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二单元大单元通关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变化1、2、3、4、5、6、7、21、23大气运动8、9、10、11、12、13、14、19、21水圈与水循环15、16、17、18、20、22、24、25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示意山东潍坊昌乐古火山口,它是郯庐断裂带上的新生代第三纪火山口,数万根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直插云天。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的原因是()A.流水沉积作用B.地壳运动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2.若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大类岩石,大理岩属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三者皆可解析:1.C2.C第1题,昌乐古火山口六棱石柱岩石是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形成的,且呈放射状排列。第2题,甲、乙、丙分别表示三大类岩石。图中甲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应为沉积岩;乙岩石经过内力作用形成丙岩石,故乙为岩浆岩,丙则为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大理岩为变质岩,所以对应丙。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横断山脉东侧,海拔3236m,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形成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读图,回答3~4题:23.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B.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C.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D.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4.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则地表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A.平顶的桌状山B.起伏和缓的丘陵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D.林立的峰林、峰丛解析:3.A4.D第3题,石灰岩位于下部,玄武岩位于上部,说明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的过程,后有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的过程,据此可判断A正确。第4题,若位置颠倒,则上部为石灰岩层。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脉东侧,地势较高的石灰岩层在流水溶蚀作用下,会形成峰林、峰丛等喀斯特地貌。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5~7题:5.①坡是()A.迎水坡,流速慢B.迎水坡,流速快C.背水坡,流速快D.背水坡,流速慢6.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部位是()A.①坡和②坡B.③坡和④坡C.①坡和③坡D.②坡和④坡7.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A.维持原地B.往复摆动3C.向上游移动D.向下游移动解析:5.A6.D7.C第5题,由图可知水流方向为自西向东,因此①坡位于迎水坡,材料信息显示“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可知背水坡水流速度快,所以泥沙被侵蚀,而水流在迎水坡和背水坡速度存在差异,推断迎水坡水流速度慢。A正确。第6题,材料信息显示“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根据水流方向,背水坡为②坡和④坡,即为以侵蚀为主的部位,D选项正确。第7题,由于迎水坡以堆积作用为主,而背水坡以沉积作用为主,所以迎水坡面积扩大,而背水坡缩小,迎水坡为河流上游方向,所以沙坡会不断向上游移动,选C。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气压差图。读图,回答8~10题:8.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A.晴天、阴雨天B.晴天、晴天C.阴雨天、晴天D.阴雨天、阴雨天9.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正南风10.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此时该地区出现雾霾天气()A.甲处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B.乙处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C.乙处有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D.甲处有下沉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解析:8.A9.A10.C第8题,结合热力环流中等压面知识可知,甲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而天气晴朗,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而为阴雨天。第9题,依上题分析,近地面甲为高压、乙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不管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丙处风向为偏西风;四个备选项中,最有可能为西北风。第10题,图中气压差分布较均匀,风力差别不是很大;但甲处气温较低而气流下沉,雾霾不易扩散,持续时间较长;乙处气温较高而气流上升运动较强,雾霾易扩散,持续时间较短。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读图,回答411~12题:11.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12.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A.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C.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解析:11.D12.B第11题,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增温快,所以北半球低纬度地区高温期明显长于南半球,则赤道低气压带位于北半球的时间要长于南半球。第12题,太阳直射点位置6月22日前后在北回归线、12月22日前后在南回归线,而图中显示赤道低气压带9月1日位于最北端,3月1日位于最南端,明显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日本茶区常出现霜冻,为防止茶树受害,研究运用了风力除霜技术,安装在茶园中的离地6米的电风扇在气温下降到3℃时自动启动。据此回答13~14题:13.日本霜冻多出现在()A.3月阴雨的夜晚B.3月晴朗的夜晚C.9月阴雨的夜晚D.9月晴朗的夜晚14.除风力除霜技术外,下列措施也可以防止茶园受冻害的是()A.人造烟幕B.排干土壤水分5C.增施农家肥D.机械化采摘解析:13.B14.A第13题,霜冻多出现在深秋和早春晴朗的夜晚。