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Ⅱ卷)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二 行星地球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二行星地球真题多维细目表考题涉分考点题型难度命题情境设问特征方法技巧素养体现2018课标Ⅱꎬ64分地球运动规律和自转影响选择题中南极科考关键词:正午时时间计算的方法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018课标Ⅰꎬ104分地球公转影响选择题易旅游座位选择关键词:免受阳光照射、欣赏风景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2017课标Ⅱꎬ54分地球公转影响选择题中汽车轮胎测试关键词:最佳测试期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017课标Ⅲꎬ10—118分地球运动规律和自转影响选择题中互联网信息关键词:从北到南排列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2015课标Ⅱꎬ84分地球运动规律和自转影响选择题中企业业务汇报关键词:双方工作时间时间计算的方法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018北京文综ꎬ14分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选择题中川藏铁路比较式设问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017天津文综ꎬ64分地球公转影响选择题中旗杆影子关键词:冬至前后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考情统计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地球运动规律和自转影响地球公转影响考频均分考频均分考频均分14卷0考014卷3考1.1414卷2考0.57命题规律与趋势01命题特点  试题难度大ꎬ尤其是地球运动及地理意义ꎬ近几年高考有一定的淡化ꎻ课标卷对该部分考点的考查难度在不断降低ꎬ侧重关注生活常识类的内容ꎬ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ꎮ02考查内容  课标卷考查点相对集中于时间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实际应用、日出(日落)方位和时间ꎮ对太阳辐射及其分布、地球圈层结构考查较少ꎮ03考查方式和角度  结合真实情境ꎬ考查实际问题增多ꎬ对单纯的原理及其规律的考查有所减少ꎮ  生活化明显ꎬ由生产性情境向生活性情境转变ꎮ如2018年课标Ⅰ第10题ꎬ利用学生暑假旅游中汽车座位的选择ꎬ考查太阳方位ꎮ地球运动影响下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季节性变化及区域性差异是考查的主要角度ꎮ“偏、难、怪”的命题几乎消失ꎮ04解题方法  时间计算方法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昼夜长短的判读日出、日落方位和时间判断05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06关联考点  气候特点的季节变化河流水文特征的季节变化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差异性农业生产活动的季节性07命题趋势  难度不断下降ꎬ情境化不断增强ꎮ2010年全国文综Ⅰ第9—11题ꎬ利用简单的“点线图”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ꎬ难度很大ꎬ强调对地理原理的理解ꎬ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差ꎻ2015年课标Ⅱ第8题ꎬ以在非洲的中资企业为情境考查时间的计算ꎬ与生活联系逐渐增强ꎬ但难度仍较大ꎻ2018年课标Ⅰ第10题ꎬ以高速公路上靠窗座位为背景ꎬ考查太阳方位ꎬ情境生活化明显ꎬ难度很小ꎮ太阳及其影响和地球圈层结构考查很少ꎮ8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18考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14卷0考  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ꎬ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ꎬ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ꎬ具体如下:(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①“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ꎬ大小行星各行其道ꎬ互不干扰ꎮ②“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ꎬ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ꎮ(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2.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卫星发射基地选址条件①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ꎬ风速小ꎬ湿度低ꎬ有利于发射和跟踪ꎻ②纬度因素:纬度低ꎬ自转线速度大ꎬ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ꎻ③地形因素:地势平坦开阔ꎬ有利于跟踪观测ꎻ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ꎬ隐蔽性强ꎬ人烟稀少ꎬ安全性高ꎻ海上人类活动少ꎬ安全性高ꎻ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ꎬ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ꎻ⑥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ꎬ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ꎬ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2)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发射时间①发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ꎬ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ꎻ②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ꎬ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ꎮ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ꎬ选择在北半球冬季发射主要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发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ꎬ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的作用ꎬ节约能源回收场地选择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ꎮ地势平坦ꎬ视野开阔ꎬ便于搜救ꎻ人烟稀少ꎬ有利于疏散人群ꎻ气候干旱ꎬ多晴朗天气ꎻ地质条件好  (3)我国航天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3.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①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ꎬ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ꎮ②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ꎬ是由岩石组成的特殊圈层ꎮ(2)地球的外部圈层①A表示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ꎬ主要成分是氮和氧ꎮ②B表示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ꎮ③C表示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ꎬ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ꎮ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为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光和热ꎬ为地球提供动力和能源ꎬ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ꎮ(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影响因素纬度地势天气日照时数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ꎬ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多阴雨天气的地区ꎬ日照时数少ꎻ多晴朗天气的地区ꎬ日照时数多􀪋􀪋􀪋􀪋􀪋􀪋􀪋􀪋􀪋􀪋􀪋􀪋􀪋􀪋􀪋􀪋􀪋􀪋􀪋􀪋􀪋􀪋􀪋􀪋􀪋􀪋􀪋􀪋􀪋􀪋􀪋􀪋􀪋􀪋􀪋􀪋􀪋􀪋􀪋􀪋􀪋􀪋􀪋􀪋􀪋􀪋􀪋􀪋专题二 行星地球9    续表影响因素纬度地势天气年太阳辐射总量纬度低ꎬ正午太阳高度大ꎬ获得太阳辐射多地势高ꎬ大气稀薄ꎬ透明度高ꎬ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ꎬ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3)中国太阳年辐射量空间分布及成因图示5.