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每个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一题得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该图是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河段的流向是A.由南向北B.由东向西C.由西南向东北D.由东南向西北2.若测得a、b两点的图上水平距离为2.5厘米,判断a、b两点间山坡的土地利用方式应为(tan15°≈0.268tan25°≈0.466tan35°≈0.700)坡度0°~15°15°~25°25°~35°35°土地利用方式农田梯田、经济林地林、牧用地封山育林区A.农田B.梯田、经济林地C.林、牧用地D.封山育林区【答案】1.C2.C【解析】【1题详解】本题要注意二点。一是根据等高线判断,水向低处流;二是向标的指向。所以河流的流向是由西南到东北。【2题详解】a、b之间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500-200=300米;a、b之间水平距离是2.5cm÷1/20000=500-2-米。坡度tanx=3/5=0.6,x在25°~35°。土地利用方式是林、牧用地。读某地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3.根据上图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河的总体流向为自东向西B.a河的落差比b河大,水流更急C.P点到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290mD.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450m4.该地计划修建一条连接a、b两河的运河,在c、d两方案中最终选择了d方案,其原因是A.d方案的距离较短,工程量较小B.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河水自流C.经过河谷地势较低,有天然河道D.沿等高线修建,水流平缓利于航行【答案】3.D4.D【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a河总体流向为自北向南流;a和跨过的等高线少,落差小;P点到山顶的相对高度大于300米小于500米;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大于400米小于500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4题详解】根据图示:c方案需要跨过等高线,地势落差大,工程量大;而d方案沿等高线修建,水流平缓利于航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5.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B.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C.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D.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关系是abc6.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C.改变b的辐射方向D.增强c辐射【答案】5.D6.D【解析】【5题详解】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其中b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其辐射的热量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阴天时,c辐射增强,辐射越强,波长越短,则三种波长关系是abc,选D。【6题详解】燃烧柴草可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及大量烟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也就是大气逆辐射增强,从而保护作物不受冻害。大气逆辐射对应图中的c辐射,选D。【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近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后会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会增温,之后以红外线长波辐射形式向外辐散热量,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后大气会以大气辐射的形式放散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可以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被称为大气逆辐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其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与云量呈正相关。下图示意某内陆地区地形和气温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4-7.该地区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低纬度D.中纬度8.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A.3℃B.6℃C.5℃D.2.1℃9.x和z纬度相差2°,甲、乙、丙、丁四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7.B8.A9.C【解析】【7题详解】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凸出,表明该处等高线弯曲为山谷。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该地区向西海拔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故等温线数值a<b,甲、乙的温度分别高于同一等高线上的丙、丁的温度,所以甲、乙的纬度低于丙、丁的纬度,故该地区位于南半球。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出该地区位于低纬度还是中纬度,据此分析选B。【8题详解】读图,图中等温线与等高线有交点,交点处高差是500米,海拔每差100米,气温相差0.6℃,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3℃,A对。B、C、D错。据此分析选A。【9题详解】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可以看出,丙地和甲地的地势明显高于乙地和丁地,丙地和甲地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总量要大于乙地和丁地。同一海拔的甲地气温明显高于丙地,表明甲地大气的保温作用强于丙地,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则其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就强,故丙地所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大于甲地。据此分析选C。【点睛】等值线图的判断一般需要用到的二大规律:一是高高低低规律——等值线向高纬度凸,则其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方高;等值线向低纬度凸,则其值比同纬度的其他地方要低。-5-二是等值距全图一致规律——即任意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等于0或等于一个等值差。读“山谷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此图出现在夜晚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答案】10.A11.D【解析】试题分析:【10题详解】根据图示谷地中的等值线分布,垂直方向上:等温面向近地面凸,判断气温较低,等压面向高空凸,判断气压较高。山谷中气温低、气压高,为白天,山坡受热,热空气沿山坡上升,为谷风。【11题详解】画出夜间的山谷风,在夜间,山坡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空气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凝结,成云致雨。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和热力环流及应用。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首先应结合等值线的弯曲判断气温、气压的分布状况,并结合白天和晚上山谷和山峰之间的热力环流原理进行分析。注意若应用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理,则垂直方向上气温和气压都是越往高空,气温、气压越低。