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宋、郑、吴、秦等都是A.以氏族为姓B.以国名为姓C.以居住地为姓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宋、吴、秦等是西周建立的诸侯国,因而这些姓氏来源于封国,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宋、郑、吴等是国名,而不是氏族,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的宋、郑、吴、秦是西周时期的封地,因此这些是以国名为姓,而不是居住地,故C选项错误;宋、郑、吴、秦是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而不是先人的字或名,故D选项错误。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说明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B.兄终弟及C.大宗与小宗对立D.神权与王权结合【答案】A【解析】材料中文字内容说明了宗法制度的继承原则是立嫡不立庶,即只有嫡子(正妻所生子女)才有继承权利,而庶子(正妻之外的其他妃子所生子女)则无继承权,即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正确;B项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的补充形式,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D两项原则与材料不-2-符,排除。3.《战国策》记载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这段记载反映了A.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B.水路成为主要运输方式C.秦国已经采用牛耕技术D.秦国统一六国已是民心所向【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秦以牛田,水通粮”可知秦国用牛耕田,用河流运粮食,可见秦国已经使用牛耕技术,故C项正确;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至全国,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秦国用河流运送粮食,不能得出水路是主要运输方式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秦国的强大而非统一六国的趋势,故D项错误。4.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A.打倒封建阶级B.加速社会流动C.推动士阶层兴起D.保障社会平等【答案】B【解析】“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代表着人人都有机会做官提升自己的地位,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贵族势力集团,每个人的地位都随时可能受到挑战,因此加强了社会流动,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说法错误,各个阶层都会得到发展,不仅仅是士阶层;D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5.“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材料主要肯定秦始皇-3-A.创立皇帝制度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C.推行郡县制度D.开创中央集权制度【答案】C【解析】【分析】从“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可以看出材料涉及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郡县制,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详解】6.“黔首”一词在上古时指战俘奴隶;战国时被广范使用,含义与“庶民”相同;秦始皇下令将天下百姓统称为“黔首”。反映了A.君主专制的建立B.奴隶制度的废除C.百姓地位的下降D.“大一统”的加强【答案】D【解析】从黔首这个词的原始意义来看,秦始皇认为大一统之后天下万民都是他的“战俘”,也就是说普天之下都是他的领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特点;B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7.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这一规定A.强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B.巩固了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C.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4-D.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规定是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推恩令弱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故排除A项;推恩令与是否巩固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无关,故排除B项;推恩令将地方封国进行拆分,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C项;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封国的实力,故排除D项。【点睛】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8.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B.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C.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D.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相权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与皇帝关系密切的宦官和外戚才得以通过皇帝的信任而掌控大权,C项正确;皇帝权力衰微是宦官专权和外戚专政的影响,而非根源,A项排除;宦官专权与宗族观念没有必然联系,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权力,没有涉及地方权力,D项排除。所以选C9.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A.东汉B.西晋C.东晋-5-D.北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健康为都城,史称东晋。383年,前秦领袖苻坚为了实现统一,南下同东晋王朝在淝水进行决战,最后打败了前秦,故材料中的流亡政府是东晋,故C选项正确;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于25-220年期间统治,故A选项与材料不符;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存在于265-316年,故B选项与材料呈现的时间不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83年打败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是东晋,而不是北魏,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于386-534年存在,故D选项错误。10.陈寅恪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中写道:北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洛:洛阳),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据此推测,北朝人视为“文化正统”的朝代是A.曹魏B.蜀汉C.孙吴D.东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谁能定鼎嵩洛(洛:洛阳),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可知,哪个朝代能够定都洛阳,哪个朝代就被北朝人视为“文化正统”。曹魏定都洛阳,因此北朝人视为“文化正统”的朝代是曹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蜀汉定都成都,因此不符合材料“谁能定鼎嵩洛(洛:洛阳),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故B选项错误;孙吴定都建业(今南京),也不符合材料“谁能定鼎嵩洛(洛:洛阳),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故C选项错误;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也不是定都于洛阳,故D选项错误。11.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为此,唐太宗A.重视发展生产-6-B.扩充国学规模C.注重虚心纳谏D.加强边疆管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以民为本”、“以食为命”、“禾黍”等关键词判断,唐太宗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扩充国学”信息,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纳谏”信息,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边疆管理内容,D错误。12.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唐高祖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妹;唐太宗的母亲窦氏、皇后长孙氏、唐睿宗的皇后窦氏,都是鲜卑人后裔。这说明A.唐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B.鲜卑人是唐朝的统治民族C.唐朝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D.唐朝对鲜卑实行和亲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高祖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妹”“唐太宗的母亲窦氏、皇后长孙氏、唐睿宗的皇后窦氏,都是鲜卑人后裔”等信息可知,在唐朝时期各民族之间有频繁的交流和融合,导致唐朝皇后、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人后裔,故C选项正确;材料“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并不代表唐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没有体现鲜卑人是唐朝的统治民族,并且也不符合史实,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没有体现唐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故D选项错误。13.元谋人和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若想获得研究他们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7-D.考古发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了解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途径。在原始人类生活的年代,没有文字,所以只能靠考古发掘来了解原始人类的生活情况,故D选项正确;神话传说一定程度上反映原始人类的生活情况,但口说无凭,不能成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故A选项错误;史书记载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但只能作为对考古发掘的情况提供旁证,而不能成为第一手资料,故B选项错误;学者推断中含有很多学者个人的想法和推测,不能成为第一手资料,故C选项错误。14.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能直接证明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的遗留下的碳化的植物种子和农具,B项不选;传说不能直接作为史料,但可以作为研究民俗史、文学史等研究的重要史料,C项排除;炎帝的传说证明不了炎帝的真实存在,但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D排除,选A。考点: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中华文明的起源·炎黄传说。15.《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后者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原始社会的解体B.私有制的产生C.国家的建立D.人性的退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可知私有制产生,故B-8-项正确;《礼记•礼运》记载的现象,已不是原始社会的现象,与原始社会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后半段的重点在于私有制产生,故“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现象出现,无关于国家的建立,故C项错误;私有制的产生为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不是人性的退化,故D项错误。16.商代对神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认为占卜、祭祀是与神灵沟通的有效手段,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这表明商代A.贵族统治受到削弱B.商王权力受到很大制约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商王借此强化王权专制【答案】C【解析】根据“商代对神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认为占卜、祭祀是与神灵沟通的有效手段”说明商代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贵族统治受到削弱,排除A;材料与商王权力受到很大制约无关,排除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7.《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同之间为争夺人口和土地互相厮杀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于崩溃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答案】C【解析】【分析】略【详解】材料“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反映的是分封制的逐渐瓦解,C正确。18.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9-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B.对华夏族的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为“戎”,称东部民族为“夷”,由“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即没有将对象当作异族,可以推断出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各族间已经产生认同观念,B项正确;材料没有记述和体现华夏各族间存在血缘关系,A项错误;材料没有农耕、游牧文明间剧烈冲突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没有明确“华夏”敌对各国中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