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数学有关的折纸第一条:数学折纸当我把这个纸艺从里面翻出来,它就不停地变化颜色,先是黄色,然后蓝色,然后红色,然后又是黄色。如果我不停地翻转它,它就不停地变化颜色。这个玩具是几年前由一个无聊的数学系的学生发明的。它做起来很容易,而...当我把这个纸艺从里面翻出来,它就不停地变化颜色,先是黄色,然后蓝色,然后红色,然后又是黄色。如果我不停地翻转它,它就不停地变化颜色。这个玩具是几年前由一个无聊的数学系的学生发明的。它做起来很容易,而且能使你心不在焉的玩上几个小时。将下面这张图打印出来,剪去所有白色的部分,然后依照下面这些简单的步骤。这张图能在纸上打印多大就打印多大。这张图上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右边那张图,它上面有很多额外的线和文字,来辅助你正确地折你的第一个玩具。左边那个可以作为你的第二个,它上面没有多余的线和文字,看是去会更好看些。当你折得很好的时候,你就可以打印下面这张图了,它左右两张图都没有多余的线。第一步:剪下彩色的部分,按照上面的线和文字折叠第二步:折好后,这“GlueHere”的地方涂上胶水。你可以用牙签或其他东西来将胶水涂得均匀。篇二:数学活动折纸与证明数学活动折纸与证明【学习重、难点】重点:经历操作、证明的过程,探究解决折纸问题的方法并会解决折纸问题难点:探究解决折纸问题的思路学习过程:活动一:(1)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正方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FB(2)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等腰三角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CFDBCE活动二:(1)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折矩形。(2)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折等腰三角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3)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折等边三角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CFENAB活动三:(1)用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折菱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2)用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折菱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观察与发现: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得AC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展开纸片(如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和点D重合,折痕为EF,展平纸片后得到△AEF(如图②).再分别沿DE、DF折叠展平纸片后得四边形AEDF(如图③)。试判断四边形AEDF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AAADCDC图①图②活动四:用两张长方形纸条纸片拼菱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活动四: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正五边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折叠问题方法归纳:D图③C1、如图,将△ABC中,AB>AC,D、E分别是AB、AC上的点,△ADE沿线段DE翻折,使点A落在边上,记作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E垂直平分线段AA′(B)AD=AE(C)AA′垂直平分线段DE(D)AA′平分∠BAC2、将一矩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折叠后A?B与E?B与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BD的度数()A.大于90°B.等于90°C.小于90°D.不能确定D??EAB5、如图,将△ABC沿DE折叠,使点A与BC边的中点F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AB且EF?②?BAF??CAF;1AB;2第5题图1③S四边形ADFE?AF?DE;2④?BDF??FEC?2?BAC,正确的个数是()(A)A.1B.2C.3春蕾杯教学反思———5.4折纸与证明今年的春蕾杯的课题是九年级的一节活动课《折纸与证明》,这节课极具挑战性,对于活动课该怎么上,作为年轻老师的我是一头雾水,没有一点头绪。这样的课题让我感觉到很有压力,不过正是因为有压力,人才会有动力,象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正需要这样的磨练机会,促使我们的成长,所以首先感谢学校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平台,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知道了自己在讲课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对这节课的总结如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经历操作、证明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对数学证明的兴趣,感受证明的必要性,感受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的关系;2、进一步发展合乎逻辑的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3、经历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的过程,增进应用数学的能力。这节课我准备了四个活动:活动一在长方形上折正方形,折等腰三角形,折等边三角形;活动二在正方形上折等腰三角形,折等边三角形;活动三在三角形上折菱形。从这4个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折纸当中体现的数学证明思想。这节课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的学习,也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折纸中的数学证明,但从备课到一节课上下来,我的思绪都不是太清楚,对本节课的重点把握的不是很到位,上课的时候语言表述的也不是很清楚。在评课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研究要更加细致到位,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并要有一定的提升。总的来说,我觉得这节课设计还算完整,有让人满意的地方,也有很多的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讲的过多,留给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余地太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掌握,特别是一些差生,反应比较慢的学生有点接受不了。还有就是板书太少以及板书的不规范,这些都是以后的教学过程我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有改进的机会,才会有进步。王丹娟2010-12-10篇三:数学活动折纸与证明数学活动折纸与证明【学习重、难点】重点:经历操作、证明的过程,探究解决折纸问题的方法并会解决折纸问题难点:探究解决折纸问题的思路学习过程:活动一:(1)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正方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FB(2)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等腰三角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CFDBEC活动二:(1)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折矩形。(2)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折等腰三角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3)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折等边三角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CFENAB活动三:(1)用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折菱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2)用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折菱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观察与发现: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得AC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展开纸片(如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和点D重合,折痕为EF,展平纸片后得到△AEF(如图②).再分别沿DE、DF折叠展平纸片后得四边形AEDF(如图③)。试判断四边形AEDF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AAAFDCDC图①图②活动四:用两张长方形纸条纸片拼菱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活动四: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正五边形,并探究操作的合理性。折叠问题方法归纳:D图③C1、如图,将△ABC中,AB>AC,D、E分别是AB、AC上的点,△ADE沿线段DE翻折,使点A落在边上,记作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E垂直平分线段AA′(B)AD=AE(C)AA′垂直平分线段DE(D)AA′平分∠BAC2、将一矩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折叠后A?B与E?B与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BD的度数()A.大于90°B.等于90°C.小于90°D.不能确定D??EAB5、如图,将△ABC沿DE折叠,使点A与BC边的中点F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AB且1AB;②?BAF??CAF;21③S四边形ADFE?AF?DE;2④?BDF??FEC?2?BAC,正确的个数是()(A)EF?A.1B.2C.3第5题图春蕾杯教学反思———5.4折纸与证明今年的春蕾杯的课题是九年级的一节活动课《折纸与证明》,这节课极具挑战性,对于活动课该怎么上,作为年轻老师的我是一头雾水,没有一点头绪。这样的课题让我感觉到很有压力,不过正是因为有压力,人才会有动力,象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正需要这样的磨练机会,促使我们的成长,所以首先感谢学校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平台,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知道了自己在讲课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对这节课的总结如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经历操作、证明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对数学证明的兴趣,感受证明的必要性,感受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的关系;2、进一步发展合乎逻辑的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3、经历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的过程,增进应用数学的能力。这节课我准备了四个活动:活动一在长方形上折正方形,折等腰三角形,折等边三角形;活动二在正方形上折等腰三角形,折等边三角形;活动三在三角形上折菱形。从这4个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折纸当中体现的数学证明思想。这节课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的学习,也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折纸中的数学证明,但从备课到一节课上下来,我的思绪都不是太清楚,对本节课的重点把握的不是很到位,上课的时候语言表述的也不是很清楚。在评课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研究要更加细致到位,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并要有一定的提升。总的来说,我觉得这节课设计还算完整,有让人满意的地方,也有很多的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讲的过多,留给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余地太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掌握,特别是一些差生,反应比较慢的学生有点接受不了。还有就是板书太少以及板书的不规范,这些都是以后的教学过程我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有改进的机会,才会有进步。王丹娟20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