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6-12.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盛行西北风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D.30°~40°盛行西南风13.甲、乙两图反映时间与季节正确是A.甲表示7月份、夏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答案】12.D13.B【解析】【12题详解】根据图中纬度分布可判断甲图为北半球,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但图示位置明显南移,因此0°~10°盛行东北风;10°~20°盛行东北风;20°~30°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30°~40°盛行西南风。据此分析选D。【13题详解】甲、乙两图均显示气压带风带北移,故此时对应太阳直射点北移,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对应北半球的夏季,选B。【点睛】气压带风带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相关系数(r)是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相关系是的取值范围为[-1,1]。∣r∣值越大,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r∣值越接近0,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下表为安徽省农业旱灾受灾面积与不同时段降水的相关分析表。相关因子春季降水夏季降水秋季降水冬季降水相关系数-0.25-0.73-0.35-0.14-7-读表回答下列各题。14.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秋季降水的变化程度对安徽省旱灾的受灾面积影响最大B.夏季降水的变化程度对安徽省旱灾的受灾面积影响最大C.安徽省春季降水偏少,因此春季降水的变化程度对其旱灾受灾面积影响最大D.冬季降水的变化程度对旱灾的受灾面积没有影响15.关于安徽省旱灾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安徽省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大是造成其旱灾的重要原因B.人为因素是造成安徽省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C.季风气候,年际之间季风的不稳定性是造成其干旱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D.安徽省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和蒸腾极为强烈,农业需水量很大,容易造成旱灾【答案】14.B15.C【解析】【14题详解】根据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相关程度越大并结合表可判断,夏季降水的变化程度对安徽省旱灾的受灾面积影响最大,其次是秋季、春季降水的变化程度,据此分析选B。【15题详解】安徽省属于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夏秋季节正是作物的旺盛生长时期,当降水量偏少、持续晴天无雨时,就会形成伏早,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灾而积就会增加。农业需水多不是干旱频繁发生的最关键因素。据此分析选C。【点睛】应对干旱的措施要根据干旱的形成原因,安徽位于东部季风区,季风的不稳定造成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应对措施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调节降水的季节分配。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完成下列各题。-8-16.关于图中①、②两地季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地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B.②地夏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②地某年若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则该年易产生洪涝灾害D.①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②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17.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A.①地高温多雨B.②地寒冷干燥C.③地形成高压中心D.为1月份左右【答案】16.C17.D【解析】本题考查季风环流。【16题详解】①地为东亚季风,②地为南亚季风,②地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干旱灾害。【17题详解】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说明此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应为1月份左右,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但②地位于热带,不会寒冷。读东亚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9-18.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风速大于乙地B.甲、乙两地均为偏西风C.乙地位于暖锋锋后,天气炎热干燥D.甲地位于冷锋锋前,多阴雨天气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照多年统计资料发现,甲地降水集中在冬季,而乙地降水却集中在夏季。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地形②盛行风③纬度④洋流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18.B19.C【解析】【18题详解】根据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日本东部海域有低压存在。甲地等压线不如乙地稠密,故乙地风速大于甲地;甲、乙两地均位于低压中心西侧,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甲、乙两地均盛行偏西风;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冷锋锋后,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低温干燥。据此分析选B。【19题详解】甲地位于日本海沿岸,乙地位于太平洋沿岸。冬季,甲地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乙地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夏季,甲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乙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故甲地降水集中在冬季,乙地降水集中在夏季。形成该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盛行风,选C。-10-【点睛】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0.对于图示地区及锋面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21.下列对当前天气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B.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C.乙地受锋面影响,细雨连绵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答案】20.C21.B【解析】【20题详解】根据材料,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读图可知雨区在锋后,所以是冷锋,锋面南侧是冷气团,所以是南半球,据此分析选C。【21题详解】-11-甲地在暖气团一侧,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位于雨区之外,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乙在锋面附近,冷暖气团在此交锋,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多阴雨、大风。阴雨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