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第一部分:开展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开展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如今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在体现出诸多意义的同时,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几年的实践摸索让我有了一些心得。社会综合实践课程开设后,为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提供了机遇,为深化课堂所学的内容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一、社会实践活动案例1、利用周六、周日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动脑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了在课堂上无法体验的学习乐趣,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品味成功,体验创新。2、走向社会生活。学生利用周末通过“我做小老师”、“走进敬老院”、“感谢有你”“我为贫困儿童献爱心”等,既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更品味到了付出的艰辛。结合体验在就餐时的“节约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远不是墙上写几句节约标语,读读“锄禾”之类的古诗,而能达到的教育效果。“我做小老师”让学生体验到做老师的辛苦与幸福。“走进敬老院”让孩子们在付出中体会到感恩父母,感恩为自己付出的人。二、给学生带来了什么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取向包含:体验性目标、行为目标、过程性目标、生成性目标等。这次“奏响青春的序曲”实践活动,学生学习自主,展现自我,体验性目标、行为目标、过程性目标、生成性目标等各方面均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1、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注重学生在活动时的领悟、感悟等体验的获得和经验的生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学生们干着大多从没经历的“活”:分菜集体就餐,从除草到烧火做饭,从搓稻草绳到剪窗花等等。学生们感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到的东西真不少。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体验中获得了经验。2、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注重学生的自身行为的变化。社会实践活动能为学生的自身行为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学会分享和合作。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但都以小组合作为前提,“我做小老师”、“走进敬老院”等无一不是合作完成。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体验、在合作中分享成果。让学生领会合作的必要,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表达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为人准则,增强了学习的使命感。“献给远方伙伴的一份小礼物”通过调查、体验、实践,学生懂得了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增强了社会责任心。这份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为以后内化的自觉学习行为夯实了基础。3、过程性目标。过程性目标不仅仅注重或追求活动的结果,更注重和追求活动的过程。“体验农活”注重体验劳动过程;“走进农家”注重丰富农家生活的体验过程;“调查问卷”注重调查的交往过程等等。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都十分注重和追求活动过程本身,而不是活动的结果。活动的成效因人而异,没有也不规定必须达到什么统一结果。4、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动态性的,注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展开过程中的变化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多种能力的生成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如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探索考察能力、自我展现能力等,更重要的是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养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陶冶了学生的情操。(1)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刻苦持之以恒的学习好习惯,在生活中没有剩余饭菜;课间操中,个个精神饱满,展现了青少年的风采。(2)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自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引导着学生向往美好的人生,追求“生活中的人”的真谛。三、给教师带来的思考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不应该再把学习看成是一个通过强化措施被动地记忆各种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包括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习者、协作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1、“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陶行知语)。生活是重要的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实践活动着眼于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用实践去检验知识。生活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是一种无时不在发展的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充分利用自然的、社会的一切因素,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走进农家”、“体验农活”“走进敬老院”等亲身实践活动,积累了经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发展。教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但教师的指导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前提。教师的指导,更多的是目标导向、兴趣激发、情境创设、方法指导、解答疑难、行为矫正。教师的指导,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活动形式,力求在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相结合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创性,促进个体主动和谐健康发展。2、“我做了,我理解了”。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则醒目的格言:“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是实践,即做。参与是学生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机会或许太少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动手、动脑、实践、创造。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实践,并从实践过程中获得体验,学生体验的过程也是个受教育的过程。活动过程中的学生是真实的,是丰富多彩的,关注过程,就是关注了每个学生。成功是一个好的结果,但失败更是实践过程获得的宝贵资源。3、“教育的意义在于人的发展”。教育不仅是让人获取知识,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体验创新,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实践中促进人的发展。认识自我,追求学生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中,激发学生积极表现自我、批判自我、展示自我,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充分发展。在认识自我中,不断丰富自己“人”的内涵,完善自己的人格个性。实践反思,促进教师发展。教育从实践中走来,教育要走向实践。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同样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如何有效利用社会的、自然的教育资源;如何设计实践活动的过程;如何精心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何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积极养育;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等等,都应是我们教师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和努力追求的。实践证明,教师只有不失时机地将学生实践的领域和方式从校内扩展到社会,从模拟性实践扩展到现实性实践,从模仿性实践扩展到创造性实践,从单一性实践扩展到综合性实践,学生的视野才能更加开阔,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才能更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才能更旺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快速地增长。特别是在当前实施新的课程教材改革方案中,社会实践活动缓解学校在选修课、活动课方面师资暂时短缺的状况.确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就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说.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有待再作努力!篇二:中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中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和意义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2、意义: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具体过程参考如下:A、编组、选题;B、聘指导教师;C、制定活动方案;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F、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三、注意事项: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1、社会参观活动。2、参观、访问、考察,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家庭经济收入”、“本村居民生活改变”、“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3、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1)关于状况调查研究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3)调查研究4)小麦的生产过程及效益5)村民交通意识及对策6)乡村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7)当地资源状况调查8)中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10)家庭经济收入的来源11)近几年本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变12)中小学零用钱数量的调查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四、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7月14日下发《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布置暑假社会实践工作。7月15日—开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下期开学报名时各班向学校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总结材料: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2、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每班4份,其中必须有一份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4、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9月初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具体时间待定)1、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板报、专刊、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3、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4、举办“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5、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并在校园网上交流。选送10份送学校参评。篇三:中学生社会实践课题参考灵丘一中学生社会实践课题参考一、社会调查类做一项社会调查,对中学生或者社会上某种现象和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做出总结,获得心得体会。例如:1.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现象的调查2.中学生打架斗殴问题的调查与分析3.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与分析4.同班同学人际交往情况调查5.中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观6.中学生阅读量调查7.中学生寒假学习情况与安排调查8.00后中学生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情况调查9.我县在校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10.家乡方言词汇调查11.去本县污水处理厂做调查12.本县矿产资源调查(种类,分布,利用等)13.唐河水调查分析(水源,水系,利用,污染,保护等)14.我校植被调查分析(树种,生长特点等)15网络词汇调查16零零后心理抗挫能力调查二、好人好事、义务劳动类参加一项义务劳动,或者献爱心活动,在其过程中获得成长。例如:1.去敬老院、孤儿院等做义务工作2.到社区帮忙,如拥军拥属,敬老服务,法制宣传,板报宣传,居民小区的公共卫生,为社区特殊人群的生活服务等3.环保志愿者4.上街去发公益传单5.支援农忙,帮助孤寡老人6.帮小学生辅导功课7.植树,除草三、实践学习类做一次实践学习活动,总结学习内容,获得新的知识或新的体验。例如:1.名人访谈,访谈一位你心中崇拜或佩服的成功人士或德高望重的老者,在他们身上学习成功之道或者为人处世之法等2.参观学习,到实践教育基地去参观学习,比如:给烈士献花扫墓,平型关参观学习,找老战士有经验的老人请教学习等四、社会生活类把自己当成大人,去体验社会生活,感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例如:去餐厅当服务员,去洗车场洗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