阴雨天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好,夜晚温度较高,不易出现霜冻,A、C错;3月为早春,9月为初秋,晴朗的夜晚3月温度比9月更低(日本最冷月一般出现在2、3月份),更易出现霜冻,故D错、B对。第14题,人造烟幕可增加云层厚度,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效果,防止茶园受冻害,A对;土壤水分越多,比热容越大,保温效果越好,B错;增施农家肥和机械化采摘与保温作用无关,C、D错。“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如图是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图片。读图,回答15~16题:15.四幅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A.图①B.图②C.图③D.图④16.“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地表下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15.A16.B第15题,图①中既有绿化带又有排水设施,下雨时能及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第16题,“海绵城市”增加了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但对水汽输送和大气降水环节影响不大。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下图为我国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观测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据此回答17~18题:617.该水库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A.水库干涸B.风速增大C.水质变差D.水面结冰18.采用物理覆盖技术后,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降低库区大气湿度B.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C.库区云雾天气减少D.库区气温日较差增大解析:17.D18.B第17题,12月至次年3月,气温低,水面结冰,有无覆盖蒸发都较少。第18题,覆盖水面后,水分蒸发减少,库区内的大气湿度降低;库区云雾天气减少;气温日较差增大。覆盖水面后,阻碍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如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俗称“吃雪者”)读图,回答19~20题:19.“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A.暖流流经,增温增湿B.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C.暖锋过境,气温升高D.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20.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A.东去种麦B.南下踏青7C.西山牧羊D.北山滑雪解析:19.D20.C第19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区域位于北美洲西部,结合河流流向可知,K位于落基山脉东侧。冬季,该区域盛行西风,K位于山脉背风坡一侧,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焚风效应。第20题,流经K城的河流,位于山脉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高大山脉的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因而河流汛期在夏季。西部山地牧场夏季热量条件好,草木茂盛,适于牧羊,C正确。春小麦种植的季节在春季,冬小麦在秋末冬初,A不对。踏青即春日郊游,B不对。滑雪适宜在积雪的冬季,D不对。西班牙的耶罗岛地形崎岖,全年温和,多地形雨。读“耶罗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21~22题:21.耶罗岛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A.东南部B.东北部C.西北部D.西南部22.耶罗岛全年温和,气候并不炎热的重要原因是常年()A.受东北信风影响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C.受洋流影响D.受人类影响解析:21.B22.C第21题,根据纬度位置,耶罗岛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东北部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第22题,耶罗岛全年温和、气候并不炎热的重要原因是常年受洋流影响,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信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人类影响都不是气候温和的原因。二、非选择题(共56分)23.下图为我国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8(1)比较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2)图中①河峡谷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深的峡谷,简述该峡谷的形成过程。(4分)(3)乙地形区东南部边缘和中部都有典型的谷地发育,东南部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简述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4分)(4)图中山脉③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山脉北侧的盆地多半固定沙丘而南部多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位于青藏高原,由此可判断两地外力作用的差异。第(2)题,判断该峡谷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挤压作用导致;河流的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第(3)题,形成青藏高原谷地的外力作用一是冰川侵蚀,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二是流水侵蚀,多分布于东南部边缘。第(4)题,图中③山脉为天山,呈东西走向,因降水差异形成南北两侧沙丘类型的差异。答案:(1)甲: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甲位于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风力强劲,多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乙: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作用;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发育,冰川侵蚀作用强。位于河流上游,河流侵蚀作用强。(6分)(2)板块碰撞,地壳隆起,河流下切侵蚀。(4分)(3)青藏高原中部谷地多为冰川侵蚀而成,呈“U”状,东南部谷地多为河流侵蚀而成,呈“V”状。(4分)(4)天山北侧的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一些山口,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气流可以深入,因而降水多于南部地区,盆地中水分条件优于南部,多半固定沙丘,而天山南侧的塔里木盆地是封闭的,降水很少,所以盆地中多为流动沙丘。(6分)24.山地对海洋气流的影响,不仅造成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