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位置处,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本卷共35个选择题,每题4分,全为单项选择题,共140分。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别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离支”后写成“荔枝”。荔枝在我国主要分布于18°N29°N,两广地区栽培最盛。杜牧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北方某中学地理小组研究杨贵妃所食荔枝来源,发现存在四种学说,下图为四种学说运输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四种学说涉及的荔枝产地中,两广地区栽种荔枝最突出的自然条件是A.气候B.地形C.水源D.土壤2.地理小组查阅资料后发现A.福建说路线翻越南岭B.涪陵说路线翻越秦岭C.两广说路线经过云贵高原D.合江说路线经过青藏高原3.地理小组所在学校附近居民如今也能吃到新鲜的荔枝,这主要得益于-2-A.荔枝新品种的培B.当地种植规模的扩大C.市场需求快速增加D.交通和保鲜技术发展【答案】1.A2.B3.D【解析】【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四种学说涉及的荔枝产地中,两广地区栽种荔枝最突出的自然条件是气候,气候决定作物类型,两广纬度低,水热条件充足,A对。地形、水源、土壤条件差异小,不是主要自然条件,BCD错。故答案选A。【2题详解】地理小组查阅资料后发现,福建说路线过淮河,不需要翻越南岭,A错。涪陵说路线翻越秦岭,B对。两广说路线不需要经过云贵高原,C错。合江说路线经过四川盆地,不经过青藏高原,D错。故答案选B项。【3题详解】地理小组所在学校位于北方,附近不适宜种植荔枝,居民如今也能吃到新鲜荔枝,这主要得益于交通和保鲜技术发展,D对。荔枝新品种的培育、种植规模的扩大、市场需求快速增加,不能改变荔枝生长的气候环境,不是主要原因,ABC错。故答案选D项。下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A.沙漠B.沼泽C.海洋D.苔原5.由上图得出的推断,正确的是A.东坡有丰富的水能资源B.山麓气温比山顶约高21℃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答案】4.C5.C【解析】试题分析:-3-【4题详解】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换句话说就是石灰岩为海相沉积岩,沼泽、苔原的沉积为陆相沉积。读图,根据图例可以看到甲处有石灰岩分布,所以可以判断甲处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为海洋。故选C。【5题详解】根据图中银川所在位置,可以判断图中山脉为贺兰山,东西两侧地形为宁夏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图示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该山地东坡河流虽然落差大,但河流流量不大,水能不丰富;读图,该山麓海拔约1500m,山顶海拔约3500m,高差约2000m,所以气温相差约12℃;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吻合,该山地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属于我国的牧区;该山地以西是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在山麓地带有水源的地方形成绿洲,绿洲农业生产特色突出。故选C。考点:岩石成因、区域地理特征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甲、乙、丙、丁可能是冷锋的是A.甲、乙B.丙、丁C.乙、丙D.甲、丁7.关于①处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气压值较②处偏低B.水平方向气流辐散C.与③处气压成因相同D.垂直方向气流上升【答案】6.C7.B【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气旋结合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图中丁地位于高压脊位置,不会出现冷锋天气,故B、D项错误;丙地位于高压天气系统的前沿,与南部的暖湿气流相遇易形成冷锋,丙正确;乙地位于低压槽,而且位于低压中心的左-4-侧,易形成冷锋天气系统,乙正确。结合选项,C项正确。【7题详解】据图可知,③处的气压为高压中心,故气压值较②处高,故A项错误;水平方向气流辐散运动,在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运动,故B项错误,D项正确;③为亚洲高压,属于热力原因形成的,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动力原因,故C项错误。下图为我国天山冰川面积随海拔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川面积的变化与冰川面积累积百分比的变化成正相关B.冰川分布最低处的海拔约为2500米C.草甸带可能分布在海拔6000~6600米处D.冰川集中发育区位于海拔3600~4800米处9.山体超过一定高度后,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增强B.山体面积减小C.气温升高D.大气保温作用弱【答案】8.D9.B【解析】【8题详解】冰川面积的变化与冰川面积累积百分比的变化在低于4200米前,成正相关,海拔高于4200米后,呈负相关,A错。冰川分布最低处的海拔约为3300米,B错。草甸带分布海拔比冰川低,C错。冰川集中发育区位于海拔3600~4800米处,D对。【9题详解】山体超过一定高度后,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山体面积减小,B对。光照增强,但气-5-温降低,冰川不易融化,不是冰川面积缩小的原因,A、C错。大气保温作用弱,是气温低的原因,D错。点睛:根据图示曲线,判断冰川面积的变化与冰川面积累积百分比的变化在低于4200米前,成正相关,海拔高于4200米后,呈负相关。山体超过一定高度后,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山体面积减小。读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情况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0.2016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A.男性人口仍占多数B.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D.迁入人口性别比呈更不平衡趋势11.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工程建设B.交通运输C.家庭婚姻D.产业结构【答案】10.A11.C【解析】【10题详解】图示曲线为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2016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男性人口仍占多数,A对。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50-54岁,B错。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增加的趋势,C错。迁入人口性别比接近平衡态势,D错。【11题详解】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家庭婚姻,C对。工程建设、交通运输以男性劳动力为主,A、B错。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产业升级,需要劳动力数量整体会减少,D错。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6-第43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土豆原产于南美洲,是仅次于小麦、稻米、玉米的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智鲁岛(下图右)为土豆的原产地之一,居民以独特而传统的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因而被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材料二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这是智鲁岛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上图左)。