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津京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0讲 宋明理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30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考点一宋明理学1.兴起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动摇。(2)隋朝时: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3)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2.形成过程(1)创立——“二程”①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②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2)成熟——朱熹①哲学观: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②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3)发展——心学①陆九渊:心是万物的本原;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②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3.历史影响(1)对后世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等产生深远影响。(2)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3)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了积极作用。-2-宋明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宋明理学继承了孔孟思想的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同时又把孔孟儒学向高深广的方向发展。高即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深是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广是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图示解史】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信息提取:面对佛、道的冲击,儒学家融合佛、道思想来阐释儒家义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图表证史】从烈妇的增多看宋明理学对人性的扼杀信息提取:宋代以来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的流传,导致节妇烈女人数的增加。探究1从“历史解释”角度比较宋明理学与陆王心学(1)理学和心学的共性地位都属于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内容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理”是儒家伦理道德本质都以儒家伦理纲常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影响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2)理学和心学的分歧程朱理学陆王心学-3-思想内容侧重于外在的伦理规范对人的约束力,更具客观性和思辨性侧重于人心对外在伦理规范的真诚接受和内化,更具主观性和简易性修养方法“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发明本心”,即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2019·山东威海模拟)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B.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到三教一统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D.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解析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他们都是面对佛道思想对儒学思想的冲击而展开的复兴儒学的运动,其目的就是重建儒家文化新秩序,使儒学更加哲学化、思辨化、理论化,以更好地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A项正确。答案A-4-探究2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宋明理学的影响(2019·山东济南模拟)王守仁也谈“格物致知”,但他所说的“致知”是“致良知”,“格物”是“正行”,“格者,正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这说明王守仁()A.主张用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动B.认为人的意念是天地万物的本原C.批判程朱理学否认孔孟的至高权威D.承认个人私欲倡导个性自由发展解析王守仁所谓的“正行”就是“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即用儒家的伦理纲常来约束自己的行动,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论述王守仁“格物致知”的含义,没有谈及天地万物本原的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详细解释了王守仁“格物”的含义,没有批判程朱理学,故C项错误;王守仁主张用儒家的伦理纲常来约束自己的行动,并不是倡导个性自由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探究3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宋明理学的内容及特点1.理学的特点(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核心论点:宋明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实现了儒学进一步思辨化,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哲学观点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5-——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核心论点:“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程朱”主张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1.(2014·课标全国Ⅰ,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解析“存天理,灭人欲”是南宋朱熹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朱熹继承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并进一步发挥,认为人性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私欲”不断膨胀,以致“习远”。只有克服私欲,“穷究天理”,才能恢复“本善”,成为圣贤。A、B两项分别是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认识,而非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新认识”,排除;C项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D项。答案D2.(2018·浙江4月选考)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①重建儒学信仰②人人都有良知③无私则无心④道德自我完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陆王心学。根据材料“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可得“人人都有良知”,②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良知天理自然而生,④符合题意。重建儒学信仰,无私则无心,材料没有体现,故答案选D。答案D考法1“三教合一”的趋势【考题1】(2014·课标全国Ⅰ,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答案C『方法突破』★明立意从唐代儒佛道竞相发展角度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抓关键题干信息反映了统治者对佛道思想的态度的变化,而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始终未-6-动摇。★清误区本题属于文字信息提取类选择题,难度很大。考生对唐代儒佛道发展地位理解不够全面,道教和佛教在唐代的社会地位跌宕起伏,B、D两项表述明显不够全面。考法2宋明理学的兴起及影响【考题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外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密。”——《传习录》思考(1)材料一论述了理学的兴起及基本主张。根据材料一,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有哪些,并分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2)材料二阐述了王阳明对山间花树所存在的看法。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时代价值。答案(1)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2)观点: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所生活的世界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价值:修补了理学僵化所造成的问题,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解题技巧』★关键信息信息1:据材料“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可归纳理学的积极作用。信息2:材料二“天外无心外之物”“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突出反映了王阳明心外无物,强调人的主观感受的观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理学的主张及影响,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综合概括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可根据所学回答理学产生的条件。第(2)问中所谓“时-7-代价值”即回答心学积极的历史影响。考点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知识点一背景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2.阶级:江南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知识点二概况1.“离经叛道”的李贽(1)主要思想:破除对儒家经典的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2)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2.三位进步思想家代表主要思想作用黄宗羲(1)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顾炎武(1)提出经世致用思想(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1)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2)事物是可以认识的(3)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知识点三影响1.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8-明清早期启蒙思想的“时代性缺陷”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构图解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信息提取:资本主义萌芽,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和理学的僵化,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产生,他们批判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漫画解史】李贽的思想信息提取: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构图解史】儒学发展历程的基本特点信息提取:中国古代传统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吸收新的内容,兼收并蓄,具有明显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探究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原因经济上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经济-9-实力增强,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治黑暗,吏治腐败,君主专制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思想文化上一方面,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旧,八股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