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应学生用书P32一、孝文帝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现(1)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改革土地制度,颁布均田令,将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调整产品分配形式,即改革赋税制度,实行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这一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原先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原来受庇于豪强的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这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多,国家的租调收入大为增加。(3)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实行三长制和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三长制的实行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特别是对人民的控制。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胡汉文化的融合和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二、封建化与民族融合1.封建化(1)封建制形成、确立的过程一般称为封建化过程。封建化是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种非封建因素向封建关系的转化。(2)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2.民族融合2(1)民族融合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2)民族融合的几种主要形式:①民族迁徙,指东汉以来周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这既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族融合的前提。②友好交往,指北方各族逐渐改变以前的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也学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济。③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④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⑤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有助于民族融合。三、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进行移风易俗的措施及共同原因1.移风易俗(1)梭伦改革:规定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将来可以拒绝赡养父亲;倡导节俭;禁止买卖婚姻。(2)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政策。(3)孝文帝改革: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2.共同原因(1)社会风俗的滞后性和保守性,阻碍社会的变革。(2)移风易俗具有开风气之先,为改革开路的特殊作用。四、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项目事件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不同点目的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侧重点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侧重于富国强兵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叶适《旧学纪言》卷十三称:“刘、石、苻、姚与夫慕容,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材料反映了鲜卑贵族解决统治问题的核心应该是()A.如何缓和阶级矛盾B.如何统治汉人C.如何解决民族问题D.如何发展封建经济解析:选C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根据“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可知鲜卑贵族解决统治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如何解决民族问题。A、B、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故答案选C项。2.某位同学在复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整理了以下表格,表格内容因果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改革前的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A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耕种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B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C豪强地主隐瞒土地、人口,逃避赋税徭役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D民族矛盾激化,威胁北魏统治发动对南朝的征讨解析:选C由于豪强地主的行为影响地方管理和国家赋役征收,故孝文帝改革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C项正确。3.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B.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C.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解析:选B从“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可知均田制的作用是限制地主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故B项正确。4.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迁都洛阳,削弱保守势力B.定期考核,依照政绩提拔官吏C.限制“恩荫”,防止权贵垄断D.发放俸禄,并由国家统一筹集解析:选D结合史实可知,为解决吏治混乱、贪污成风的现象,采取了俸禄制,官员4俸禄统一由国家发放,故D正确。5.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吏治清明B.粮食产量增加C.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要求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解析:选D俸禄制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均田制规定农民担负固定的赋税和徭役,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故选D项。6.商鞅实行县制,“辅之以什,司之以伍……故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而北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破荫附,“编户齐民”。二者的共同作用是()A.强化对社会基层控制B.推动城市经济发展C.促进郡县制度的形成D.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析:选A据材料“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破荫附”,可知二者强化了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故A项正确;B、D两项与材料无关,C项说法错误。7.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时开凿的,但是下面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C.汉化政策的影响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解析:选C从题干描述可知,其中一个是少数民族人物的造型,另外一个则是汉族人物的造型,两种人物形象同时出现,说明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深,故选C项。8.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A.缓和民族矛盾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C.平息阶级矛盾5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解析:选B题干体现了孝文帝通过这种政治联姻的方式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因而B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9.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材料二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目的。(8分)(2)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的特点。(7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得出觉醒的民族意识和正不断强化中的中央集权,它们分别为孝文帝的改革提供了思想动力和制度保证;第二小问改革的目的必然是更好地维护和巩固统治。第(2)问,根据材料二“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可知孝文帝改革后汉化处于自觉的状态;依据“全面汉化改革”“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从中概括其特点即可。答案:(1)条件: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力量加强。目的:巩固北魏统治。(2)特点:自觉汉化;全面汉化;汇通南北。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卒,多摈弃之,有同奴隶,边任浸轻,裔夷内侮。魏之衰弱,实肇于此。——马端临《文献通考》材料二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藉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6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吕思勉《中国通史》(1)材料一作者认为“魏之衰弱”的原因是什么?(6分)(2)材料二的作者是如何反驳对孝文帝的指责的?(4分)(3)通过上述材料,你对民族发展和文明进步有何认识?(5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等信息分析作答。第(2)问,结合“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等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作答。第(3)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可以从民族融合、民族发展等角度分析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急于汉化,矫枉过正;崇文鄙武(重文轻武),削弱军力。(2)作者认为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符合进步趋势;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封建化)。(3)中华文明是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创造的成果;善于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推动文明进步;融合发展中要注重保留本民族优秀传统。(言之有理即可)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是一批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汉族士大夫。《魏书·高祖纪》说他“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冯太后还亲自将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等道德思想传授给拓跋宏。材料二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民族在隋唐时期以青春焕发的面貌和绚丽多彩的文明行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打下了基础。(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概括指出这一现象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6分)(2)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说明材料二的论断。(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汉族士大夫”的信息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围绕“汉化政策”总结其影响。第(2)问,依据所学从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以及影响等角度说明。答案:(1)现象:北魏最高统治集团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影响:使汉化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2)说明: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了丰富和发展。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7材料二孝文帝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坚决推行改革政策,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作出了贡献。——当代学者肖黎《魏孝文帝评传》(1)孝文帝针对“以华风变之”的改革措施有哪些?(8分)(2)两则材料的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指出影响评价的因素。(7分)解析:第(1)问,孝文帝针对“以华风变之”的改革措施,主要是指制度、语言、服饰、婚姻等方面采取的汉化政策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