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竞培中心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竞培中心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地方。第Ⅰ卷选择题注意事项: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地距离约为QR的一半。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乙两区域面积相比A.一样大B.甲乙C.乙甲D.不确定2.与HR长度相等的是A.HQB.QRC.MHD.NH3.某人从赤道上Q点以北40千米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行驶100千米,则最后回到A.原出发地以北B.原出发地以东C.原出发地以西D.出发地【答案】1.C2.C3.B【解析】【1题详解】-2-甲乙两区域所跨纬度相等,即南北方向长度相等。MN的实地距离约为QR的一半,因此乙区域面积大于甲区域。【2题详解】MN的实地距离约为QR的一半,QR位于赤道上,可判定M、N、H位于60°N纬线上。HR的长度为60°×111km=6660km。根据经度数值分布,可知H位于120°W,M位于120°E,两者之间的长度为120°×111km×=6660km。因此HR=HM。【3题详解】原点在赤道以北40km,向南行100km后,该点在赤道以南60km(因赤道南北可视为对称,原点在赤道以北40km,此点在赤道以南60km,由此得出此点比原出发地的纬度要高一些),又向正东行100km,再向正北行100km,此时纬度比先前向东行时的纬度低,所以,同样行100km,向东行跨的经度要大一些,向西行跨的经度要小一些,故回到原出发点以东,B正确。下图为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单位:m;比例尺1∶2000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图中最高点位于教堂的A.西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东南方5.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一倍,则A.如果表示的实地范围不变,则图幅面积是原来的两倍B.表示的内容比原来详细C.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地范围是原来的4倍D.图示地区的坡度变缓【答案】4.B5.B-3-【解析】【分析】考查地图中方向的判断和比例尺的缩放。【4题详解】由图中右上角的指向标可知,图示右侧为正北方向,则左侧为正南、上侧为正西、下侧为正东。读等高线数值的分布可以判断图中最高点位于甲地上侧的山顶上,因此最高点位于教堂的西南方向,故选B,A、C、D错。【5题详解】将比例尺放大一倍,如果表示的实地范围不变,则图幅面积是原来的四倍,A错;比例尺放大后图上每一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减小,表示的内容更清晰、更详细,B对;若比例尺放大一倍、图幅面积相同,则该图幅只能表示原来实地范围的四分之一,C错;一个地区的实际坡度并不会因为比例尺的缩放而变化,D错。【点睛】注意比例尺缩放与图幅面积的关系,若比例尺放大一倍,则图幅面积为原来的四倍而不是两倍。比例尺缩放及其与图幅面积变化的规律为:把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的n倍;把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倍;把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的1/n;把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图幅面积的变化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下图是某校地理课题组某年暑假对我国某地区进行的野外考察、测量并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490mB.590mC.690mD.790m7.该地理课题组在绘图过程中,①处的支流未全部画出,你认为该支流最有可能流经的路径是A.③→②→①B.⑤→④→①C.⑦→⑥→①D.⑨→⑧→①8.该地理课题组在考察过程中发现:该低山丘陵区自下而上分布着农田、茶园、柑橘园等,这样发展农业有利于①防止水土流失②减轻寒潮影响③缓解劳动力不足④优化种植结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6.D7.B8.D【解析】试题分析:【6题详解】据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图中的最高点位于东南部,高度范围是1000---1100米之间,最低点位于西南部,高度范围是300---400米之间,交叉相减。计算可得两点的高差范围是600—800米。结合选项可知D项正确。【7题详解】-5-河流发育在谷地当中,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表示的是谷地,故该支流最有可能流经的路径是⑤→④→①,B项正确;③→②→①、⑦→⑥→①表示的是山脊,故A、C项错误;⑨→⑧→①不是谷地也不是山脊,故D项错误。【8题详解】低山丘陵区的上部种植柑橘林,下部发展种植业,可以优化种植结构,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故①④正确,D项正确;种植不同的作物,无法减轻寒潮的影响,故②错误;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会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增加,故③错误。【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考查等高线表示的地形部位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9.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高差可能为A.50米B.200米C.400米D.600米10.乙地湖泊形成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A.断层陷落B.冰川侵蚀C.河流侵蚀D.火山喷发【答案】9.B10.D【解析】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湖泊的形成原因。【9题详解】读图判断等高距为100米,甲处两侧的等高线数值为1600米,再向外为1700米,说明甲处地势较低,甲的海拔范围在1500-1600米之间;乙地外部的等高线有2000米、1900米,且乙地及附近湖泊多,说明乙地地势较低,则乙外围的等高线为1800米,乙的海拔范围在1700-1800-6-米之间,因此甲乙两地的高差为100-300米之间,ACD三个选项的数值都小于100或大于300,故A、C、D错,选B。【10题详解】由等高线分布1700米、1900米、2000米可知,乙所在地区总体地形为山地,乙湖位于山顶,大致呈圆形,与火山喷发后在火山口形成洼地、积水成湖的现象相符,最可能是火口湖,D对。