材料三土豆为高产喜光作物,喜冷凉且要求地温较稳定,怕霜冻;喜水肥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忌渍水。(1)根据材料一、三,推断该岛屿土豆种植区的分布,并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二,说明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有哪些改善作用?(3)根据农业部网站信息,我国将启动土豆主粮化战略,对此,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答案】(1)岛屿东部。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日照时间长;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2)减少昼夜温差,保持地温稳定;利于雨水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枯草腐烂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土壤不易板结),增强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能;垄沟排水,减少渍水;减少垄上杂草生长,避免与土豆争水争肥。(3)赞同: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量增加;我国山区面积广,多种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土豆;土豆单产高,能减少粮食进口,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不赞同: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今农村劳动力不足;与我国南北居民饮食习惯不符;粮食缺口较小,可以进口等。【解析】【分析】-7-本题以土豆的种植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条件及分布区域、粮食问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材料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地区。根据习性判断岛屿东部地区,主要理由从背风坡、洋流、临近河流、坡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岛屿的东部,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日照时间长;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倾斜,利于排水。(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种植方式的优点。从土地温度、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透水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枯草覆盖可以减少昼夜温差,保持地温稳定;利于雨水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枯草腐烂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透水性;垄沟排水,减少渍水;减少陇上杂草生长,避免与土豆争水肥。(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表明不同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若赞同,就从从粮食需求量、适合种植面积广、气候条件适宜、土豆单产、粮食安全等角度分析。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量增加;我国山区面积广,多种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土豆;土豆单产高,能减少粮食进口,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如果不赞同,就从劳动力因素、饮食习惯等角度进行分析。耕种需要大量劳动力,但是,由于人口迁移,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而且与我国南北居民饮食习惯不符;粮食缺口较小,并且可以进口等。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7年9月13日,国际奥委会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第131次全会上,确定洛杉矶为202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地。左图、右图分别为洛杉矶和利马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图。(1)比较利马与洛杉矶两地降水差异。(2)洛杉矶、利马两地典型植被类型分别是、,导致两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3)说出右图所示区域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4)与线路①相比,说出秘鲁调水工程线路②的主要优点;分析秘鲁调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答案】(1)利马全年少雨;洛杉矶冬雨夏干;利马年降水量较洛杉矶少(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气候(或热量和水分)(3)东多西少东部地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西部地处背风坡,受离岸风控制,降水稀少;沿海地区受寒流影响显著,气候干旱,沙漠广布(4)可调水量大气压低,缺氧;地形复杂,工程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解析】【分析】本题以洛杉矶和利马为背景区域,主要考查区域降水的差异分析,自然带的分布与成因以及调水线路的评价以及过程中所遇到困难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降水的差异,主要从降水量的大小。降水的变率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根据两地降水资料分析可知,利马与洛杉矶两地,利马全年少雨,洛杉矶冬雨夏干。利马年降水量较洛杉矶少。(2)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分布与成因。洛杉矶是地中海气候,利马是热带沙漠气候,两地典型植被类型分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导致两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或热量和水分。(3)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以及原因。读右图所示区域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其形成原因是东部地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西部地处背风坡,受离岸风控制,降水稀少。沿海地区受寒流影响显著,气候干旱,沙漠广布。(4)本题主要考查调水线路的评价以及调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读图,根据材料分析可知,与线路①相比,秘鲁调水工程线路②,主要优点是可调水量大。秘鲁调水工程建设过程中穿过高山区,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气压低,缺氧。地形复杂,因此导致工程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导致地质灾害多。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