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六)(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是()A.墨西哥B.加拿大C.意大利D.巴基斯坦2.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A.可见光B.微波C.紫外线D.红外线解析:第1题,极光是由于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击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而成的,因此极光只有在高纬度两极地区才能看到。选项中只有加拿大位于高纬度地区(国土在北极圈内有分布),因此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第2题,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眼睛以及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不受紫外线的伤害,作为地球的保护伞。答案:1.B2.C北京时间2019年6月22日0时38分,我国迎来2019年的夏至。下图为进入夏至时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图。读图,完成3~4题。3.2019年夏至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A.(23°26′N,136°W)B.(23°26′S,100°E)C.(23°26′N,70°W)D.(23°26′S,136°W)4.关于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丙地一年中昼夜长短不变②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③甲、乙两地纬度数相同,但分属南北半球④四地的纬度值丁乙=甲丙-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夏至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上,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时,当北京时间0时38分时,70°W地方时为12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N,70°W)。第4题,丙地夏至时昼长12小时,说明丙地在赤道上,只有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①正确。丁地夏至时昼长24小时,说明丁地位于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丁地线速度较小,②错。甲地夜长18小时,昼长6小时;乙地昼长6小时,甲、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位于同一半球同纬度,③错。甲、乙两地昼长6小时,位于赤道和南极圈之间,四地的纬度值丁乙=甲丙,④正确。答案:3.C4.D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5~7题。5.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A.晴天、阴雨天B.晴天、晴天C.阴雨天、晴天D.阴雨天、阴雨天6.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正南风7.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此时该地区出现雾霾天气()A.甲处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B.乙处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C.乙处有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D.甲处有下降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解析:第5题,结合热力环流中等压面知识,可知垂直方向上高差相同的两地,近地面气温低的地区气压差较大,则图中甲地近地面气温低于乙地,甲地气流下沉而天气晴朗、乙地气流上升而为阴雨天。第6题,依上题分析,近地面甲为高压、乙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知丙处风向为偏西风,四个备选项中,最有可能为西北风。第7题,图中气压差分布较均匀,风力差别不是很大;甲处气温较低而气流下沉,雾霾不易扩散,持续时间较长;乙处气温较高而气流上升运动较强,雾霾易扩散,持续时间较短。答案:5.A6.A7.C8.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过度放牧会导致()-3-A.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次生盐碱化D.酸雨解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会导致植被破坏,从而形成沙漠化。答案:A9.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A.河流的利用与治理B.梯级开发C.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D.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解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核心是梯级开发。答案:B10.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了相对漫长的历史阶段,与工业化水平基本适应。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日本B.英国C.美国D.法国解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英国最早进入工业化,工业化进程快,所以英国的城市水平最高。答案:B“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读图,完成11~12题。11.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将带来的直接影响是()①推进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②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③增进沿线各国经济文化交流④带动全国各地的城市化建设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2.为了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城市之间既经济又快捷的商品流通,应大力发展的运输方式为()A.航空运输B.铁路运输-4-C.管道运输D.公路运输解析:第11题,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将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推进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①对。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②对。增进沿线各国经济文化交流,③对。不能带动全国各地的城市化建设,主要影响沿线,④错。第12题,根据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城市之间既经济又快捷的商品流通,需要运量大,速度快的交通运输方式,所以应大力发展的运输方式为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价格高,运量小。管道运输灵活性差。公路运输运量小。答案:11.C12.B13.下列外力作用与其举例搭配合理的一组是()A.流水的侵蚀作用——新疆魔鬼城B.流水的沉积作用——华北平原C.风力的侵蚀作用——黄土高原黄土层的形成D.风力的沉积作用——桂林山水解析:新疆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而魔鬼城属于雅丹地貌,是典型的风蚀地貌;华北平原是由于黄河、海河、淮河、滦河等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形成,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于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答案:B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14.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15.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5-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16.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解析:第14题,图中①资源调配线路为西气东输线路,资源主要来自新疆和中亚。该线路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穿越了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目标市场是珠江三角洲。第15题,②资源调配线路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自流,但需开挖新的河道,水质较好。第16题,③资源调配线路是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送电能相对于输送煤炭而言,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答案:14.D15.C16.A下表示意我国某地区的耕作制度,读图,完成17~18题。月份方式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方式1冬小麦大豆休耕玉米、高粱休耕方式2休耕玉米、高粱冬小麦大豆休耕17.此地位于我国的()A.东北地区B.黄淮海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D.西北地区18.造成该地区农作物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不足B.水土流失严重C.低温、台风侵袭D.旱涝、盐碱、风沙危害解析:第17题,从图中看出该区域的粮食作物为冬小麦,可看出是我国黄淮海地区。第18题,黄淮海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多发旱涝灾害,由于不合理灌溉引起盐碱化并饱受风沙危害。答案:17.B18.D据中国绿色时报报道,山东全省森林与湿地产品与服务总价值4673.03亿元。其中,生态服务价值3182.08亿元,占68%。据此,完成19~20题。19.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灾难有()①全球气候失调②生态环境恶化③臭氧破坏加重④自然灾害频发⑤地震、火山加剧⑥生物多样性锐减-6-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20.湿地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是()A.湿地面积扩大,土地荒漠化加剧B.气候湿润,盐渍化土地面积缩小C.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D.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解析:第19题,森林减少必然造成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的危害。第20题,湿地破坏后,会造成湿地面积减少,气候变干,地下水位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后果。答案:19.A20.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泛珠江三角洲包括港澳和粤、桂、闽、赣、湘、滇、黔、川、琼9省区。材料二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图。(1)图中A代表________产业。(2分)(2)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3)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4)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做好第二次产业升级工作?(4分)答案:(1)劳动密集型(2)用地紧张,地价上涨;环境污染加剧;矿产、能源短缺。(3)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4)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制造业要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7-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工业。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据报道,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5年我国已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20年力争全国建成8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材料二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材料三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项目2010年2020年2030年人口/亿人14.4215.4716.00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605668387360人均粮食消费量/千克420442460(1)判断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4分)(2)与丙相比,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8分)(3)由材料三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6分)(4)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粮食安全?(8分)答案:(1)甲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乙属于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2)距海近,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3)趋势: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都上升。原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人均消费量上升。(4)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