太阳辐射等值线图的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图是用来表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状况的等值线图ꎬ常用的是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ꎬ除此之外ꎬ还有能够体现太阳辐射分布的其他相关要素分布图ꎬ如云量分布图、日照时数图、光合有效辐射图等ꎮ这些类型的地图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ꎬ在判读这类地图时ꎬ要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要素ꎬ一般包括纬度、地势、天气等ꎬ具体如下表所示:等值线图判读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从图名和图中经纬度可知ꎬ太阳年辐射量最大地区为青藏高原ꎬ最小值在四川盆地ꎬ影响其主要因素是地势和天气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图中的云量日均值整体上看从东南向西北递减ꎬ太阳辐射量与云量呈负相关ꎬ则太阳辐射量按此方向递增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量呈正相关ꎬ则日照时数小的区域ꎬ太阳辐射量也小  6.太阳活动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结构及主要太阳活动(2)主要影响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ꎬ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ꎻ②扰动地球磁场ꎬ产生“磁暴”现象ꎻ③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ꎬ产生“极光”现象ꎻ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ꎬ如地震、水旱灾害等ꎮ考点二地球运动规律和自转影响14卷3考  1.地球的运动特征(1)自转与公转运动特征的比较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与自转同向)周期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1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ꎬ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ꎬ约为15°/hꎻ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ꎻ极点处线速度、角速度均为0约1°/日ꎬ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2)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ꎬ见下图ꎮ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①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1月初ꎬ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ꎻ远日点为7月初ꎬ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ꎮ②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偏东ꎬ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偏东ꎮ(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①黄赤交角图示②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ꎮ③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影响的方面黄赤交角变大(小)太阳直射范围扩大(缩小)􀪋􀪋􀪋􀪋􀪋􀪋􀪋􀪋􀪋􀪋􀪋􀪋􀪋􀪋􀪋􀪋􀪋􀪋􀪋􀪋􀪋􀪋􀪋􀪋􀪋􀪋􀪋􀪋􀪋􀪋􀪋􀪋􀪋􀪋􀪋􀪋􀪋􀪋􀪋􀪋􀪋􀪋􀪋􀪋􀪋􀪋􀪋􀪋􀪋􀪋􀪋􀪋􀪋10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续表影响的方面黄赤交角变大(小)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扩大(缩小)五带的范围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ꎬ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赤道与寒带除外)季节的变化变化明显(不明显)  2.昼夜交替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1)昼夜交替现象①产生原因:地球自转ꎻ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ꎮ②昼夜交替的分界线———晨昏线: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ꎬ由晨线和昏线组成ꎬ是一个大圆圈ꎬ又称晨昏圈ꎮ晨昏线具有以下特点:a.平分地球ꎬ是过球心的大圆ꎮb.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ꎮ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ꎮc.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ꎮd.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的变化范围为0°~23°26′ꎬ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相同ꎬ即图2中∠α=∠βꎮ  图1  图2e.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相切ꎮf.晨昏线的移动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ꎬ移动方向与地理自转方向相反ꎮ③晨昏线的判读a.普通侧视图    夏至日(XY为晨线)    冬至日(XY为昏线) 春、秋分日  春、秋分日       b.特殊侧视图 冬至日AB为晨线BC为昏线()  夏至日AB为昏线BC为晨线()  春、秋分日BO为晨线AO为昏线()c.俯视图    春、秋分日BC为晨线AC为昏线()    夏至日AB为晨线BC为昏线()    冬至日BC为晨线AB为昏线()     冬至日(局部俯视图)(AB为晨线)d.矩形投影图         夏至日(1/2矩形投影图)图中斜线为晨线     夏至日AO为昏线BO为晨线()        冬至日AO为晨线BO为昏线()  (2)地转偏向力的判读及应用①“左右手”演示法是判断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常用方法之一ꎮ要领是掌心朝上ꎬ四指指向物体运动的方向ꎬ大拇指的指向就是物体的偏转方向ꎮ据此判断下列表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判断方法的是②③ꎮ②地转偏向力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向右偏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反气旋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三圈环流风向①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ꎬ形成东北信风ꎻ②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ꎬ形成西南风季风环流①东亚冬季:由蒙古高压吹向西太平洋低压ꎬ形成西北季风ꎻ②南亚冬季:由蒙古高压吹向赤道低压ꎬ形成东北季风ꎻ③东亚夏季:由西太平洋高压吹向亚洲东部ꎬ形成东南季风ꎻ④南亚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ꎬ形成西南季风洋流①东北信风形成北赤道暖流ꎻ②中纬西南风形成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ꎻ③北印度洋冬季吹东北季风ꎬ海水向西流ꎬ呈逆时针方向流动ꎻ夏季吹西南季风ꎬ海水向东流ꎬ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河流右岸侵蚀现象河道右偏ꎬ右岸侵蚀、左岸泥沙堆积ꎮ如长江下游南岸冲刷明显ꎬ北岸沉积明显ꎬ崇明岛逐渐与北岸接近  3.时间计算(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ꎬ称为地方时ꎮ经度每隔15°ꎬ地方时相差1小时ꎮ(2)时区与区时①时区a.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ꎬ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ꎮb.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ꎬ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ꎬ叫中时区或零时区ꎮc.在中时区以东ꎬ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ꎬ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ꎻ在中时区以西ꎬ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ꎬ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ꎮd.东西十二区各跨7.5°ꎬ合为一个时区ꎮ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其区时ꎮ􀪋􀪋􀪋􀪋􀪋􀪋􀪋􀪋􀪋􀪋􀪋􀪋􀪋􀪋􀪋􀪋􀪋􀪋􀪋􀪋􀪋􀪋􀪋􀪋􀪋􀪋􀪋􀪋􀪋􀪋􀪋􀪋􀪋􀪋􀪋􀪋􀪋􀪋􀪋􀪋􀪋􀪋􀪋􀪋􀪋􀪋􀪋􀪋􀪋􀪋􀪋􀪋􀪋􀪋专题二 行星地球11   (3)日界线日期分界线两侧日期差异特征日界线(大致沿180°经线)东侧(西十二区)晚一天ꎬ西侧(东十二区)早一天人为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