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地球运动真题多维细目表考题涉分考点题型难度命题情境设问特征方法技巧素养体现2019北京文综,114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选择题难莫霍面的深度推理分析综合思维2018北京文综,14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选择题易川藏铁路对比分析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017北京文综,14昼夜交替和时差选择题难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统计图推理分析时间计算的方法综合思维2017北京文综,54昼夜长短选择题中降水量变化图关键词“芒种至小暑期间”综合思维2016北京文综,14地球运动特征和地转偏向力;正午太阳高度选择题中国际地理大会推理分析综合思维2015北京文综,84地球运动特征和地转偏向力;昼夜交替和时差选择题中APEC北京会议推理分析时间计算的方法综合思维2014北京文综,24地球运动特征和地转偏向力;昼夜交替和时差;正午太阳高度选择题易我国为玻利维亚发射通信卫星关键词“卫星发射当日”时间计算的方法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013北京文综,14昼夜长短选择题易东北地区示意图图文转换区域认知2012北京文综,14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选择题易伦敦夏季奥运会对比分析区域认知2011北京文综,64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选择题易世界地震分布图关键词“6月到8月期间”综合思维考情统计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考频10年2考均分0.8地球运动特征和地转偏向力考频10年3考均分1.2昼夜交替和时差考频10年4考均分1.6昼夜长短考频10年4考均分1.6正午太阳高度考频10年5考均分2命题规律与趋势01考查内容地球圈层结构和运动特征、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02考频赋分近十年本专题内容考查频率极高,分值约为4—8分。03题型难度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04命题特点总体“平·易·近人”。平稳:基本上每年都会考查。容易:题目比较容易,没有光照图、复杂计算等难题。近人:有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生活。05解题方法一般通过简易的作图辅助即可得出正确答案。06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07关联考点经纬网与地图、中国地理概况、世界地理概况。08命题趋势预计未来北京高考对本专题单题单知识点考查较少,多为本专题各知识点混编或与自然地理其他知识混编,题目综合性更强。09备考建议对知识理解深度、广度要求增强。2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22考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10年2考 一、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太阳系→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壮年,状态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二、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特征温馨提示 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如下图所示),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为地球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光和热,为地球提供动力和能源。太阳辐射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类型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地球的磁场(磁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极光: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高空→同大气摩擦→产生极光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中宇航器的安全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2018年12月12日16点39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结束地月转移段飞行,按计划顺利完成近月制动,并成功进入100km∗400km环月椭圆轨道。2018年12月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约110小时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被月球捕获,进入了近月点约100千米的环月轨道。专题二 地球运动3 素养设问 为什么嫦娥四号选择在2时23分发射?参考答案 ①航天器发射时间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②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如嫦娥一号10月24日、嫦娥二号10月1日、嫦娥三号12月2日)尝试命题 1.卫星发射与回收发射基地的区位要求①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②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③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⑥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回收场地的区位要求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发射时间①发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②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发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能源 2.我国航天基地的有利区位考点二地球运动特征和地转偏向力10年3考 一、地球自转的特征1.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北逆(如图B)南顺(如图C)2.地球自转周期: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3.地球自转速度(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2)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二、地转偏向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会发生偏移。偏移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图示: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相垂直,它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明显。可运用手势辅助判断物体的偏转方向:伸开手掌,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就是物体偏转的方向(如下图)。三、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速度:“近一远七,近快远慢”。特别提示 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并非冬至日;远日点为7月初,并非夏至日。2.黄赤交角及影响(1)黄赤交角4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2)影响: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所示。四、四季、五带1.四季北温带国家四季: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2.五带 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农业灌溉依托于河流,农耕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流域。而二十四节气歌更适用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农事指导。直到现在,这些地区的农民仍按照节气配合温度、降水来从事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前四句第四个字分别为“春”“夏”“秋”“冬”,分别对应着我们熟悉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四个节气。每两个相邻节气相差大约15天,只要牢牢记住上面四个节气的时间,其他节气的时间可以经过简单推算得出,不需死记硬背。考点三昼夜交替和时差10年4考 随着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实现了昼和夜的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 一、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先进入黑夜),地方时早。二、时区的划分1.零时区:以0°经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7.5°的范围作为零时区。2.东、西十一区:零时区向东每隔15°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一区。零时区向西每隔15°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一区。3.东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三、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其区时。如北京时间既是120°E的地方时,也是东八区的区时。世界时是以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国际上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四、日界线自然日界线人为日界线经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180°经线日期分割特点时刻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该线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动,为了避免在一个政区单位内使用两个日期,该线并不完全沿180°经线划分,而是略有曲折日期确定(1)两条日界线之间为同一天。(2)向东过0时经线,日期自然加1天(如算出地方时为1月1日25时,自然换算成1月2日1时);向西则日期减1天。(3)向西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加1天,向东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1天,即“东减西加” 五、太阳视运动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下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该图可反映日出日落时间、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专题二 地球运动5 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考点四昼夜长短10年4考 一、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北半球:3月21日昼夜平分昼渐长→6月22日昼最长昼渐短→9月23日昼夜平分昼渐短→12月22日昼最短昼渐长→3月21日昼夜平分南半球:3月21日昼夜平分昼渐短→6月22日昼最短昼渐长→9月23日昼夜平分昼渐长→12月22日昼最长昼渐短→3月21日昼夜平分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二、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1.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5°N的昼长等于23.5°S的夜长。2.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3.变幅规律: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4.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5.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三、昼夜长短的相关计算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夜长,如下图: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考点五正午太阳高度10年5考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纬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