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真题多维细目表真题涉分考点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题型难度设题情境试题结构素养要素2019江苏单科,82突触传递单选中突触结构图为载体问题并列模型与建模、分析与判断2018江苏单科,112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单选中动作电位模式图问题并列模型与建模2017江苏单科,82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单选中以突触结构示意图为载体问题并列归纳与判断、模型与建模2016江苏单科,265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非选择中以结构模式图和表格为载体逐级探究结构与功能观、模型与建模2015江苏单科,182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单选中以突触结构模式图为载体问题并列生命观念五年均分2.61题/5卷4题/5卷考频(基于5年江苏卷分析)常见考法(基于课程标准分析)命题规律与趋势01考查内容1.本专题为高频考点,所考查内容包括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等,多集中考查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和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机理。2.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3.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一个神经元上传导,兴奋通过突触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02题型难度1.题型上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其中大多为选择题。2.试题大多为中等难度。03命题规律1.命题落脚点多为与神经调节相关的事例分析、以反射为背景的综合考查等。2.能力考查点多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比较与分析某些生物学问题。04核心素养1.试题内容主要体现了对科学思维素养的考查。2.考生需具备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等素养要素。05解题方法1.结合题干信息,抓关键词,比较分析各选项的叙述,作出准确判断。2.解答非选择题时,要注意前后句、段之间是否有联系,避免遗漏信息。06备考建议1.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比较归纳神经系统的功能等内容。2.集训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模拟题,以提高解题能力。3.预计兴奋的传导和传递仍为未来高考对本专题考查的重点,对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素养考查的比重可能会增加。专题18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101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189考点1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1)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2)神经元的结构:由突起和胞体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短)和轴突(长)。2.反射(1)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2)反射弧的组成与各部分功能兴奋传导反射弧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将内外界一定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冲动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神经冲动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与综合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只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内外界刺激发生相应的应答只有感觉无效应相互联系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就不能发生,所以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是反射发生的基础 (3)反射弧上的兴奋传导是单向的:只能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2.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各级神经中枢,如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3.人脑的高级功能(1)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2)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够完成吗?至少需要几个?提示: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感觉)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神经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传出(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2)刺激感受器引起效应器产生反应,刺激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能引起效应器产生反应,这几种反应都是反射吗?说出理由。提示:反射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因此刺激感受器引起效应器产生反应,属于反射。而刺激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引起效应器产生反应,不属于反射。(3)大脑皮层产生感觉需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呢?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是否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提示:①产生感觉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如对感受器施加一定刺激,只要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完整就可产生感觉。②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低级中枢都受大脑皮层的调控;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各中枢参与。考点2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一、兴奋指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过程 兴奋产生和传导中Na+、K+的运输方式①K+在静息状态时,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的,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②Na+在动作电位产生时内流,Na+的内流需要载体蛋白,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属于协助扩散。③Na+在恢复静息电位过程中外流,Na+的外流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同时,K+也以主动运输的形式被转入细胞。 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102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1)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2)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4.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1)曲线表示膜内外两侧膜电位的变化情况。(2)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使K+外流。(3)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4)bc段: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通道继续开放。(5)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使K+外流。(6)de段:静息电位恢复后,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最初静息水平。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结构与类型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类型轴突—胞体型:轴突—树突型:{{2.传递过程 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1)原因是神经递质只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神经递质的释放及去向①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一般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为促进或抑制。②神经递质的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③在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活动所需时间的长短。 (1)膜电位变化与离子跨膜运输的关系是怎样的?提示:①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较高的通透性,K+外流产生静息电位。②在受到刺激后,细胞膜主要对Na+有较高通透性,Na+内流,产生了动作电位。(2)如何测定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大小?提示:①将电位计的两个电极,一个置于神经纤维膜外,一个置于神经纤维膜内;②在静息状态下,电位计的读数即为静息电位的大小;③在受到刺激后,电位计的读数为动作电位的大小。(3)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有什么区别?提示: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通常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191一 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分析与设计(科学探究)1.膜电位的测量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从膜内到膜外的电位差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从A到B的电位差 2.兴奋传导(传递)特点的设计验证(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刺激图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②处无电位变化,或A无反应而②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先电刺激图①处,测量③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判断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正常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即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中枢,而后经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具体判断方法如下:(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粗大)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小)相连的为传入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结构简图:,兴奋传递方向:。专题18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103 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如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 ;② 。思路导引 思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测其两侧的电位变化→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分别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测两神经元上的电位变化→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图示反射弧为皮肤→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1)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实验需在同一神经元中完成,设计思路: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点,从该点两侧观察反应。结合图示信息,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图示刺激点左侧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刺激点右侧的左后肢屈腿,可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验证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需跨突触检测,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左后肢屈腿,可验证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进行单向传递。(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通过神经递质完成,易受药物影响。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左后肢趾尖,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推测其原因是神经递质传递受阻。结合神经递质的作用过程,其传递受阻有两种可能,一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二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答案 (1)方法和现象:给予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一定的刺激,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2)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1-1 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1-1答案 C 由牵拉肌肉可引起神经冲动并传到d处,并且神经节位于传入神经,可知a位于感受器,b位于传入神经,c位于神经中枢,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