本市农村实际情况作为控制数据质量的总原则。市农普办实行了数据质量下管一级的办法,各区、乡镇街的数据结果最终由市农普办组织验收。在修改逻辑差错的过程中,基层农普人员不搞简单地加减平衡,不搞人为的数据衔接,力求数据符合客观实际。除了进行正常的数据审核,数据处理组的同志还对合并后的全市农普数据进行了数据质量检测,发现了普查表中用正常的审核程序发现不了的错误。一是通过层层汇总,发现了一些诸如小数点定位错误造成的超常数据;二是通过对乡表和村表逐张浏览,发现了一些数据该填未填的错误;三是采用总量控制法,杜绝了基层农普人员在修改农普表逻辑错误时,因怕麻烦而删除部分指标情况的发生等等。正是有了对各环节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使鄂州的农普数据处理工作既保持了高速度,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数据质量。四、尽职尽责全身心奉献农普工作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农普数据处理工作,没有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整个数据处理过程中,鄂州农普办业务组和数据处理组的同志们工作不分份内份外,时间上不分业内业外,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数据处理工作中去。在紧张阶段,市农普办的同志连续两个月的时间放弃了双休日的休息,全天候一心扑在工作上。有的同志每天工作时间在十小时以上。为了不影响数据处理的进度,系统管理员利用晚上的时间研究系统疑难问题,对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经常是加班到深夜才回家吃晚饭。鄂州在只有一套光电扫描设备的情况下,承担了鄂州、天门的五十万农户的报表扫描任务,按单套设备的扫描量计算,鄂州扫描点承担的工作量在全省各扫描点中应该算较多的。在长达八十五天的时间里,临时招录的扫描人员克服了既要工作又要在校学习的困难,有的毕业班的扫描员甚至推迟了到外地就业的时间,一心一意、善始善终地投入到工作中。为了抢进度,经常是管理员要求下班,而扫描员们坚持要加班。省农普办临时为鄂州增加了一台扫描仪后,在没有新增扫描人员的情况下,农普表的平均日扫描量高达2.7万张。扫描员们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感动了各地的农普人员。天门市农普办的带队领导感叹到,没想到我们原先预计需要四十多天完成的扫描量,你们只用了二十多天就圆满完成了任务。可以说,鄂州市篇三:临沂市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汇总临沂市第二次农业普查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我市开展了第二次农业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6年度。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所有普查对象由普查员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我市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近6万多人,填报普查表近550万张。通过普查,掌握了全市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按照国务院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临沂市农普办组织了数据质量抽查,评估了普查数据质量:一是采用分层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抽选了340个住户进行再次访问,并与普查登记结果进行比较核实;二是随机抽选了100个普查区的基础数据,对普查表的抄录、填报、识别等方面的差错进行全面检查。综合抽查结果显示,全市农业普查应登记户的净漏报率、原始数据差错率均远远低于国家方案规定的标准。数据质量达到设计标准。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临沂市农普办和临沂市统计局现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一、普查对象基本情况临沂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共调查了180个乡级行政单位,其中乡32个,镇129个;7367个村级组织,其中7187个村;268.42万个住户,其中在农村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户267.85万个。二、农业基本状况和生产条件(一)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2006年末,全市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46.5万户,比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时增长13.82%。在农业生产经营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户占62.61%。全市共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2653个。(二)农业机械及使用情况全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较第一次农业普查时有了显著提高。2006年末,全市大中型拖拉机1.52万台,比1996年末增长76.91%;小型拖拉机61.18万台,增长323.04%;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7173台,增长66.58%;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43.85万台,增长598.25%;联合收割机3311台,增长1447.2%。2006年,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74.2%,比1996年提高28.11个百分点;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7.78%,比1996年提高4.53个百分点;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4.37%和0.09%。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21.83%,比1996年提高了14.07个百分点;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22.86%,比1996年提高了19.15个百分点。(三)设施农业2006年末,全市温室面积1966.9亩,大棚面积159439.6亩,中小棚面积48231亩。2006年度,在温室和大棚中,种植蔬菜209253亩,食用菌2059亩,水果6005.5亩,园艺苗木4867.1亩。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服务(一)交通2006年末,在乡镇地域内有火车站的乡镇占全部乡镇的8.33%,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的占71.67%。乡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在一小时车程内的占100%,距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在50公里之内的占93.33%。2006年末,100%的村和100%的自然村通公路,24.38%的村地域内有车站。25.23%的村进村公路路面以柏油路面为主,7.09%的村村内道路路面以柏油路面为主。(二)电力、通讯2006年末,100%的乡镇已经完成农村电网改造,100%的村和100%的自然村通电;100%的村和100%的自然村通电话;99.44%的乡镇有邮电所。(三)文化教育2006年末,13.33%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28.89%的乡镇有公园。90%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95.81%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77.99%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100%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87.21%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36.88%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4.43%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7.33%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1.57%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四)环境卫生在本次普查的129个镇中,56.59%镇的镇区实施集中供水,13.95%镇的镇区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17.05%镇的镇区有垃圾处理站。40.42%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8.12%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26.93%的村有沼气池,14.59%的村完成改厕。(五)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2006年末,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