断层陷落形成的湖泊多呈狭长状、湖岸线较平直、岸坡陡峻、深度较大,与该湖呈圆形不符,A错;冰蚀湖多位于高纬、高山地区,该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且冰蚀湖湖盆平面形态多呈长条状,B错;乙处没有河流流经,且河流侵蚀多形成峡谷、瀑布等地貌,C错。下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12.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图中引起日本地震震源深度变化的原因A.日本东部板块面积显著大于西部B.日本东部板块漂浮于西部板块之上C.日本东部板块向西斜插于西部板块之下D.日本西部板块漂浮于东部板块之上13.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7-A.西南B.东北C.西北D.东南【答案】11.D12.C13.B【解析】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和洋流分布规律。【11题详解】读图例和图示,日本岛屿东部海域主要是浅源地震,日本西部海域主要是深源地震,中部地区为中源地震,因此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由东向西深度增大,D对C错;南部、北部都有深源、浅源、中源地震,震源深度的变化南北差别不明显,A、B错。【12题详解】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交界处(碰撞挤压边界),东部太平洋板块属于海洋板块、西部亚欧板块属于大陆板块,由于海洋地势低且海洋地壳厚度较陆地薄,两者碰撞挤压后,海洋板块由东向西俯冲到陆地板块之下,越向西俯冲的深度越大,使得板块交界处的位置东部深度较小,西部深度较大,因此震源深度东部较小、西部较大,故选C。地震多位于板块交界处,与板块面积的大小无关,A错;六大板块都漂浮在软流层之上,板块之间的关系为分离或挤压,B、D错。【13题详解】流经日本东部海域的洋流为日本暖流,流向大致为西南到东北,因此污染物会随着日本暖流向东北方向流,故选B,A、C、D错。位于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km2以上,平均水深在10m以上;最小面积仅有2700~3000km2,平均水深仅1m左右。下图示意洞里萨湖及其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14.洞里萨湖水深与面积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显著B.流域内气温季节变化明显C.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汇水速度快D.地处热带,季节性蒸发旺盛15.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流。其主要原因是A.洞里萨湖与湄公河水位差异的季节变化B.湄公河排水不畅C.洞里萨湖流域和湄公河流域连为一体D.洞里萨湖蓄洪量大16.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带来的有利影响有①增加洞里萨湖的蓄水量②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③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④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⑤保障湄公河四季航运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⑤D.②③④【答案】14.A15.A16.B【解析】【14题详解】洞里萨湖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旱、雨两季降水变化明显。雨季降水多,湖水深、面积大;旱季降水少,湖水浅、面积小。故洞里萨湖水深与面积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故答案选A。【15题详解】该地为季风气候,雨季湄公河水位上涨,河水经洞里萨河白东南向西北汇入洞里萨湖。旱季湄公河水位较低,洞里萨湖湖水流向洞里萨河,河水自西北向东南汇入湄公河,,因此洞里萨-9-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流。其主要原因是洞里萨湖与湄公河水位差异的季节变化,故答案选A。【16题详解】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能够调节湄公河的径流和洞里萨湖的蓄水量,因而能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保障湄公河四季航运;但未明确指出城市的区位在哪儿,所以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指向不明确;增加蓄水量既可能是有利影响也可能是不利影响。因此②④⑤正确,故答案选B项。点睛: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7.甲区域是世界主要农业区,该地A.盛产小麦,商品率高B.农业类型属资金、技术密集型C.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D.洪涝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18.乙海域-10-A.石油资源丰富B.分布有世界性的大渔场C.是世界飓风、风暴潮的多发区域D.沿岸多世界著名港口,海运繁忙【答案】17.D18.C【解析】【17题详解】根据图中区域的经纬度及轮廓可判断该区域为南亚,其中甲为恒河三角洲,乙为孟加拉湾;恒河三角洲为典型的水稻产区,该区人口众多,农业精耕细作属劳动密集型、机械化水平低。由于地势低平、海湾呈倒三角形以及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使该区水旱灾害频繁,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8题详解】乙海域是世界著名的飓风、风暴多发区,C正确;石油主要分布在大陆架,A错误,该地海洋资源也不很丰富,由于经济较落后而少大港口,BD错误。故答案选C项。“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9.北半球夏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风浪最小的海域是A.东海B.印度洋C.地中海D.南海20.“一带一路”上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地区是A.东南亚B.中亚C.南亚D.西亚【答案】19.C20.D【解析】【19题详解】-11-北半球夏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风浪最小的海域是地中海,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最小,C对。东海、印度洋、南海受夏季风影响,风浪大,A、B、D错。【20题详解】“一带一路”上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地区是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D对。东南亚、南亚位于湿润区,阴雨天多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